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考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6-5 20:0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17评论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在繁重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中,毛泽东专门成立读书小组,集体研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足见他对经济建设指导理论的重视。1959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给小女儿李讷的信中说:“我甚好。每天读书、爬山。读的是经济学。我下决心要搞通这门学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637页。】

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过程中,毛泽东希望找到一条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道路。所以,毛泽东始终重视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相比较,尤其是从反思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之中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毛泽东认为,“学习苏联,要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科书有缺点,但比较完整”【《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在《谈话》这篇重要文献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造性见解。择其要者,包括: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由于中国长期贫穷落后,又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负和压迫,所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1954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要用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打下一个基础。用十个五年计划即五十年时间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设想。此后,毛泽东多次阐述了他这个要准备长期奋斗的设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党中央及时纠正失误,号召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使毛泽东更加坚定了这个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按“五年计划”己经开始稳步发展。

在《讲话》中,毛泽东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毛泽东还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阶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要波浪式发展。俗话说,欲速则不达。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首先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而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式地上升,也就是波浪式发展。

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希望一蹴而就,反而办不成事,而且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稳步向前发展。对此,毛泽东在《谈话》中强调指出:“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每一个阶段也是有‘边’的。不承认‘边’,就是否认质变或部分质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这告诉中国共产党人,尽管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决不能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否则,只会如同1958年大跃进中刘邓刮起超越中国实际情况的“共产风”,给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矛盾和困难。大跃进中的“共产风”是在误导全中国人民群众,没有按照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自然规律。

毛泽东认为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各阶段发展的动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36页。】”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不仅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的观点,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的学说,并强调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然而,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应于生产力、上层建筑是完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即便是承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也是在承认“完全适合”的前提之下。对此,毛泽东指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仍然会起作用。他辩证地分析指出:“从世界历史来看,……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在《谈话》中,毛泽东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不说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不准确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131页。】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这不仅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国家政治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与布局。通过怎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重大课题。对此,毛泽东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要“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1801页。】。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对我国经济建设道路的构想,逐步由“实现工业化”向“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转变。在《谈话》中,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这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任务的表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国民经济只有在综合平衡下才能持续协调稳定的向前发展。在《谈话》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要求我们按比例和综合平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120页。】在《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因此,在《谈话》中,毛泽东在工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上,再次强调我国需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他指出:“苏联和我们的经验都证明,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要使重工业迅速发展,就要大家都有积极性,大家都高兴。而要这样,就必须使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轻重工业同时并举”【《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毛泽东认为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问题解决之后,管理问题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讲话》中,他指出:“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优越性,毛泽东主张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他在《讲话》中说:“都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实行不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哪些企业由谁去管,这些都是有关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央不能只靠自己的积极性,还必须同时依靠地方的积极性。”【《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他还主张无论是中央部门管的,还是地方各级管的企业,都要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在《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各种企业的权利。他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所以,他强调:“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以苏为鉴”,走适合中国情况的道路,是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点。1956年4月4日,他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地提出:苏共二十大给我们的教益,“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毛泽东十分赞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每一个国家都要“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的论述:“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虽然在主要方面和基本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它在每一个脱离了帝国主义体系的国家中必然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这些形式和方法是由每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人民的传统,以及某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29页。】毛泽东之所以赞同这句话,是因为这个提法体现了普遍规律和具体特点相结合,与他一贯主张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

为了走好自己的路,毛泽东还指出,学习和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必然阶段。他认为,“任何人开始总是不懂的,从来也没有什么先知先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还是没有什么“先知先觉”。在《谈话》中,他语重心长地说:“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进行研究,而且必须经过胜利和失败的比较。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认真进行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只看见胜利,没有看见失败,要认识规律是不行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毛泽东深感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资产阶级的成分,有中国共产党内部从高层到中下层干部中热衷于搞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主张复辟资本主义私有化经济建设模式,所以毛泽东重提“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发动文革。在文革中以“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4
为了走好自己的路,毛泽东还指出,学习和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必然阶段。他认为,“任何人开始总是不懂的,从来也没有什么先知先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5
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还是没有什么“先知先觉”。在《谈话》中,他语重心长地说:“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进行研究,而且必须经过胜利和失败的比较。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认真进行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只看见胜利,没有看见失败,要认识规律是不行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6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以苏为鉴”,走适合中国情况的道路,是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点。1956年4月4日,他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地提出:苏共二十大给我们的教益,“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6
毛泽东指出,《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各种企业的权利。他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所以,他强调:“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8
毛泽东认为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问题解决之后,管理问题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讲话》中,他指出:“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8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优越性,毛泽东主张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他在《讲话》中说:“都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实行不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哪些企业由谁去管,这些都是有关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央不能只靠自己的积极性,还必须同时依靠地方的积极性。”【《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他还主张无论是中央部门管的,还是地方各级管的企业,都要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8
国民经济只有在综合平衡下才能持续协调稳定的向前发展。在《谈话》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要求我们按比例和综合平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120页。】在《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因此,在《谈话》中,毛泽东在工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上,再次强调我国需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他指出:“苏联和我们的经验都证明,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要使重工业迅速发展,就要大家都有积极性,大家都高兴。而要这样,就必须使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轻重工业同时并举”【《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9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与布局。通过怎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重大课题。对此,毛泽东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要“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1801页。】。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对我国经济建设道路的构想,逐步由“实现工业化”向“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转变。在《谈话》中,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这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任务的表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19
毛泽东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不说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不准确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131页。】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这不仅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国家政治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20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应于生产力、上层建筑是完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即便是承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也是在承认“完全适合”的前提之下。对此,毛泽东指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仍然会起作用。他辩证地分析指出:“从世界历史来看,……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23
毛泽东认为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各阶段发展的动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24
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过程中,毛泽东希望找到一条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道路。所以,毛泽东始终重视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相比较,尤其是从反思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之中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毛泽东认为,“学习苏联,要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科书有缺点,但比较完整”【《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24
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造性见解。择其要者,包括: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由于中国长期贫穷落后,又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负和压迫,所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1954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要用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打下一个基础。用十个五年计划即五十年时间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设想。此后,毛泽东多次阐述了他这个要准备长期奋斗的设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党中央及时纠正失误,号召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使毛泽东更加坚定了这个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按“五年计划”己经开始稳步发展。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24
毛泽东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毛泽东还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阶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25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要波浪式发展。俗话说,欲速则不达。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首先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而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式地上升,也就是波浪式发展。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6-5 20:25
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希望一蹴而就,反而办不成事,而且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稳步向前发展。对此,毛泽东在《谈话》中强调指出:“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每一个阶段也是有‘边’的。不承认‘边’,就是否认质变或部分质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这告诉中国共产党人,尽管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决不能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否则,只会如同1958年大跃进中刘邓刮起超越中国实际情况的“共产风”,给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矛盾和困难。大跃进中的“共产风”是在误导全中国人民群众,没有按照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自然规律。
2 回复 浮平 2023-6-5 21:51
主要看你想用什么方法实现一个政治目标,过程中忽略了多少人的生命,让多少人遭罪受难,付出了什么代价的问题,底线是什么(包括精神和物质)。不思考和交流到这一步就离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准相差甚远。

不看过程直奔结果的观念和方法是腐朽落后的。宣传一个宏伟目标和高喊一个个口号是不够的。

跃进超越都是不计生命代价的口号。要从观念的根部,人性的基本问题上去反思才可能从认知层面朝现代文明的方向跃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3.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4.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5.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6.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7.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8.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9.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0.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1.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质疑病毒外泄 美国民众要求白宫公布化武基地关闭原因 [2020/03]
  14. 从军长到伙夫都是一样苦但胜了 [2021/11]
  15. 毛泽东的方向,是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 [2020/04]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8.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21.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4.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5.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9.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30.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9 13: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