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三十章藏哀伯谏纳鼎

作者:宅中老查  于 2022-4-1 04:5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历史|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关键词:春秋史话

上文提到宋国太宰华督为平息杀臣弑君事件用重器分别行贿齐、郑、鲁、陈四国。鲁国得到了一只大鼎。鼎是春秋时代最重要的礼器,可以当成国宝世代相传。鲁国得来的这只鼎其实就是一个传国宝鼎,原来属于郜国的,故称郜鼎。宋灭郜,这只鼎归了宋国。现在宋国又拿出来作为贿赂给了鲁国。这只郜鼎应该很大,也很精美,很得鲁桓公的赞赏。这么好看的一只鼎得放在显眼的地方,叫大家都能看到,别国来人也能感到我鲁国富有,有好东西。鲁桓公想了一圈,觉得太庙是再合适不过的地方了。因为凡是有重大宴会,或是搞什么仪式活动都是在太庙里举行,把鼎放在那里即可当摆设显示一番,也可作为盛器用。于是,这只鼎被安放在太庙的正堂里。

鲁桓公很得意,看看吧,我刚刚当上国君,就得到了一只鼎。鲁桓公的得意并非没有道理,因为那时候象鼎这种器物确实可以作为国家财富的一个表征,甚至可以作为国家兴亡的象征,故国祚也称为鼎祚,用鼎来形容国,三足鼎立表示三国相持,问鼎中原表示称霸中原,还有大名鼎鼎,鼎盛时期等等,可见鼎的地位非同寻常,不是一般礼器可比拟的。鲁桓公能不拿出来显摆显摆吗?

但鲁桓公这个举措却遭到一位大臣的批评,这位大臣名叫藏哀伯。前面曾讲过藏僖伯劝谏鲁隐公如棠观鱼的事。藏哀伯就是藏僖伯的儿子。臧哀伯的爷爷是鲁国前君鲁孝公的儿子,名驱,字子藏,从藏哀伯开始以藏为氏号,开始有姓藏的。藏僖伯的藏是后加上去的。僖是死后的谥号,伯表示家中老大。家族的主人继承法与国君继承人一样都是嫡长子继承本家族族长的地位。藏僖伯是家中长子,藏哀伯是藏僖伯的大儿子,也是家中长子,如果没有其它意外,都是家中长子继承家长之位。这个家族主干的家长之位一般被称为“主,有时也被称为“君”。谁继承了这个家族之长之位谁就可以继承朝中的官职。因此,每个家族在朝中的政治地位一般来讲是固定不变的,所担任的官职由一代代家族继承人世袭下去。藏氏家族在鲁国朝政的官职是司寇,所以一代代藏氏大臣都是司寇。

 

藏氏家族是鲁国的一大名门贵族,以世出谏臣而闻名,几乎鲁国的每位国君都领教过藏氏大臣的谏言。藏氏大臣可以说个个都是满腹经论,劝谏国君一向是出口成章,道理礼节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还很不给面子,直言不讳,每次都让国君很难堪。国君们都很忌惮藏氏大臣,不愿意听他们啰嗦,但又拿他们没办法,只得随他们满口“胡说”。此处之所以用“胡说”这个词,且带引号,因为国君们很少听从藏氏大臣的劝谏,藏氏大臣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国君们则是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在国君们看来,藏氏大臣的那些劝谏都是上辈子早已过时的老调重弹没什么稀奇的。但这只是不听劝谏的国君们的片面之辞,其实藏氏大臣们的谏言每编都是至理名言,是那个时代为政者的纲常礼法,有些观点佳句可以说是千古名言,即使放在今天也不过时,仍然有着鞭策之作用,对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三千年前古人们的智慧。

一个家族有一个家族的特点,同时也是家族传统,藏氏家族的传统用后世的语言讲就是书香门第,或叫儒门世家。当然了,那个时候儒家还没有产生,用这两个词语是为了使人更容易理解藏氏家族的特点,就是家族成员代代都是个大学者,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如果放在后世肯定都是博士,如果他们活在今天个个都会成为教授。这么有学问的家族,而且还直言敢谏,必然会留给后世一段段经典名编。藏哀伯谏纳鼎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被选录在《古文观止》里。这是一遍名文,不妨照录如下:

藏哀伯对年轻的鲁桓公规谏道:“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锡、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

藏哀伯说,作为一国之君应该为百官显示出简朴、节度这样的仁德,杜绝那些违背礼法的行为。太庙的屋顶为什么用茅草,祭天的路车为什么只铺垫草席,祭祀用的肉汤为什么不放佐料,五谷为什么不舂,这么做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忘记俭朴。礼服,礼帽,腰带,膝盖敝、行腾等等这些身上的穿戴都是显示“度”的。帽子上的垂缨,荐玉用的帛巾,带上的饰物,还有马上的缨饰是显示“数”的。衣服上的火、龙、黼、黻图纹是显示“文”,用五色绘制这些图纹是显示“物”。马及车上的响铃,还有旗上的铃铛是显示“声”的。旗上的日月星三辰是显示“明”的。德就是不忘俭朴,穿戴有“度”,装饰有“数”,用“文”和“物”来约束,用“声”和“明”来启发,以此向百官做出警示,百官才会有所警戒和惧怕,而不敢破坏纪律。现在国君却毁掉这些德性,而表露出违礼行为,将这贿赂之物置于太庙之内。这么做不是在告诉百官可以违礼坏法吗?百官跟着你学了,你还怎么能谴责百官制裁百官?国家的腐败都是从官员不法开始的。当官的失去德性,宠幸贿赂成风。现在这个大鼎摆在那,没有比这更破坏风气的了。昔者,武王克商,迁九鼎至洛邑,仁人义士犹有非议,更何况将违礼乱德之赂器置于祖庙,这将招致什么后果呢?

这段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放在当今也是名言警句,就是那句“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看看现今的中国,这句话不是很切中现实吗?

 

鲁桓公对这些老掉牙的话根本听不进去,什么茅草,什么草席,又是度,又是数,一会服饰,一会儿铃铛,听着听着,鲁桓公差点睡着了。藏哀伯费了半天的劲等于白说,气得不知嘀咕两句什么,无可奈何地走了出去。这也难怪,罗罗嗦嗦地讲这么一大箩筐,谁愿意听?明白事理的君主本来就少,何况鲁桓公此时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你能把这些大道理装进一个少年的脑瓜里吗?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明白任何事理都要有个经过,更何况国政礼法之大事,不是一讲就能通的。藏哀伯着急,但国君毕竟年轻,凡事要慢慢来,着急也没用。其实藏哀伯懂得这个道理,不能急于求成,他之所以着急,不是因为国君年轻,而是因为现在国君什么事都听从公子挥的。公子挥现在已经担任太宰,是目前鲁国朝廷的重臣,鲁桓公几乎什么事都听他的。有这样一个弑君之贼天天在国君身边转悠,藏哀伯能不担心吗?藏哀伯担心也好着急也罢都无济于事,此时的公子挥得意洋洋,他不仅把持了朝政,而且还一手操办了国君的婚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宅中老查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22: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