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第二部齐襄公强霸,第三章无果之战

作者:宅中老查  于 2022-4-23 03:5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历史|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关键词:春秋史话

郑子突依靠宋国的扶持当上国君后日子并不好过,宋国趁机大肆向郑国求赂,粮食、布帛、牲畜等财物不断地向宋国输送。郑国不堪重负,于是郑厉公要求鲁国出面去劝说宋国不要太过分。

鲁桓公为此去宋国会见了宋庄公两次企图说服宋国不要过多地向郑国求赂。宋庄公真是个狡童,反复无常,一开始答应得挺好,继而又反悔了。鲁桓公最终没有调和成功。谈判不成只有诉诸武力,郑厉公请求鲁国一道出兵讨伐宋国。鲁桓公欣然同意,他对宋庄公早已气恼,折腾了两次,这不是逗人玩吗,一点诚信都不讲。

郑、鲁之师开到宋国,宋庄公率师出迎。双方上来先对阵骂了一通。郑厉公突骂宋庄公冯出尔反尔说和不和。宋庄公冯骂郑厉公突言而无信,背信忘义。骂完了打了一小回合双方就各自撤回去了。郑厉公是憋气出兵,其实并不想真打,凭他的军事才干,对付宋国的军队那是不成问题的,何况还有鲁师协同作战。出兵前气愤填膺,到了阵前面对宋庄公还是有些心虚,自己的君位毕竟是人家帮忙得来的,现在回过头来打人家,怎么说也有些愧疚。有了这层纠结,这仗怎么能打好,出兵示威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足矣。这样的心理状况下,讨伐没有输赢,但不能说没有结果,郑国停止了对宋国的“上贡”。已经兵戎相见了,就不可能再无偿地奉献了。

郑国“断贡”不说,还动武来硬的,宋国不甘示弱,也出兵讨伐郑国,而且还联合了齐、卫、燕三国之师。

这三国为何能站在宋国一边?这当然离不开宋国的游说,但三国又各自有参战的原因。卫朔公当上国君后,国人不服,他想借兵威增强自己的威望。燕国一向与卫国动作一致,招之即来。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齐国。郑庄公在时,齐和郑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战略伙伴,是一对坚强的盟友。但这次齐国却一反常态站在了郑国的对立面。难道郑庄公一死,老友齐僖公就背信弃义了吗?以几十年的交情齐僖公不会这样做,以齐僖公的为人也不会这么做。但是郑国的现状给了他插手干涉的理由,郑子突的君位是篡夺,他要拨乱反正将公子突赶下台,迎回公子忽。若是成功,那么郑与齐还是一对伙伴。齐僖公和宋庄公没有任何交情,他怎么能听从宋国的使唤。名义上助宋,实际上帮郑,齐僖公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出兵的。

郑国再次请求鲁国出兵协同作战。鲁国又邀请了纪国。纪国曾得到过鲁国的帮助,自然听从鲁国的召唤。

一场多国之战开始了。郑、鲁、纪三国军事力量明显不如宋、齐、卫、燕四国之师,但这次郑厉公毫无客气,决不手软,发挥出他的军事才能,在他的指挥下,三国之师协调一致动作迅猛将宋、齐、卫、燕四国军队打得大败。

宋庄公被打得气急败坏,他不甘心失败,次年又组成联军再次伐郑。这次齐国仍然出兵,但带兵的人换了。上次大战过后两个月,齐僖公去世,世子诸儿继位,成为齐国新君,史称齐襄公。齐襄公与他父亲齐僖公判若两人,性情、脾气、修养等等内在特征都不一样。外貌也不相似,齐僖公给人以老成慈祥性情温和之感。齐襄公人高马大以雄猛暴躁著称,是个激情勃发的好战分子,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施展拳脚岂能错过,再说这也是秉承父志啊。上次父亲带兵跟战结果被打败,这次不能丢脸,一定给父亲给齐国争回脸面。

卫国照常出席,但燕国这次没有来,不知何因。宋国却把陈国和蔡国召来了。

陈国为何又跟从了宋国?在此把陈国的事做些补充。陈子陀杀死世子自立为君后不久也被杀死。杀死陈子陀的人是陈桓公的三个儿子。陈桓公除了被杀死的世子外还有三个儿子,二子跃、三子林、四子杵臼。三兄弟对叔父子陀杀死世子自立为君极为愤怒,三兄弟合谋把陈子陀骗到了蔡国。子跃的母亲是蔡国人,子陀请求蔡国人帮忙杀死了陈子佗。之后,二儿子跃当上了国君,是为陈厉公。去年,陈厉公去世,他的弟弟林继位是为陈庄公。陈郑两国的友好是郑庄公用武力打出来的。郑庄公一死两国关系趋于冷淡。陈厉公期间两国没有重续旧好。现陈庄公为君两国又疏远了一层。宋国因此很轻松地把陈国拉到了一边。

蔡与陈为近邻,又有婚姻关系,两国一直走得很近,陈一出动,蔡往往跟进。上次天子讨伐郑国,陈和蔡就一起跟帮,这次又一起跟着宋国伐郑。

宋、卫、齐、陈、蔡五国联军气势汹汹开到了郑国都城。面对五国联军,郑厉公闭门不战。宋庄公下令烧城门,一把大火将郑都城的一座城门烧毁了。宋国士兵们进了城内,沿着城中大道走到城中心,不见任何人影,也没找到可以抢夺的财物,转了一圈退了出来。宋庄公不甘心,令宋军攻取了都城郊外的一座名叫牛首的小邑。那里有座祖庙,宋国士兵进入到祖庙,见大庙里屋顶木梁很新,将其拆下,作为战利品运回宋国用作挡城门的木柱。

五国联军兴师动众而来,结果就取回几根木桩子。这也太不合算了,出军一次粮食、马料等等军用物资就浪费了不少,几根木头能抵偿得了吗?如果用后人的眼光看的确不合算,但想想看近乎三千年前的古人考虑问题能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吗?肯定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我们现在所考虑的问题,那时的古人可能没当回事。比如战争与经济有关,这是现在人的想法观念,但那时战争与经济往往无关,出兵出的是风头,打仗打的是面子,可以称作是噱头战,也可以用套用现在的字眼叫战争秀,只是秀一秀,并非实战。要是来真的,五国联军再不能打,也能把郑国都城扫荡一空。看来古人的想法和我们真的不一样。

两次伐郑基本上是无果而归,对战双方都感到如此讨来伐去没有什么意义,都不约而同地停歇下来。郑厉公这才松了口气,开始考虑出逃在外的庶兄公子忽。前君公子忽在外,郑厉公总是不放心,他要想办法让他哥哥子忽永远回不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宅中老查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9 14: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