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教改不是为改命运脱离工农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8-1 19: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38评论

文革教改不是为改命运脱离工农




文革教改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工农兵学生上大学脱产读书掌握科学知识,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逃离工厂农村脱离工人农民去做人上人的,不是为个人升官发财的,不是为当砖家叫兽的。

1966年下半学期文革开始,学校停课进行斗批走资派,1967年取消了高考招收大学生制度。

1968年进入文革《改》的阶段,为了培养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人员。试点招收大学生。以上海机床厂为首例有了工农兵大学生的雏形,开始衍生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招生有工厂农村基层领导和群众推荐选拔的制度。

1970年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向中央提交了招生的请示报告,予以批转,同意两校试点招生。

毛泽东:“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1970年6月20日,中央批准了两所大学提交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向国家申请,恢复开办大专院校,通过缩短后的学制,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分别为2~3年,另外再办一年左右的进修班,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学习2一3年后再回到工厂农村。这样以实现人才选拔、培训与满足工厂生产农村需求的人才。在这两所大学开始招生后,全国各地的其他大学也开始陆续招生,清华和北大相当于是在这次恢复招生政策中打了个样。

一声令下,群起响应。各地开始按照上级分配的学校入学名额,对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进行初步推荐,上报当地县乡"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派出招生老师赴各地招生,对其审查并进行初步简单的数理化语文知识的测试和复核后,即等待学校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后即可上大学。

各大学、大专院校也开始纷纷进行招生,这些被推荐上学的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工农兵大学生》,也叫《工农兵学员》。

文革中《工农兵学员》只招收了七届,从1970年第一届开始,1976年第七届结束,共有94万人被推荐上了大学。推荐上大学模式随着走资派邓小平篡权改革开放而宣告谢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对这94万《工农兵学员》来说,后面的影响却经久不息。

推荐上大学模式中有一条是《家庭出身》是最基本的要求。群众推荐是由被推荐选拔《工农兵大学生》所在工厂的工人,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和解放军连队的战士们推荐选拔的,再经文革中革委会集体讨论后批准后决定的,在这总共七届,共计94万《工农兵学员》中有没有干部滥用职权,"走后门"?没有官方数据证实。但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一个没有。就如“高考“?每年高考如临大敌,有没有代考作假的?但能说“高考“都是假的吗?94万《工农兵学员》大多数是公平公正合简规定被推荐选拔的。

《工农兵学员》的年龄差距较大,这主要是因为1966年开始停课的原因造成的,文革改的初期各大学对学生上学的年龄限制放得很宽,有17、18岁的当年毕业生,也有前几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受教育程度也是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也有初中水平,这也仅在开始的第一年第二年中发生。往后几届就很接近了。当然作为新生事物肯定还有别的不完善。但要是能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改正错的保持好的必定不断完美的。可惜被走资派强行取消了。

在文革时代当年的大学校园里,到处可见《工农兵大学生》认真学习的身影,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读外语,晚上熄灯后还有人在厕所看书,就连吃饭都站在一起讨论问题,《工农兵大学生》们太想夺回自己得到上大学能学习的大好机会,《工农兵大学生》们一到学校报到安置好就纷纷表示要尽可能多地学知识。《工农兵大学生》们不用担心要租房,住宿是学校后勤安排好的。《工农兵大学生》们不用担心要买米买菜要做饭,因为学校有大食堂一日三顿供应。《工农兵大学生》们不用担心要带钱,学费书杂费房租饭票洗澡票等都是免费的,还发十几到几十元不等的零化钱。

这样的《工农兵学员》除了认真学习还有什么担心。《工农兵学员》认真的场景在所有的文革时代《工农兵学员》大学校园里不断重复出现,《工农兵学员》大家都感觉人生太短,都在争分夺秒地从任何能拿到手的书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识,来填充自己尽快学到知识回到被推荐来的工厂农村连队发挥作用,来回报工农兵,服务工农兵。而不是为改变自己的命运,逃离工厂逃离农村逃离当兵,去升官发财,去成名成家,去出国留学移民,去当砖家叫曽。

大学里的老师将理论教学与真正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思想就是开门办学。老师首先在课堂上把所学课程提纲挈领地介绍一遍,然后带领学员进行现场教学,即大学生带着学到的理论到厂矿工地"学工"、到农村"学农"、到部队"学兵",一步到位,实现大学要求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目标。

这种方法恰好跟文革那个时代要求把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的要求相契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整个教育培训的过程就是理工科类的学业为主,对学生缩短学制,主要培养技术技能。通过短期的学习与培训再回到生产实践当中。

在文革当时的时代下,能够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殊不容易。讲究的是身家清白,出身于贫下中农,对于家庭背景有着详尽的政治审查。加上与严格的个人品行、才能的评估制度。换言之就是需要政治思想基础好,出身清白是工人子弟,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最好是“又能勤劳又能吃苦,又要思想红又要专业精”,并最好不超过20岁,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还必须要通过本单位的委员会推荐,审查合格之后才能成为《工农兵大学生》。

于是以清华、北大的试点开始。从1970年的8月,首批《工农兵大学生》正式开学,在当年北大的招生当中,首批工农兵学员2665名,其中,初中生占主要成员2142人。

在试点成功之后,自1970年到1976年,全国各高等院校总共招收了七届工农兵大学生总数达94万人。当时的工农兵大学生在2~3年的学制里,尤其是一年左右的精修班学习课程,设置的确极为简单,以政治课教育为基础的同时,进行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业务科。在对于《工农兵大学生》的招录的过程当中,的确是严格地讲文化知识讲政治,讲出身,要健康,因此在这94万中的极大多数《工农兵大学生》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工农兵大学生》是新中中国毛泽东时代文革时期的新生事物,中国从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10年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万基于推荐制的大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这批《工农兵大学生》虽然与以前大中专学生一样毕业后即确定干部身份,但他们的起薪要低于文革前入学的本科生,只相当于文革前入学的大专生。在走资派邓小平改革开放以后,本科及相应的学位逐步成为中国就业和核定工资的重要参考因素,一些高校重新研究以后,给本校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补发了本科毕业证书。

《工农兵大学生》是1970年开始至1978年10月停止。工农兵是指工人、农民和士兵三个词的合称。这三个阶层低层阶级,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具有革命先进性的阶层。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上山下乡》,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国营农场。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

虽然九十四万工农兵大学生与以往大中专学生一样毕业就当了干部。对于“干部”一词,这里先将其简化概括为“国家工作人员”或“公职人员”,公务员是干部的一部分。而“领导”可以理解为担任职务的干部。

《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走资派特色政府是不认可的还是在一些《工农兵学员》的心里,留下了不能承受之重,依然有人困扰于《工农兵学员》的心结。《工农兵大学生》这个帽子似乎是不光彩的,还在他们心里留下阴影。而当年走资派各级特色政府在选拔干部时,很多地方都有限制使用的规定。因此,有些《工农兵大学生》能至高层当大官,他们洗白了《工农兵大学生》的身分,冠上了改革开放后的“博士“等更高学历的身分。

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9万人。1971年,没有招生。

1972年第二届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3万人。

1973年第三届工农兵大学生,1973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5.3万人。 “文革”期间唯一的一次全国高考是1973年。

1974年第四届工农兵大学生,1974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6.5万人。

1975年第五届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9万人。

1976年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21.7万人。

1970年到1977年恢复高考前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94万基于推荐制的“工农兵大学生”。有插队多年的老知青、基层干部,有高干子弟,有工厂的技术骨干,有部队的宣传干事,有真正落实推荐精神、经过相对严格入学考试进来的,也有组织指派进来的,开后门进来的。如过多地考虑地区平衡、男女比例平衡、各类群体之间平衡的因素而造成的工农兵学员“文化不齐”的问题,也存在着“反潮流”后一概排斥试卷而遗漏了大量贤才的问题。

从1970年至1976年,中国共招收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工农兵学员(大中专学生)约有2300万人,另说有2880万工农兵学员,其中录取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又称为:工农兵大学生有94万人,约占工农兵学员的三十分之一,所以工农兵大学生只是工农兵学员的一部分。

第一届1970年清华、北大8月底报到,9月入学,全国其他有招生的大专院校在1971年2月入学,都称1970年为第一届(有少数大专院校是1970年以后才开始招生,这些院校内称是他们院校里的第几届学员会有不统一,对全国而言称1970年为第一届),学制三年至三年半。

第二届1972年入学,第三届1973年入学,第四届1974年入学,第五届1975年入学,第六届1976年,因为打到‘四人帮’推迟到1977年3月入学。

《工农兵大学生》只是工农兵学员的一部分从1970年开始招生,到1976年结束,中国共招收六届(因为1971年没有招生)工农兵学员(大中专学生)约有2300万人,另说有2880万工农兵学员。

1970年春天,全国重点院校,如北大、清华、武大、华工等,开始试招工农兵学员,试招人数大约5万人。1971年全国院校基本上都恢复了招生,仅武汉地区就有17所地方院校恢复招生,全国招生人数大约有15万人。

1972年之后高校在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拓展,如武汉测绘学院由此前专招部队学员的“军测”恢复为地方院校,不少高校逐渐开办了一些分校,如复旦大学分校、华中师院京山分院、黄石分院,湖医咸宁分院等,全国大专院校招生的人数每年在16万到17万人以上。

从1970年试招到1976年招收最后一批为止,全国大专院校共计招收工农兵学员百万人以上(之前采用的据网友提供的95万人的数字偏低),这还不包括部队院校的学员。全国县以上各类中专从1971年开始全面招收工农兵学员,其中各级师范学校、财贸学校、机械学校、卫生学校招收的人数尤多。从1970年到1976年全国共招收的大中专工农兵学员大约有2300万人。全国县以上的共大、全国各级各类厂矿企业的工人大学、技校共计培养的工农兵学员也不下2000万人。

“文革”之后,《工农兵大学生》成为一个被贬值的身份证明。《工农兵大学生》一书客观真实地写到严凤英、王思哲、吕志军等人在“文革”后遭到的歧视,他们有才华却不能发挥,有志向却无处施展,这一切皆因他们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王金昌写这部作品,试图还被妖魔化的工农兵大学生一个清白。但他也表达了一个挑战社会不公的理想:“一个个当初或宏大或渺小的词语标签,注定要被活在当下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用奋斗来证明自我的个人所取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8 个评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08
《全网哗然!中国队集体扮满清僵尸 亮相国际大赛》

来源:全球吃瓜局

这是一个既荒唐又愤怒的画面:在韩国举行的一场国际体育比赛上,中国选手竟然集体以满清僵尸风的造型出现,还在场上大跳僵尸舞。

更为可笑的是,面对这样自取其辱的一幕,国内媒体居然不遗余力地吹捧:浓郁的中国风表演惊艳全场,连韩国主持人都发出了惊叹声。

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这样荒唐的一幕是如何发生的。

一、在韩国举行的国际大赛上,中国队集体以满清僵尸造型出现,炫耀这是正宗中国风。

在韩国首尔的一场国际体育比赛中,当主持人宣布中国队上场的时候,全场观众都惊呆了!

不是因为中国队多么漂亮,而是因为所有中国队员都以满清僵尸的造型出现。

而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这支中国队更是以满清僵尸舞作为中国风进行表演,在场上大跳僵尸舞。

更奇葩的是,这些中国队员甚至戴上假辫子,极力让在场韩国人相信:中国风就是这种满清僵尸造型。

从下图中的红框处可以看到每名选手都戴上了明显的假辫子。

二、现场观众发出哄笑声,国内媒体却吹嘘满清僵尸造型的中国风惊艳全场:连韩国人都发出惊叹。

当中国队的这个满清僵尸造型出现之后,现场许多韩国观众都发出意味深长的哄笑声。

2023年韩国举办了世界跆拳道比赛,中国派出的选手武创了形如辰州言家僵尸权的跆拳道。只恐夜半花也惊醒的鬼影扫街的罗刹舞,就差拿一个浮沉里的黄袍和满清一路去兮!
  
因为许多韩国人心目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就是留着辫子的满清造型。

比如在历史上的西方电影里面,“傅满洲”这个歧视中国人的形象就是典型的满清僵尸造型。

如今中国队在这样一个国际大赛中公开以满清僵尸的形象出现,还美其名曰是中国风,自然加深了韩国人的这种刻板印象——中国人就是这种留着猪尾巴辫子的满清猥琐形象。

而更为荒唐可笑的是:国内媒体居然把韩国人在现场的这种哄笑声当作了赞美声,吹嘘这支以满清僵尸风造型出现的中国队惊艳了全场。

文章开头那张图片上,国内有媒体甚至宣称:中国风造型让在场的韩国主持人都发出惊叹声,被中国队的完美形象彻底折服了。

更有媒体炫耀:这是在中国队在世界级大赛上为宣传中国风使出的大招。

还有娱乐账号把这个画面描绘为成功的文化输出:僵尸表演太帅了,让韩国人惊呆了!

然而,不少网友的反应完全不同:这是丑化中国风!

三、中国网友怒批:这是里应外合赤裸裸丑化中国风吗?

当这样荒唐的一幕出现在国内社交网络平台上之后,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愤怒批评:这哪里是在对外宣传中国风,明明是在赤裸裸地丑化中国风。

在评论区,一名来自上海的网友直接评价三个字:有点病!

这个评价得到了54人次的点赞。

另一名内蒙古网友补充说:这是有大病!

广东网友表示自己看到这个画面完全无语了:本来韩国人就喜欢在影视里面宣传中国人这种刻板印象,现在主动把满清僵尸舞当作中国风表演,不就是给他们递刀子吗?

“简直是太荒唐了,哪有中国人自己糟蹋中国风的?”

天津网友怒斥: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根本不是中国风。

另一名广东网友回复说:明目张胆的满清僵尸风。

一名广西网友留言说:哪个脑子正常的中国人能整出这活儿?

四、不少网友痛心疾首:这下全世界都认定中国人是这种满清僵尸形象,自己主动递刀子

湖北网友则认为:这大概率是某些人配合韩国方面里应外合搞的。

另一名湖北网友同样认为:韩国人都要乐死了,全世界都巴不得中国拿满清造型当作中国风的模板,到时候他们又可以嘲笑东亚病夫了。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下图这个广西网友:韩国人就想国际社会固化这种认知——中国人就是这个满清僵尸的形象,想不到中国队倒自己送上门了。

山西网友直接打出了三个呕吐的表情符号:穿满清僵尸服去国际上表演,还当作中国风炫耀,这是多脑残才会想到这种宣传方式?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0
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精髓还是糟粕?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4
学制可以缩短。

学制缩短以后,中学毕业生只有十五六岁,不够当兵年龄,也可以过军队生活。不仅男生,女生也可以办红色娘子军,让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去过半年到一年的军队生活。

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4
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5
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6
毛泽东: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6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驾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做过小官,管理粮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不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

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

美国的富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卖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大发明家。

高尔基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小学。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6
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6
课程讲得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如经学,搞那么多注解,现在没有用了。我看这种方法,无论中国的也好,其他国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灭亡的。书不一定读得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7
毛泽东:要自学,靠自己学。肖楚女没有上过学校,不但没有上过洋学堂,私塾也没有上过。我是很喜欢他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教书主要靠他。他是武昌茶馆里跑堂的,能写得很漂亮的文章。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我们就是拿这一省那一省农民运动的小册子给人家看。现在大学不发讲义,教员念,叫学生死抄。为什么不发讲义?据说是怕犯错误。其实还不是一样?死抄就不怕犯错误?应该印出来叫学生看、研究。你应该少讲几句!主要是学生看材料,把材料给人家。材料不只发一方面的,两方面的(正反面)都要发。我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红军大学的讲义。写了就不要讲了,书发给你们,让你们自己看。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8
毛泽东

(一九六四年六月十六日)

苏联出了修正主义,我们也有可能出修正主义。如何防止出修正主义,怎样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我看有五条:

第一条,要教育干部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就是说,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

第二条,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不是为少数人,不是为剥削阶级,不是为资产阶级,不是为地、富、反、坏、右。没有这一条,不能当支部书记,更不能当中央委员。赫鲁晓夫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我们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

第三条,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所谓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不要记仇,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的经验证明,如果不是“七大”的正确的团结方针,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胜利。对于搞阴谋诡计的人要注意,如中央就出了高、饶、彭、黄〔2〕等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的人就是要搞阴谋,他要搞,有什么办法,现在还有要搞的嘛!搞阴谋的人,是客观存在,不是我们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五个指头,四个指头向一边,大拇指向另一边,这才捏得拢。

完全的纯是没有的,这个道理许多人没有想通。不纯才成其为自然界,成其为社会。完全的纯就不成其为自然界,不成其为社会,不合乎辩证规律。不纯是绝对的,纯是相对的,这就是对立的统一。扫地,一天到晚扫二十四个钟头,还是有尘土。你们看,我们党的历史上哪年纯过吗?但是却没有把我们搞垮。帝国主义也好,我们党里冒出来的修正主义也好,都没有把我们搞垮。解放以后出了高岗、饶漱石、彭德怀,搞垮了我们没有?没有。搞垮我们是不容易的,这是历史经验。

人是可以改变的。有少数人变不了,吃了饭就骂人,各省都有一点,是极少数,不变也可以,让他们去骂。对那些犯错误的人,要劝他们改好。要帮助人家改正。只要他认真改正了,就不要老是批评没完。

要团结广大群众,团结广大干部,团结这两个百分之九十五。

第四条,有事要跟同志们商量,要充分酝酿,要听各种意见,反对的意见也可以让他讲出来。要讲民主,不要“一言堂”,一开会就自己讲几个钟头,不让人家讲话。不要开会时赞成,会后又翻案,又说不赞成。共产党人要搞民主作风,不能搞家长作风。

第五条,自己有了错误,要作自我批评。一个指挥员指挥打仗,三个仗,胜二个,败一个,就可以当下去。打主意,对的多,错的少一点,就行了。不要总是以为自己对,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里。不要总是认为只有自己才行,别人什么都不行,好像世界上没有自己,地球就不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前进的。无产阶级的大人物,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不是都逝世了吗?世界革命还是在前进。

但是,接班人的问题还是要部署一下。要准备好接班人。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

根据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刊印

注 释

〔1〕        这是毛泽东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七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一书,出版前曾经毛泽东审定。
〔2〕        高,指高岗。饶,指饶漱石。彭,指彭德怀。黄,指黄克诚。一九五九年八月,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彭德怀、黄克诚与张闻天、周小舟被错误地定为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八届八中全会关于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决议是完全错误的。”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8
教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文科要以社会为工厂〔1〕
(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想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学生的。而且当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

清华大学有工厂。它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学生如果只有书本知识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但是,大学文科不好设工厂,不好设什么文学工厂、历史学工厂、经济学工厂,或者小说工厂。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师生应该接触农民和城市工人,接触工业和农业。不然学生毕业,用处不大。如学法律的,如果不到社会中去了解犯罪情况,法律是学不好的。不可能有什么法律工厂,要以社会为工厂。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刊印。
注释
〔1〕这是毛泽东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的谈话节录。
1 回复 浮平 2023-8-1 20:19
【’走后门‘ 没有官方数据证实。但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一个没有。就如“高考“?每年高考如临大敌,有没有代考作假的?但能说“高考“都是假的吗?94万《工农兵学员》大多数是公平公正合简规定被推荐选拔的。】

这叫做 ---- 扯歪,歪扯。总是用这种逻辑谬论来否认事实。一提到大饥荒,就扯历朝皇帝都饿死了人,没有证据看到饿殍遍野,所以没饿死人。这就是一党专政为推脱责任而掩盖扭曲事实的根本原因。应该好好反思醒悟,否则只能产生自欺欺人的效果,虽然民众被恐惧被压制不敢直接说出来,才会出现高级红低级黑高级黑低级红,讽刺隐喻的方式。直接指出来是为了帮助您本人(时刻想代表专政集权者)意识到问题所在。

这两条都是权力不受有效监督的一党专政纵容人性劣质方面的特征(当然远不止):一个是马列对人自由对己,双标;一个是自己的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别人的问题无限放大,恶意猜疑,诛心论,除之而后快。

21世纪了还用这种手段,停留在愚昧无知的程度上?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9
教育制度要改革〔1〕
(一九六四年七月五日)
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你们学院应该去农村搞“四清”,去工厂搞“五反”。不搞“四清”就不了解农民,不搞“五反”就不了解工人。阶级斗争都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
整个教育制度就是那样,公开号召去争取那个五分。就有那么一些人把分数看透了,大胆主动地去学。把那一套看透了,学习也主动了。据说某大学有个学生,平时不记笔记,考试时得三分半到四分,可是毕业论文在班里水平最高。在学校是全优,工作上不一定就是全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反倒是有些连举人都没有考取的人有点真才实学。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
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成打击对象就好了。
你们的教学就是灌,天天上课,有那么多可讲的?教员应该把讲稿印发给你们。怕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讲稿。讲稿还对学生保密?到了讲堂上才让学生抄,把学生束缚死了。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讲那么多干什么?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教员就那么点本事,离开讲稿什么也不行。为什么不把讲稿发给你们,与你们一起研究问题?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回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的了。不要装着样子去吓唬人。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刊印。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同他的侄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生毛远新谈话纪要的节录。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19
关于学校要减轻学生负担的批语〔1〕
(一九六五年七月三日)
陆定一〔2〕同志:
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请邀学校师生代表,讨论几次,决定实行。如何,请酌。
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三日

根据手稿刊印。已编入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注释
〔1〕这个批语写在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编印的《团的情况》(增刊)第十八期登载的《北师一个班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一文上。文章说,据共青团北京市委反映,最近他们对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二年级一个班调查,发现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体育锻炼运动量过大,课余活动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2〕陆定一,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教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20
关于办好学校问题的意见〔1〕
(一九六五年八月八日)
办教育也要看干部。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是怎么样,他们的政治水平如何来决定。学校的校长、教员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学生为校长、教员服务的。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刊印。
注释
〔1〕        这是毛泽东接见以教育部长贡特·塞拉为首的几内亚教育代表团和几内亚总检察长法迪亚拉及夫人时谈话的一部分。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20
改造学校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1〕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梁、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我曾给我的孩子说:“你下乡去跟贫下中农说,就说我爸爸说的,读了十几年书,越读越蠢。请叔叔伯伯、姐妹兄弟做老师,向你们来学习。”其实,入学前的小孩,一岁到七岁,接触事物很多。二岁学说话,三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
大学教育应当改造,上学的时间不要那么多。文科不改造不得了。不改造能出哲学家吗?能出文学家吗?能出历史学家吗?现在的哲学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要搞就是帝王将相。
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验室,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也要接触社会实际。
高中毕业后,就要先做点实际工作。单下农村还不行,还要下工厂,下商店,下连队。这样搞他几年,然后读两年书就行了。大学如果是五年的话,在下面搞三年。教员也要下去,一面工作,一面教。哲学、文学、历史,不可以在下面教吗?一定要在大洋楼里教吗?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刊印。
注释
〔1〕 这是毛泽东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一部分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25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有些学生二十道题都答了,是照书本上背下来的,按老师讲的答对了,但没有创造性的,只能给五十分或六十分。

重读《毛泽东论教育革命》,这是人民出版社1967年12月出版,虽然是文化革命时的语录,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伟人的境界就是你做不到的,也想不了那么远的事儿;有心于教育的师者,不妨好好的从中“温故知新”,这也是文革期间一系列学校教学改革的前奏。

毛泽东:“我早就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

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

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架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作过小官,管理粮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

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美国的佛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买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大发明家。

高尔基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小学。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课程讲的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如经学,搞那么多注解,现在没有用了。我看这种方法,无论中国的也好,其他国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灭亡的。书不一定读得很多。

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整个教育制度就是那样,公开号召去争取那个五分,就有那么一些人把分数看透了,大胆主动地去学。把那一套看透了,学习也主动了。

据说某大学有个学生,平时不记笔记,考试时得三分半到四分,可是毕业论文在班里水平最高。在学校是全优,工作上不一定就是全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反倒是有些连举人都没有考取的人有点真才实学。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

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成打击对象就好了。你们的教学就是灌,天天上课,有那么多可讲的?教员应该把讲稿印发给你们。怕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讲稿。讲稿还对学生保密?到了讲堂才让学生抄,把学生束缚死了。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讲那么多干什么?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教员就那么点本事,离开讲稿什么也不行。为什么不把讲稿发给你们,与你们一起研究问题?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了。不要装着样子去吓唬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

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请邀学校师生代表,讨论几次,决定实行。如何请酌。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稻、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么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我曾给我的孩子说:“你下乡去跟贫下中农说,就说我爸爸说的,读了几十年书,越读越蠢。请叔叔伯伯、姐妹兄弟做老师,向你们来学习。”其实,入学前的小孩。1岁到7岁,接触事物很多。2岁学说话,3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

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房,北京的四合院。

大学教育应当改造,上学的时间不要那么多。文科不改造不得了。不改造能出哲学家吗?能出文学家吗?能出历史学家吗?现在的哲学家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要搞就是帝王将相。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验室,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也要接触社会实际。”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25
毛主席说:“历代状元都没有很出色的。李白、杜甫不是进士,也不是翰林,韩愈、柳宗元只是二等进士,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也不都是进士和翰林。蒲松龄是一个提升的秀才,要高一等,还不是举人。就是当了进士、翰林都是不成功的。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两个皇帝,一个不识字,一个则识字不多。以后到嘉靖,知识分子当政,反而不成了,国家就管不好。李后主文化多了亡了国。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个大草包。”(1964年2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1 20:25
毛主席还说:“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出偏题,出古怪题,还是考八股文章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彻底改革。我主张公开出考题,向同学公布,让同学自己看书,自己研究,看书去作。例如对《红楼梦》出二十道题,有的学生作出一半,但其中有几个题目答得很出色,有创造性,可以给一百分。 另外有些学生二十道题都答了,是照书本上背下来的,按老师讲的答对了,但没有创造性的,只能给五十分或六十分。“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3.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4.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5.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6.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7.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8.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9.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10.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1.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12.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3.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4.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5.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8.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1.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4.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5.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1 01: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