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工农大众的新秧歌运动掀起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2-12-10 21: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1评论

立足工农大众的新秧歌运动掀起




毛泽东当年提出“普遍的启蒙运动”时,强调第一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里送炭”,强调“对于人民,第一步最严重最中心的任务是普及工作,而不是提高工作”,可见普及对于边区文艺工作的重要。

当然,这不意味着毛泽东不重视提高,在他看来,“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在立足工农大众,服务于抗日救亡形势的文艺功能的发挥方面,以延安为中心形成的“新秧歌运动”无疑最具有代表性。这一乐教新形式,使“五四”时期无法完成的“全民启蒙,全民教育”到现在成为可能。

“新秧歌运动”是相较于旧秧歌而言的。秧歌本来是流行于北方农村的一种民间歌舞,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最普遍集体艺术的一种”。

这一形式的主要表演场所是广场,因此可以拢聚更多的群众参与。参与者皆为广大农村的普通大众,所表现的也多为普通大众的日常情感、日常生活,故而更能唤起广大群众的认同与共鸣。

能够与乡土世界、工农大众产生情感上的最大共鸣,能够通过“动作、神情、舞步、语调、唱腔等表演形式上的‘表情达意’,与乡土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共情机制’,在怡情与移情的双重作用下将政治教化蕴蓄其中”,是延安文艺工作者看重秧歌这一形式,并改造而使之成为实现“全民启蒙”最主要文艺形式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过,对于民间自发的“旧秧歌”而言,无论表现题材、语言使用,还是形象塑造、表演形式,都有相当的局限,甚至有诸多不健康的元素,显然无法达到革命“启蒙”工作的要求。

在当时,虽然边区秧歌“深深地植根在民间,代表着一定的社会阶层,展现了其所特有的精神生活方式……尽管民间社会热衷于此道,但并不能使其真正有所提高和发展,从根本上脱离不了‘自娱’的狭隘性质,走不出小农生产意识,难以上升到社会普遍文化氛围中来”。

真正使边区秧歌脱胎换骨而使其成为革命文艺工作最新形式的,正是《讲话》的发表。李焕之称:陕北民间有秧歌舞和秧歌调,这是抗战初期到延安去的人都知道的……那时还只是旧式的传统秧歌,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没有多大改变。可是过了五年,即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文艺工作者好象得到了一把金钥匙,一下子把民间艺术的宝藏打开了。原来被认为是“粗俗”的旧秧歌,顿时焕然一新……就在一九四三年的春节,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出现了一个新的气象和新的做法,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新秧歌运动。

“新秧歌运动”对旧秧歌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

从主题内容方面说,“恋爱是旧的秧歌最普遍的主题,调情几乎是它本质的特色”。在旧的社会形态下,这一内容特色是农民群众抒发情志甚至表达讽刺的必要手段,但在边区新风的感召和要求下,秧歌转而需要大力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群众对于新的秧歌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已不只把它当作单单的娱乐来接受,而且当作一种自己的生活和斗争的表现,一种自我教育的手段来接受了”。

这一“自我教育”实质上正是“普遍启蒙”的某种实现。如此一来,新秧歌不惟在表现内容上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在教化功能上也与旧秧歌有着极大差别。据周扬统计,1944年春节期间演出的《兄妹开荒》《拥军花鼓》《二流子改造》《减租会》等56部秧歌剧,表现了5个新主题:(1)生产劳动(包括变工、劳动英雄、二流子转变、部队生产、工厂生产等),26篇;(2)军民关系(包括归队、优抗、劳军、爱民等),17篇;(3)自卫防奸,10篇;(4)敌后斗争,2篇;(5)减租减息,1篇。

毫无疑问,这些题材是生活在边区劳动人民新的政治地位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化呈现。在这一过程中,秧歌剧的主人公由过去被丑化的底层农民形象,变成了意气风发参与抗日救亡及生产劳动的工农兵新形象,也使老百姓通常所说的“骚情秧歌”“溜沟子秧歌”一变而为“翻身秧歌”“胜利秧歌”“斗争秧歌”,这是“声与政通”古典乐教在现代社会的再一次生动体现。

另一方面从艺术形式方面说,延安的文艺工作者立足于作为“民间形式”的旧秧歌,使之朝着“集体舞”、“化装演唱”、“街头歌舞剧”等方向发展,而且每个方向都经过了用心的艺术加工改造。

比如发展“集体舞”,文艺工作者对其“采用了新的化装方法,取消了丑角的脸谱,减少了调情的舞姿,全场化为一群工农兵,打伞(秧歌的指挥器)改为镰刀、斧头,创造了五角星的舞形”。

这一新形式的改造不仅为了服务于新的主题,而且加入诸多革命象征的元素(如镰刀、斧头、五角星),使秧歌表演者在演出过程中不自觉产生革命身份的认同与境界的提升。

从这一意义上说,新秧歌运动不仅大大增强了革命意识与革命内容的“规训的渗入”,使旧秧歌一变而为“被改写的狂欢”,而且很好地解决了革命文艺工作“普及与提高”的难题。

在新秧歌运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也实现了“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另需注意,旧秧歌原来的歌舞形式较为单一,但经过改造的新秧歌,却是一种“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综合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新型的广场歌舞剧”。

这一新形式的形成是由于“加进了‘五四’以来新文艺形式的要素”。

“五四”时期受“科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学者们曾对中国古乐作出深刻反思,甚至兴起一股“国乐落后论”。

比如,音乐家黄自认为:“平心而论,西乐确较国乐进步得多,他们记谱法的准确、乐器的精密、乐队组织规模之大、演奏技术之科学化、作曲法之讲求,我们都望尘莫及。”

在这一背景下,西洋歌剧被引入中国并得到一定发展,且直接影响到了40年代的新秧歌运动。

如此说来,新秧歌运动是两种“启蒙”的产物,只不过延安时期“普遍的启蒙”,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大不同于“五四”启蒙。

在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救亡的革命情势之下,“新秧歌运动”作为最有代表性的音乐的民间形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教化作用。它不仅使其他优秀民间艺术形式被赋予新的时代义涵,焕发新的生命力,也使文艺工作真正成为革命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工农兵新的生活方式。

《讲话》精神指引下产生的“新秧歌运动”,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音乐史家汪毓和先生称:“它为当时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如何与群众结合、如何更好地以文艺为武器来为当时的斗争服务,提供了具体的途径,积累了正确的经验。

它为利用原来民间旧艺术的形式创造新的民族艺术形式,并为后来新歌剧创作的成熟发展,找到了一个真正坚实的基础,并摸索出了许多实际的经验。

它为根据地革命文艺的蓬勃发展,训练了一支新的文艺队伍,因而对其他各种文艺形式体裁的民族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新秧歌运动作为“新文艺运动”的生力军,是“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结合、工农兵与文艺结合、新文艺与民间形式结合”的“三结合”的典范。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3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3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4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4
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从而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这就为适合中国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4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青年杂志》于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并改名为《新青年》迁往北京,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成为主要撰稿人。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邀请了许多有新思想的学者到校任教。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5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5
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6
进步知识分子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们还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6
1917年起他们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实际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导中心。这是文化革命的开始。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26
《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就是这吃人的历史,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2-12-10 22:34
从文化革命到文化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从复辟旧文化也己四十多年了。新文化的建立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几千年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的“吃人”的自私自利的文化是不会自行消灭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3.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4.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5.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6.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7.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8.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9.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0.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1.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质疑病毒外泄 美国民众要求白宫公布化武基地关闭原因 [2020/03]
  14. 从军长到伙夫都是一样苦但胜了 [2021/11]
  15. 毛泽东的方向,是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 [2020/04]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8.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21.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4.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5.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9.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30.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11 14: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