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大槐树 [2022/04]
- 宁静 [2024/04]
- 驿路散页 [2020/03]
- 纺车 [2024/08]
- 此时须静坐 [2020/03]
-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2020/10]
- 子规声里雨如烟 [2022/05]
- 满架蔷薇一院香 [2022/05]
- 拾回来的美味 [2022/05]
- 花语 [2022/04]
- 风的表达 [2022/05]
- 风车 [2022/05]
- 天上掉下一只鞋 [2022/05]
- 郊外散记 [2022/05]
- 江南落雪 [2022/04]
- 驼铃声碎 [2022/05]
- 春天的厨房 [2022/05]
- 给母亲一个惊喜 [2022/05]
- 我的童年有点甜 [2022/05]
- 白云红叶两悠悠 [2022/04]
- 草里藏着民意 [2022/04]
- 另一种家训 [2022/05]
- 杨花慢 [2022/05]
在老城区闲逛,被一家院落的“花墙”吸引,向阳的院墙上,一丛丛纵横交错的蔷薇枝条,把院墙自低到高、从里到外层层叠叠地包裹了起来。
蔷薇开得正盛,一朵朵粉红的、洁白的花儿,从绿叶丛中争先恐后挣扎出来,沁人心脾的幽香在空气中弥散,清新自然、静恬淡雅,久久萦绕在鼻间、流溢在心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我不自觉地咏出了唐代高骈的诗作。
望着满墙蔷薇,伴着阵阵清香,咏着前人诗句,我的思绪飘出很远很远,飘到了故乡那开满蔷薇花的院墙。
我上面有两个哥哥,在母亲怀我时,奶奶在老屋的南墙下种了十几株蔷薇。奶奶说:这次一定是孙女,小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蔷薇。待母亲生下我后,奶奶见又是一个秃小子,虽不十分满意,但我出生时,正赶上奶奶种下的满墙蔷薇竞相开放,合了奶奶的心意。奶奶笑着说:这臭小子长大了,一定会娶个贤惠漂亮的媳妇。
我是伴着蔷薇花的开放,一年一年长大的,直到十八岁,我考上学进了城。
时光荏苒,五十多年过去了。奶奶、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老屋被哥哥翻盖成新屋,土院墙变成了砖墙,蔷薇也被哥哥铲除了。
蔷薇名字的由来,《本草纲目》有一说法,第十八卷中,有“墙蘼”条,注解中指出即“蔷蘼”或“墙薇”,释名为“蔷薇”。李时珍认为“此草蔓柔蘼,依墙而生,故名蔷蘼”。17世纪出版的《花镜》卷五中也有蔷薇条,记述比较详细,说明它是藤本、青茎、多刺、叶尖小而繁,一枝开五六朵花,花色有深红、浅红、黄、白等。
在南朝时,人们已经懂得栽培蔷薇花,作为美化庭院的一种景观绿植。《太平寰宇记》载:“梁元帝竹林堂中,多种蔷薇。”南朝柳恽的《咏蔷薇》如一幅工笔花鸟画,绘出千年前那一丛蔷薇盛放时的美景。“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且对清酤湛,其馀任是非。”“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一句,写出了蔷薇花与众不同的美,是咏蔷薇的千古绝唱。
蔷薇不似牡丹那般富贵奢华,也不似桃花那般美艳夺目,即便和同科同属的近亲相比,也不如玫瑰、月季那般花形硕大、香气扑鼻。但蔷薇的花香是清芳幽远的,细风吹过,如丝如缕的花香,随风飘散,满院子都可以闻到。
驻足“花墙”,我想:我的奶奶不也是一株蔷薇吗?于平凡、质朴和善良中,蕴藏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