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1-12 22:2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76评论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毛泽东郑重而严肃地对岸英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到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

你还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

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毛泽东又嘱咐岸英要老老实实地锻炼,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毛泽东首先询问岸英在苏联是否经常读自己寄去的书,得到肯定回答后,毛泽东欣慰地说道,应当知道中国的知识,更要懂得中国革命的知识!随后他郑重而严肃地对岸英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到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你还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临行前,毛泽东又嘱咐岸英要老老实实地锻炼,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几天后,毛岸英来到延安县,成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学生。他种地开荒,没几天双手就打满了血泡,但也不叫苦叫累,只咬着牙继续干。盛夏,他的皮肤有的地方脱皮了,乡亲们心疼地劝他歇几天,他却恳切地说自己需要好好磨练,依然坚持出工。在乡下生活劳动的日子里,毛岸英不仅学会了耕地等主要农活,还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彼时的“洋学生”俨然变成了一个地道的陕北壮后生!

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做得到“接收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不但对知识分子要参加劳动大学,毛泽东对所有的干部更严格地要求他们参加劳动大学。那时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和各种农场都是干部参加的劳动大学。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后取消了,现在成了官老爷。当然不理解了。

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也一样不理解:怎么能让知识青年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整整毁掉了一代人“?“整整延误了一代人“?”贫下中农大字不识怎能教育我们?“为了反文革,为了反毛泽东,把《上山下乡运动》比作“洪水猛虎“似的“灾难”。

《上山下乡运动》从新中国一开始就有了,文革后期是个高潮。其意义对于建设新中国社会主义是深远的伟大的。这里不详述。这里主要说说有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在“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中,人们经常引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一段话:“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习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觉得世界上乾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乾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只有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过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乾净了,最乾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乾净。这就叫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现在来仔细体味“接收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句话,会觉得毛泽东当时说“很有必要”时,好像并没有什么具充份说服力的道理,这句话似乎更象是一种颇为勉强的说词,或是一种借口。那时中央的“秀才”们千方百计地为毛泽东的说法圆场,提出了一些口号,如知识青年“同工农打成一片”、“缩小三大差别”、“改造世界观”是“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等。但毛泽东本人自始至终从来没讲解过,究竟“接收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之“必要性”何在。也因为如此,后来在诸多讨论知青问题的论述中,很少有人会认真看待毛泽东的“12.11指示”。当时毛泽东作如此说,是否有些言不由衷,或者另有隐情呢?

再来看《分别近20年,毛泽东让留学归来的儿子下乡务农》的做法就能看到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毛泽东与自己的孩子感情深厚,动荡年代里的长久分离也没有隔断父子间彼此的挂念。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始终教育和引导孩子们为民族和国家奉献青春、抛洒热血。在毛家父子的身上,人们感受到的不止是父子情深,还有更为厚重和广博的家国情怀。

1946年1月7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回到延安。在苏联生活了近十年的毛岸英,对中国的情况知之甚少,毛泽东决定送他去陕北农村锻炼。

1946年,春耕即将开始,在王家坪村一棵大柳树下的石桌前,毛泽东与岸英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毛泽东首先询问岸英在苏联是否经常读自己寄去的书,得到肯定回答后,毛泽东欣慰地说道,应当知道中国的知识,更要懂得中国革命的知识!随后他郑重而严肃地对岸英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到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你还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岸英欣然应允。

临行前,毛泽东又嘱咐岸英要老老实实地锻炼,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几天后,毛岸英来到延安县,成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学生。他种地开荒,没几天双手就打满了血泡,但也不叫苦叫累,只咬着牙继续干。盛夏,他的皮肤有的地方脱皮了,乡亲们心疼地劝他歇几天,他却恳切地说自己需要好好磨练,依然坚持出工。在乡下生活劳动的日子里,毛岸英不仅学会了耕地等主要农活,还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彼时的“洋学生”俨然变成了一个地道的陕北壮后生!

毛泽东对儿女的爱,博大而深沉,细腻而严厉。年幼的岸英跟着母亲杨开慧身处牢狱时,他焦急牵挂;岸英和岸青留学时,他写信寄书,勉励教育;岸英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时,他鼓励支持;岸英回到延安时,他要求分别近20年的儿子到大灶吃饭,到乡下务农;新中国刚刚成立,他就让岸英回到湖南老家,祭拜母亲,看望乡邻;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送子出征……

当岸英牺牲的噩耗传回国内,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

1986年,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回到延安,她久久地伫立在一张合影照片前,长久地凝视着40年前父亲和哥哥的面容,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斗转星移,斯人已逝,但定格在历史长空中的这份父子深情却能穿越时空,长存人间。

“李讷下乡”与“毛岸英赴朝”,毛主席的孩子就不是孩子?

“农民在农村吃了几千年的苦,没说一句话。知青在农村吃了几年的苦,就有人就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伤痕’书。”

看《人世间》两集,让我想起了一段毛主席让李讷下乡的一段历史:

六十年代的一天,毛主席和8341部队的指战员合影,后来看到照片里站着一个女兵,是李讷。

毛主席便问汪东兴是怎么回事。汪东兴说,李讷是《解放军报》的总编,有资格参加合影。毛主席说,她一个娃娃懂什么呀。

紧接着李讷就被安排到江西干五七干校去劳动,一段时间后,直接去农村插队,直接到农村生活劳动,完全和农民过一样的日子。
 
同样的,关于毛岸英的有关记载是这样的:毛泽东与江青皆对毛岸英疼爱有加。

彭德怀等官员都不同意岸英赴朝鲜战斗,毛泽东回答“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毛岸英阵亡后,彭德怀不敢报告毛泽东,只将此事电告周恩来。

1951年1月2日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等人向毛泽东报告毛岸英死亡的消息,毛泽东抽起香烟,沉思许久才说“打仗嘛总难免要有牺牲。”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痕迹的事件中,作为国家领导人,伟人都是把自己的孩子毫不犹豫地送出去,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正式看到了伟人的人格魅力,才心甘情愿的支持他、拥护他。只有少数人,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思想去解构那个时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是:六十年代,因为国家经济困难,城市生产力不足,大量的中学生毕业后无法安排就业,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劳动力不足,尤其是缺乏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劳力,于是,中央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这样,即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的问题,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段历史中,当然有城乡生活方式的巨大碰撞,城市青年要吃很多从来没有吃过的苦。可是网友也说了:

 “农民在农村吃了几千年的苦,没说一句话。知青在农村吃了几年的苦,就有人就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伤痕’书。”

 网友说:“当年知青下乡像参军一样敲锣打鼓,胸戴大红花。”

 “那个年代的人都以响应国家号召为荣,都是满怀激情,充满斗志地”

 “那时的青年下乡都是豪情万丈的”。

文化大革命初期,毛主席把主要希望寄托在青年学生。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些群众主要是年轻人、学生,正是杜勒斯们寄托‘和平演变’希望的最年轻的一代。让他们亲身体验斗争的严重性,让他们把自己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再告诉他们将来的子孙后代,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也可能使杜勒斯的预言在中国难以实现。”

 毛主席还说:“我考虑发动群众。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给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受到教育,锻炼他们的本领,让他们知道什么道路可以走,什么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我也准备它失败。”

毛主席最后说:“现在学生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呢?学生最严重、最严重的缺点,就是脱离农民,脱离工人,脱离军队,脱离工农兵,就是脱离生产者。” 

在城市中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是培养不出接班人的,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贪下中农再教育。这些孩子到乡下会吃苦,甚至要吃大苦,为了打破杜勒斯兄弟的“和平演变”战略。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就说在7名政治局常委中,有4人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习近平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要崇敬鲁迅,要学着他走人生大路,不要怕人骂,怕人说,为多数人,为普通老百姓,为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尽一点自己的心意。

毛主席看南宋陈亮的词——《念奴娇·登多景楼》。“今古几人曾会”,有几个人知道我内心的所思所想呢?“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朝廷的官员只考虑自己的小家庭过好日子和个人升迁,谁在考虑河洛?“河洛”就是中原大地,就是谁在考虑北宋失去的土地上老百姓在受苦受难呢?

毛主席担心将来中国的广大老百姓吃苦,但是很多人却不理解,甚至很多人还在抱怨,根本听不进去。他觉得他很孤独、无奈、无助,所以突然在陈亮的词里找到了知音。他的思绪一下与700多年前的陈亮连到了一起。这个里面有他的担忧、无奈、无助,还有点委屈。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绝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共产党人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世界观涉及党和国家变不变质、老百姓受不受苦的天大的事。共产党的高级干部队伍中若多几个亿万富翁,共产党里就必然少几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特别是思想家,极而言之,还可能加快共产党轰然倒塌的步伐。即使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但也决不能放任自流。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76 个评论)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41
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到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42
还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42
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42
要老老实实地锻炼,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49
1945年12月初的一天,一架苏联飞机飞抵延安。走下飞机的除了苏联外科医生阿洛夫和内科大夫米尔尼柯外,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49
作为毛泽东的亲人,毛岸英的人生经历充满磨难。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清水塘,1930年11月母亲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年仅八岁的毛岸英在上海领着弟弟岸青、岸龙以拾破烂、捡煤渣、推人力车谋生。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0
1936年之后他客居苏联,先后在苏雅士官学校、莫斯科列宁军事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深造,期间参加了苏联共产党,后被授予中尉军衔,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部队连指导员的身份参加了苏联反攻德军的战争,随苏军攻克了柏林并远涉波兰和捷克等国家。1945年战争结束后他又进入了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他14岁到23岁在苏联生活的这一段时间里表现非常突出,为苏联的卫国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0
回到延安的毛岸英,因为在苏联待的时间很长,已经养成了与延安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喜欢直呼别人的名字,习惯用手势表达个人的意见,说话随便,有时也不讲究方式方法。他还爱穿在苏联时的服装,总想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1
一天下午,毛泽东在王家坪住地把毛岸英叫来,两人坐在屋外大柳树下的石桌旁亲切交谈起来。毛泽东看着儿子认真地说:“岸英,你现在回国了,不是在苏联,要按东方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做事一定要文静,要规规矩矩地和别人说话。”毛岸英点了点头。

  毛泽东接着问道:“你在苏联经常读中国书吗?”

  毛岸英回答:“经常读,读过《红楼梦》《水浒传》,还有鲁迅的作品······”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1
毛泽东抬头看着儿子说:“还好,应当知道中国的知识,更要懂得中国革命的知识。”说到这里,毛泽东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郑重而又严肃的表情继续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可是你学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你还没有上过中国的‘劳动大学’,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你说好不好?”

  毛岸英看了看父亲,愉快地答应了。

  他答应父亲的要求之后,开始向周围的人了解陕北农民的生活情况。毛泽东也找贺龙商量,决定把岸英送到延安县柳林区二乡吴家枣园吴满有家劳动。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2
上劳动大学的经历注定将改变毛岸英的人生价值观。

  1946年初春的延安,春寒料峭,在通往延安县柳林区吴家枣园的山路上,毛岸英精神抖擞地走着,他已经在这片蜿蜒起伏的高原上步行了几十里,前方,就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吴家枣园,那就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临行前,毛泽东特意让毛岸英脱下西装,穿上了自己打过补丁的旧灰布衣裤,十足的农民打扮。在贺清华、周西林等人的陪同下,毛岸英自带行李、口粮和种子来到了吴满有家。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2
吴满有热情地接待了这个个子高高、头发浓黑的年轻人。

  农家人质朴,没有过多的客套话。为了让毛岸英住得好一些,吴满有特意在窑掌火炕上面又铺了一块床板,他知道南方人睡不惯火炕。而毛岸英从见到吴满有的第一面就已经打心底里喜欢上了这户纯朴的陕北人家。他高兴地喊吴满有“老师”,同家庭的每位成员一一打招呼。

  毛岸英得知吴家的长子仲富比自己稍大时,便真诚地说:“我叫你哥吧?”听到这话,吴仲富先不好意思起来:“不用,不用,就叫我名字好了。”从此,吴仲富跟弟弟仲贵便同这位莫斯科归来的洋学生交上了朋友,而毛岸英也多了两个农民兄弟。

  遵照父亲的安排,吴仲富开始手把手地教毛岸英务农。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3
每天早晨起身后,吴仲富便领着毛岸英和家里的雇工到山上开荒地。吴家在南山里要挖出六十多垧坡地,满坡洼的梢林、柠条、龙柏、麻芮子、狼牙刺、酸枣刺等都要一一刨净,这种劳动强度往往超出常人的承受力,但毛岸英坚持了下来。他的手上磨出了血泡,没有放弃;他的手腕在砍树根时被震得疼痛难忍,也没有放弃。一天天下来,毛岸英瘦了,黑了,但身体更结实,人也显得更精神了。

  对毛岸英的表现,吴仲富看在眼中,记在心上,更加上心地帮助和教导他的这位小兄弟。在开荒地时,毛岸英抡镢头的姿势不对,步子配合不上,踉踉跄跄只顾往前冲,吴仲富便一挪一掏,一掏一撬,反反复复地做动作给他看,直到毛岸英熟练掌握动作要领为止。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3
毛岸英一个月回一次延安。在学习劳动期间,衣服破了自己缝,扣子掉了自己钉,还学着烧火做饭,焖黄米干饭,炒酸菜粉条,蒸米饭热馍馍,什么都千。他和吴满有一家老小及帮工的后生们不分彼此,亲如一家。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3
有一次,他在山上劳动间隙休息时,比他大三岁的长工杨培柱说:“听说你在苏联当过红军,打过仗,敢不敢和我摔跤?”毛岸英看了看杨培柱,站起来脱下外衣,走上去就抱住杨培柱。他俩在山地里滚来滚去,弄得黄土纷扬,不分输赢。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4
在村里人眼里,毛岸英这个小伙子没有架子,从不偷懒,干活也有模有样。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4
在接受劳动锻炼的日子里,毛岸英总是不忘关心革命的发展,每次回到延安见到父亲都要向他请教有关革命和社会问题。1946年4月23日,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召开,毛岸英按照毛泽东的安排,提前一天赶回延安,成为参与会议的《解放日报》记者组成员。会议召开期间,他不仅在会议上听各位领导、参议员的讲演和讨论发言,而且与记者们一道学习、釆访、探讨问题,掌握了不少实际情况,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及“三三制”政权、土地改革、精兵简政等边区政权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较深理解,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水平。毛岸英对边区良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感触尤深,从而加深了与陕北人民群众的感情。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4
会议结束后,毛岸英返回吴家枣园前向父亲汇报了这次工作,谈了一些在苏联和延安政权建设方面的不同感受,并指出需要更加密切党与广大老百姓的关系,他的想法,得了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满意地说:“你收获不少,是努力了。”毛泽东还特意让毛岸英把手伸出来,看见他手上的血泡,毛泽东说:“农民手上有老茧,你手上却有血泡,说明你还没学好,等手上老茧厚了,才能说你在‘劳动大学’毕业了。”之后,毛岸英在劳动和学习上更加努力。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1-12 22:55
1946年的秋天很快到来,吴家又获得了大丰收,毛岸英和吴家人一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丰收里面,也有着他实实在在的一份汗水和心血。而此时,以胡宗南为首的国民党军队开始进攻边区,延安县委书记刘秉温去了吴满有家好几次,让吴满有赶快把毛岸英送回延安。可毛岸英还是照旧干活吃饭,丝毫没有走的意思。最后,在组织的多次催促下,毛岸英才回到了延安。毛岸英在吴满有家参加劳动大约有半年时间,从“劳动大学”毕业再次回到延安后被安排在中宣部工作,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0 回复 浮平 2023-1-12 22:55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

啥事儿都被马列毛的死板思维推向了黑白极端,毛中的是马列毒 ---- conflicting theory,最终就采取了激化极化矛盾的方法将人们推向了敌我关系,互害关系,阶级斗争关系,主子-奴才的敌对关系。
123... 9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3.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4.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5.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6.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7.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8.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9.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0.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1.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质疑病毒外泄 美国民众要求白宫公布化武基地关闭原因 [2020/03]
  14. 从军长到伙夫都是一样苦但胜了 [2021/11]
  15. 毛泽东的方向,是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 [2020/04]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8.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21.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4.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5.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9.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30.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10 20: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