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陪伴我们长大的歌声

作者:钟哲永  于 2019-6-1 09: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我对歌声最早的记忆,大概是在上学前四五岁的年纪。那时候村里还是大集体,没有分田到户。


  模糊的记忆里,老屋左边的水塘边立着一根长长的杆子,上面装着一个很大的喇叭形的扩音器,每到黄昏时分,当夕阳西下霞光满天,喇叭里便响起了《东方红》高亢深情的旋律……


  不知道为什么,那个记忆在我心里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不真实的美感,仿佛是梦中的场景。可能是因为记忆太早太模糊,也可能是因为当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响起时,刚好是傍晚,光线有一种梦幻的昏黄,而那时,水塘周围有影影绰绰的人影在晃动,有人在水塘边洗菜,还有人正牵着牛往家赶……


  再大一点上了小学,看了张瑜主演的电影《小街》,听到了里面的歌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优美婉转到极致的旋律仿佛一下子穿透了我的灵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歌词,“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没有忧伤,没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啊……”


  我想,那应该是我幼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吧。那时候没有电视,偶尔在收音机里才能听到这首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无比激动,在哀婉深情的歌声中,仿佛有股温柔的溪流从心头缓缓淌过,温情,宁静,还有忧伤……


  那段童年的时光,没有电灯,没有电视,只有露天电影像夜空绽放的美丽烟花一样偶尔点亮在我们贫乏的生活里。我们在本村以及附近的村湾到处赶场子,看了一场又一场的电影,听到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像电影《泪痕》中的歌曲《心中的玫瑰》,电影《小花》中的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电影《归心似箭》中的歌曲《雁南飞》,电影《少年寺》中的歌曲《牧羊曲》,以及电影《知音》中的歌曲《知音》……


  那时候的电影是那么好看,总有一种纯美的感觉。那时候的电影歌曲是那么动听,总有一种荡涤人心灵的美感。


  虽然学校的音乐课上偶尔也会教些像《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书郞》这样耳熟能详的歌曲,但只有这些优美的电影歌曲才是我的最爱,它们响彻在我的整个童年,像夜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一样闪耀在我记忆的天空里,给我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为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一抹抹亮色。


  到后来,那些电影情节早都忘得差不多了,唯有歌声还久久回荡在我的记忆里。


  上初中后,开始流行董文华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这首柔情似水,荡气回肠的《望星空》一出来,我们很快就将它学会了。有一次我和堂姐在班上合唱了这首歌,隔壁班好多同学都扒在窗户上看,唱完后,我后座一女同学说:“我们都被你俩的歌声倾倒了呀!”而我之所以对这一幕有极深的印象,仅仅是因为她说了“倾倒”这个词,觉得这个词既新鲜又特别。


  成年后,喜欢上潘美辰的歌曲,把她的所有歌曲学了个遍。有一阵又疯狂迷上了《红楼梦》,有一次在市区路边摊看到了《红楼梦》的歌曲磁带,我就像挖到宝一样的兴奋,连忙买回家,把里面所有的歌词都背了下来,然后一首一首地学着唱。


  有时是走在路上,有时是在做家务,有时是在田间劳动,一个人哼着歌自娱自乐,那种沉醉在歌声里的快乐妙不可言。


  后来为人妻为人母,生活的重心转移,纷繁芜杂的婚姻生活渐渐磨灭了我对歌唱的那份狂热,那份热情,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对于唱歌仿佛是空白。虽然有时候在听到某首歌时也会有欣喜,也会有感动,但和从前的那种热情比起来,仍是有天差地别。


  也许一个人的成长注定是要以失去某些快乐为代价的。漫漫人生路上,一段歌声便是一段回忆,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开启了时光的隧道,点亮了逝去的一段时光。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23: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