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小农经济模式如何脱胎换骨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2-7-13 20:1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54评论

千年小农经济模式如何脱胎换骨



数千年来中国农民均为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模式生产效率低下,使得土地产出的粮食很难养活所有人口。《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显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明清,北方平均亩产小麦60多公斤,南方平均水稻亩产130多公斤。到了1936年,水稻亩产180公斤,小麦75公斤,玉米100公斤。“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想要实现农业的自给自足,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有人因为缺粮而饿死是常见的事。

千年小农经济模式如何脱胎换骨?《工业化》是至关重要的。读不懂工业化的人,永远理解不了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标志着农业国与工业国竞争的完败,这使中国一些关心国运的人士逐渐意识到,只有工业化,才能挽救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面貌。清朝的改革派开启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希望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直接拿来使用,但是并没有成功。辛亥革命希望通过上层改革来为工业化铺平道路,代表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在工业部门仅限于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重工业几乎没有,连洋火洋钉等都需要依赖进口。而缺乏工业支持的农业经济,也是一片萧条。传统的宗族势力在农村依然强大,土豪乡绅把持着这里的经济,这是一个和几千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的封闭而落后的环境。

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时,农业经济占据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村人口超过十分之九,农业的疲敝使得整个国家羸弱不堪。要解决全国人口吃饭的问题,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新生的政权就必须通过改革来结束这几千年来的弊病。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就已经酝酿出了宏伟蓝图——革新小农经济模式,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成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也就是农业集体化。在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中,许多地方为了加强集体协作的力量,开始突破原有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实行并社,毛主席对一作法给予了肯定。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三期发表《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文章指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第四期接着发表文章《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文中明确引用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河南驻马店地委根据《红旗》杂志两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关于办大公社的指示,首先在遂平县卫星集体农庄试点,“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正式建立,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

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会后,毛主席到河南、山东视察,山东的相关同志在向毛主席请示合并的大社叫什么名字好时,毛主席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主席的谈话内容一经报道,“人民公社好”的口号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人民公社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公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助力国家完成工业原始积累。国家以统购统销的方式,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国家提供了8000亿元的工业资金,帮助国家快速完成工业化。人民公社通过集体形式,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克服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劣势,在全国范围内修了86000多座水库、挖了640万口池塘、打了220万口机井等各项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总造价高达240万亿元。

人民公社依托集体经济,在短时间内构建了覆盖90%以上农村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缓解了缺医少药的矛盾,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医疗卫生的成功样板。人民公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农机消费市场,这种具有规模性的组织市场,促进了我国农机工业的自主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显示:1959年我国农机工业从零开始,截止1979年全国农机总动力保有量达1.36亿千瓦。

人民公社发展集体经济,在完成一定的工业原始积累后,又开始支撑公共教育事业发展。1965年之后,就开始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形成“小队有班级、大队有小学,公社有初中”的基础教育体系,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面貌。人民公社大力发展社队企业,促进了乡村工业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977年全国有139万个社队企业,产值为391亿元。1978年为152.4万个社队企业,总产值为493亿元。到了1983年全国社队企业数突破500万家,共吸收农村劳动力3235万人,总产值为1017亿元。

人民公社先后接纳了近3000万知青,为广大知青提供了就业岗位,锤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历练了一大批关心农民疾苦的好干部。人民公社时期,开展向大寨学习的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开垦荒地、平整良田的农业建设浪潮,扩增了近6亿亩耕地面积。人民公社普及使用化肥,使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保证了全国粮食供给,保障了国家人口持续增长。1958年,全国人口65994万人,截至1976年,全国总人口93717 万人。人口增加了3亿多,人均口粮却不降反升。

人民公社发展集体经济,培养了群众集体优先的意识和公德心。人民公社在集中力量做大事的同时,也提供了各种福利保障,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总成本,还照顾了老、弱、孤、寡、残等弱势群体。

人民公社20年,在工业积累、水利建设、公共医疗、文化教育、集体企业、民生工程、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成就,是不可忽缺、不容置疑的。

虽然,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曾出现过"一平二调"和"三高五风"的错误做法,但毛主席对这些错误的工作方式均给予了严厉批评、整风教育和及时纠正,使人民公社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从成熟逐步走向辉煌。可以说,没有人民公社,就没有中国的工业化;没有人民公社,就没有中国耕地的高产量;没有人民公社,就没有中国人口的世界之最。

那些"大锅饭,养懒汉"论者,无非是想否定人民公社。因为否定了人民公社,也就等于全面否定了集体经济,进而否定了中国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合法性;否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合法性,也就等于默认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样充满原罪,变相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也就等于否定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优越性,为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和自由主义找到理论基础。其言可恶,其心可诛!人民公社好不好,我们看一看现实中的人民公社就知道。

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1949年就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1951年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合作社,1956年建立了由6个自然村组成的高级社,1958年成立的人民公社。当历史走到了1982年,分产到户的浪潮席卷全国,数以万计的人民公社纷纷解散。周家庄公社当时的党委书记叫雷金河。雷金河1937年参加革命,1944年入党,凭着踏实实干和大公无私的精神被评为河北省和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53年,雷金河为首的一班人制订了“干多少活、记多少分”的规定。当时,这样细致的“定额管理”异于全国其它公社。1954年,周家庄公社的出工数量比1953年增加了52%。1962年,周家庄公社荣获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嘉奖,成为全国著名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雷金河因此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誉为"晋中一杰"。

雷金河认为,周家庄公社从成立就呈现出相当的优越性,他清晰记得1960年全国陷入困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但周家庄公社不仅缴足了国家公粮,还保障了社员们能衣食无忧,骡马膘肥体壮。依靠集体的力量,他带领社员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筹资11万元,架起高压线25华里,安装了变压器,家家户户实现了使用电灯,企业、农业发展都有充足的电力保障。

1979年的时候,他们还清了18万元外债,还有161万元的盈余。1980年,他们公社人均收入500元,粮食550斤,孩子们上学从幼儿园到中学一律免费,社员到60岁后还有退休养老金。这样的日子已经很美好了,为什么要解散呢?雷金河压力很大,心急如焚。为此,他专门召开了一个村民全体会议,先是传达上级“要求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的指示,然后让大家讨论:周家庄公社是否要保留?

结果,只有两三户同意解散,绝大多数反对解散。反对分田到户,坚持集体化道路,坚决反对撤销人民公社的村户们派出代表在保留人民公社的“生死状”上签上名字,摁上了鲜红的手印。面对压力,雷金河四处奔波,到处找领导说情。时任河北省省委书记李尔重在他写下保证书后,同意他“先试一年”。保证书是这样写的:“今年不分包到户,如果干一年,我们没有其他公社好,那我们就将地分了。”周家庄公社在村民的支持下,在雷金河的努力争取中,保留了下来。为了应对外界压力,周家庄公社和全国所有的公社一样,“公社”摘牌,复名为“乡”,但是,公社的经济体制完整保存。

周家庄公社带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经济的体制扎进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他们不但没有迷航,反而乘风破浪,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上下一心,努力为公,公有丰厚,私家富足。“有收无收在于水”。周家庄经过毛主席时代的大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后又依靠集体的力量对这些设施进行维护和提升,保障了水利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保证了粮食的旱涝保收。周家庄坚持合作化道路,农田连片,全面机械化耕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解放了劳动力,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都得以提高。当前,公社有大型收割机25台、播种机56台、旋耕机50台、秸秆破碎机36台、拖拉机100台、电动机350多台。全社10000亩小麦,8天就颗粒归仓。

1997年,周家庄公社带头人雷金河、雷宗奎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构想,在他们的倡议下,周家庄公社关闭所有污染性企业,拒绝签约新的污染性项目,提出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机械化、农业科技化的生态发展思路,利用大集体土地成方成片的优势,建设农业五大基地。

这里土地千亩成方,种植百亩一色,全部实现种植规模化。先后建成了10000亩优质小麦繁育、3000亩红地球葡萄、2000亩鸭梨出口、2000亩蔬菜大棚、1000亩高档苗圃专业生产基地,经济效益相当可观。3000亩“周家庄”牌红地球葡萄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2012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16年河北省四星级休闲农业园。2018年11月6日荣获农业部推介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周家庄公社建起了高标准的奶牛场,年均销售收入高达2000万元。另外又先后建起了阀门厂、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纸箱厂等10多家集体企业。其中阀门厂的产品属于“中国驰名商标”,市场覆盖全国,远销海外。2005年,周家庄公社的农业纯收入为2121万元,而阀门厂的纯收入达到了2549万元。近年来,周家庄公社共有男女壮劳力6240人,其中80%在企业上班,15%从事农业,5%从事个体私营业,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合理。

一直以来,周家庄公社的人均收入明显高于晋州市、河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人民日报》2009年1月16日报道:中国仅存的人民公社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人民公社,近日为该乡6个自然村村民分发红利,人均6000多元。"

周家庄为社员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住房,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科教文卫事业也不断得到发展:全乡绿化率达45%。做到一街一色,一巷一品,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幼儿园、小学、中学、卫生室、卫生院一应俱全,学校和医院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比大城市一点也不差。社员们上学免费,看病住院公社医院全部免费,县级以上医院医药费合作医疗报销百分之九十。

从1982年开始,周家庄就陆陆续续为所有社员增加了12项福利:免费供水、免费上学、电费补贴、合作医疗、生活补贴、困难补贴、老人补贴、残疾人补贴、住房补贴、免费安保服务等等。从而保障了老有所养,残有所安,鳏寡孤独,皆有所助。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54 个评论)

1 回复 浮平 2022-7-13 21:03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他的主要问题在于:并没有在方法上去按照这个宏伟蓝图进行有秩序的建立管理规则,言行道德规范 (包括对权力者和所有民众),而是过分强调推行意识形态以自我为中心的绝对化,一致化,笼统化,偏激化,主观化去过分的搞阶级斗争(即他眼中的政治文化教育优先), 加上方法上的 micromanagement and distraction。而这种树敌式的,极端化的大范围的阶级斗争一定是没完没了的与人乱斗,滥斗,那么效果就反应了从偶然到必然的客观规律,即,打乱秩序,越搞越乱,因为客观规律不可能全部按照个人主观愿望去发展。

集权独裁机制的危险性就在这里,任何一点不完美性,不周到性,不专业性(包括理论和实践)就会在社会层面被无限扩大,难以得到及时纠正。根源就是统治者自身哲政不分,德政不分的笼统思维方式,长期的思维习惯。

蓝图宏伟,方法简单,系统复杂,制度欠佳。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0
安徽省肥东石敬塘区青春村为解决多余劳动力出路而开办粉丝坊、豆腐坊、养猪组、养鱼组的做法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村有两个合作小社。驻点的肥东石塘区团委组织委员的倪泽兰倪泽兰和她的同事发现,地少人多的这个村每天有很多农民在因没派上工、无活干而抱怨。

急则思变的倪泽兰大胆决定搞副业,把多余的劳力调动出来,开办了粉丝坊、豆腐坊、养猪组、养鱼组等。通过一段时间摸索,他们发现,做副业的农民干劲很大,劳动生产率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因为这一创举是在青春村实施的,很多人夸赞这是首“青春之歌”。

倪泽兰怀写了《肥东芦陈乡青春、陈祠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多余劳动力的解决办法》一文寄给《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刊登后被善于发现苗头的毛泽东看到,毛泽东随即将她的文章很快被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把题目改为《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还亲自写了300多字的批语。

批语中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这也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根据这两个合作社的情况,按照现在的生产条件,就已经多余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过去三个人做的工作,合作化以后,两个人做就行了,表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多余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劳动力向哪里找出路呢?主要地还是在农村。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这里还没有涉及农业机械化。机械化以后,劳动力更会大量节省,是不是有出路呢?”这是毛泽东最早提到涉及社办工副业的论述。

这些豆腐坊、粉丝坊、养鱼组、养猪组实际上就是中国农村社队企业的雏形。毛泽东慧眼独到,一下子就看到这件事情的内涵意义:社会主义不仅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无法利用的自然界。人民群众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0
==毛泽东把这个案例编进《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新高潮》中并加以推荐,明明白白的号召全党全国上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进一步提高合作化的水平,在农村创办更多的事业,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福利。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1
===江苏无锡县春雷造船厂就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春雷村原名祁席村,地势低洼,河网密布,造船的小作坊很多,1955年还是初级社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小作坊聚到一起,办起了一个无名小厂。1956年2月,江南第一个农业高级合作社在这个村成立——“春雷一声天下晓”,这家小工厂也就成为了春雷造船厂。

船厂办起来以后,主要为本村、本乡和邻近乡村修理养护船只。后来由于技术力量较强,又根据工人的专长形成专业分工,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城区船厂和航运公司的一些船只修理、建造也放到了春雷厂来。业务扩展了,船厂一度在维新漂染厂附近的黄泥头设立分厂,不久又在无锡江阴巷设立办事处,接洽联系修船业务,就这样,船厂的经营越做越旺。无锡县委、县政府将之在全县进行推广。

面对中国农村在合作化运动中出现开办工副业的苗头,毛泽东及时地给以更大的支持。1956年4月,在讲述十大关系时,毛泽东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农民生活的改善,要靠自己生产,国家不能给他们发工资”。他提倡要组织农民“发展农业和副业相结合的互助”,要帮助农民成立“各种副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合作社”。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领导和组织建设的指示》,指出:“农产品加工业不宜过分集中于城市”,“不宜在城市过多地发展碾米、轧花、榨油等加工厂,除了给现在加工厂供应必要的原料以外,其余的农产品应该尽量由当地乡、镇加工或由农业合作社分散加工”。这个指示反映了毛泽东关于支持合作社兴办工业的思路。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1
==从1958年起,毛泽东把发展农村工业从增加农民福利上升到消灭所有制差别和工农差别,实现公社化和农村工业化,巩固工农联盟,推进国家工业化的高度上来认识。毛泽东的社队企业构想逐步成型,成为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构想。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1
===毛泽东认为只有实现公社化才又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毛泽东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1
===毛泽东指出,人民公社的发展,“一大二公”的体制优越性“为我国人民指出了农村逐步工业化的道路,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全民所在制的道路”。公社化后,专业化管理,有组织的农业生产,使农村空前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农村工业化是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1:42
===毛泽东的这个思想比他早期接受西方学说影响认为工业化化过程单纯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有了根本的发展和变化,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1 回复 浮平 2022-7-13 23:28
需要思考的是:non-sustainable 的主要因素,即因果关联规律分析。

上面提出了抽象原因,还可以具体几步。其实从你提供的素材中就可以找到。

在鼓舞原始冲动激情方面效果不错。一旦 micromanagement 过多,偏差就大。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1
毛泽东一贯坚决反对官僚主义,警惕干部搞特殊化。他认为基层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现象的滋生,是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分不开的。因此,反对官僚主义,防止干部特殊化、贵族化,要从高级干部抓起。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严厉指出高级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即以中央一级机关来说,许多部门中的许多领导干部,还仅仅满足于坐在机关中写决议,发指示,只注意布置工作,而不注意深入下层去了解情况和检查工作,使自己的领导常常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以致在工作中发生了不少的严重问题。”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2
毛泽东对高级干部出现官僚主义作风深感忧虑,他语重心长地告诫高级干部:“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毛泽东反官僚主义的态度十分坚决:“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2
如何打掉领导干部的官气呢?毛泽东给出的办法是“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他要求高级干部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参加生产劳动:“县以上各级党政军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劳动的,也要这样做,每年以一部分时间,分别下田、下工厂、下矿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场所,和工人农民一道从事可能胜任的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哪怕是很少一点)。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就可以大为减少,面目一新。”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2
毛泽东还把调查研究作为打掉官气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要求高级干部亲自做调查研究。他说:“真理是调查研究得来的。我们靠真理靠正确吃饭,不要靠官职吃饭。”“我们了解情况主要不靠报表,也不能靠逐级的报告,要亲自了解基层的情况。”1961年,面对严重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对高级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做了部署:“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省委第一书记要亲自做调查研究,我也是第一书记,我只抓第一书记。其他的书记也要做调查研究,由你们负责去抓。”会后毛泽东亲自组织三个调查组下到基层,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也都深入农村就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进行调查研究。在毛泽东及高级干部带动下,1961年真正成为调查研究年,纠“左”取得成效,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3
为打掉官气,毛泽东还要求高级干部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搞特殊。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为亲友谋取任何私利。对于一些高级干部享受的特殊待遇,毛泽东特别警惕,多次做出批示。1951年,他了解到有些中央机关干部用公家小汽车接送子女上学,批示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查明制止。1952年,他针对干部子弟学校问题批示:“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级;第二步,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1964年,他对高级干部保健工作提出严厉批评,在卫生部的整改报告上又写了两条批注:“保健局应当取消”,“北京医院医生多,病人少,是一个老爷医院,应当开放”。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3
毛泽东为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做了不懈的努力。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3
高级干部要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党坚强有力的根本保证。这一制度能否落实,关键还在高级干部。毛泽东把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对高级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反复强调。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4
历史上,中国长期是宗法制社会,且影响深远,反映到党内就出现民主生活不足的现象。从建党初期到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很多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对“民主生活”及“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认识模糊,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是很好。要么就是民主不足,表现为家长制、一言堂;要么就是集中不够,搞极端民主化。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7-13 23:36
毛泽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地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他要求党的高级干部从两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让人讲话”。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3.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4.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5.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6.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7.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8.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9.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0.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1.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质疑病毒外泄 美国民众要求白宫公布化武基地关闭原因 [2020/03]
  14. 从军长到伙夫都是一样苦但胜了 [2021/11]
  15. 毛泽东的方向,是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 [2020/04]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8.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21.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4.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5.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30.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7-5 23: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