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傅”及“师父”称谓的几点认知

作者:annairine  于 2024-5-17 09:1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聊聊法轮功|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我是大陆一名大法修炼者,在思想上跟随尊师多年,在国内各种压力下,坚持修炼大法,今年已七十余岁了。
    近几年来,我一直有一个矛盾的心理始终在心里缠绕。我最终鼓起勇气谈谈心里想法,愿与同修共探讨,不对之处,望谅解。
    我们修炼大法的弟子,多年来一直称呼尊师为“师傅”,后来改称尊师为“师父”。这个称谓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一字之差,但实质上性质有所变化。正是因为此问题,我认为叫“师傅”比叫“师父”更合适。当我谈出相关的道理时,有些同修说我悟的高,也有同修说我这是邪悟。我的理解对还是不对,愿意在此敞开心扉谈几点个人的认知,与同修共享。
    “师父”的叫法,与尊师平日对我们的教诲有所背离。尊师早在美国讲法《法轮佛法》中讲道:“不要沾沾自喜,也是有不同一些个执著和障碍,都有待于去克服才能够更快地提高。”我们弟子修炼大法多年,称呼“师傅”已经习惯了,在坚守大法的同时,也为此称呼感到自豪。为什么最后在称呼方面进行这样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不是有些不伦不类?非要进行这种改变,是不是违犯了尊师早有的说法,显得“有些个执著和障碍”?尊师在经文《猛喝》中也专门强调过“不精进、满身执著”,我们反思一下,非要改称“师傅”为“师父”,这样执著于称呼,是不是反而不利于我们修炼?
    “师傅”与“师父”称呼的改变,在于将“师傅”的“傅”改为“父亲”的“父”。尊师在《法轮佛法》中还讲道:“作为一个修炼的人,你就不能够混同于常人了。说句严重一点的话,你已经不是人了。”“人有七情六欲,为情而活着。你在逐渐地看淡这些,在修炼过程当中你直至把它完全放弃的。人为这个活着,你不为这个活着,你能和人一样吗?”从表象来看,改“傅”为“父”似乎更亲切,更富有人情味。但按照尊师的说法这不是把自己当人了嘛,或当成常人了嘛?这与尊师教导我们不要把自己当人,我们不是常人的说法相违背吗?
    尊师早在《转法轮》中就讲过“你要重视心性修炼,按照宇宙真善忍的特性去修炼,把常人中的欲望……想法去掉。……你就能够升华上来一点。”我们修炼人应该把人情味去掉,修炼到一定程度去的越干净越好,这个大法的法则不但要运用于亲人之间,还要运用于同修之间,更可以运用到修炼过程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修炼的历程中少一些执著,少一些人情,更快地“升华上来一点”。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7 09: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