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妖魔化谎言还原文革教育改革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8-3 20: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8评论

 揭妖魔化谎言还原文革教育改革




揭开妖魔化谎言,还原文革中的教育改革,还原文革中的工农兵大学生的真实历史。

在听到的历史里,所谓的文革十年,就是中国教育瘫痪、人才荒芜的十年,并且直到今天,仍有人在谆谆告诫着那些未曾经历过那一时代的人们——那个年代就是混乱、无知与疯狂的年代。然而,在大部分人喋喋不休于现行高考制度弊端的时候,极有必要把那段毛泽东主席对于中国高考制度尝试性改革的历史重新还原,给当时的教育改革以及工农兵大学生一个公平的交代。

让我们从头说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保持高等教育的连续性,新中国共产党政府提出“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全国高校基本单独招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以上。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后,一场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其中,西南军区文化干事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在全国范围广泛推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先后四次开展扫盲运动,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有中国共产党政府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初就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设立了大量的夜校、冬学和识字组,孩子教妈妈识字、夫妻互教互学的动人场面随处可见。这首《夫妻识字》就来源于著名作曲家马可在延安时期创作的秧歌剧。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政府是为《工农教育》的。不是为少数有钱人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开办学校到文革也只有十几年,那些工农子女从扫盲到小学中学上课学习,教的老师都是旧中国留下来的老的教育方法。又有谁能做到让这些学生都能懂得“微积分“?文革中的工农兵大学生不懂“微积分“能怪谁?

1952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开始,招的都是旧中国留下来的初高中生,有的还是私人教的,也是参差不齐的大学生。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一律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同时也有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与政治和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

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讲到:“我们高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这一时期,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已经明晰:“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1958年,中国政府作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十五年左右普及高等教育。”1958年一年,全国新增普通高校两百多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所高校成立。到1960年,全国高校的数量已经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了1960年的1289所。

1964年春节,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毛主席批评了当前的教育方法和考试制度。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对的,但是办法不对。课程太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此时,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已经很明确,抵制“精英教育”,强调“平等教育”。

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政治第一”的原则,贯彻执行党的阶级路线。《通知》指出,从1966年起招收的新生将来毕业后,可以分配当技术员、干部、教员,也可以分配当工人农民。

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

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这个通知发布后,自11月起,全国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

这时,上海机床厂的培训经验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注意。1968年,为了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上海机床厂举办了一次培训。1968年7月22日,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人民日报》刊载了《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毛泽东亲自写了一段编者按。他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后来人们把毛泽东这段话称为“七二一指示”。 同年9月,为了贯彻“七二一指示”。上海机床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制为两年,学生毕业后仍回厂工作。此后,“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教学模式逐步向上海市以及全国的工厂企业推广。

“七二一指示”的发表,构成了毛泽东主席培养大学生的两个相互结合的方针:一个方针是,高校毕业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参加劳动和军训,当普通劳动者或士兵,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一个方针是,从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种通过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针来培养工人、农民、解放军大学生,或者把大学生改造成为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的思路,就是毛泽东设想的“教育革命”的方向。

1970年—1976年,“工农兵”和“大学生”,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词汇一经结合产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一场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模式成为事实。

1970年,关于恢复大学招生的议论,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在集中了各大学意见的基础上,政府形成了恢复办大学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恢复开办的大专院校,学制要缩短,要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学生。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

1972年春,北大、清华招生试点经验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

这种推荐制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尝试。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还有在单位表现特别突出的人,一经当地“革命委员会”推荐,政治审查合格后,即可成为“工农兵大学生”。

北京大学为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典礼由8341部队的政委、兼北大党委书记的杨德中主持。会议特意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要求大家为“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争光、争气”,并重点指出: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当天江青、姚文元等人也出席了这次活动。由于毛主席对工农兵大学生入学的事情特别重视,江青等人都是在中央开会的途中请假出来的,而且一直到中午12点开学典礼结束,他们才匆匆忙忙地坐车离开。开学典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工农兵大学生开始正式上课学习。

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中,解放军学员占有很大的比例。此前一年,中苏两国在黑龙江珍宝岛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毛泽东发出警告:“要准备打仗。”为了普及部队的外语喊话,了解对方的动向。部队开始着力培养这一方面的人才。当时北大的东语系、西语系、俄语系招收的基本上全是解放军学员。

据统计,工农兵学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在整个工农兵学员中不到20%,大部分学员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其比例达到60%,另外还有不少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为了弥补文化水平上的不足,北京大学决定安排中文系的老师给学员们进行语法辅导,让大家从基础开始学起。

为了解决教师问题,毛泽东主席确立了这样一个方针:对高校的教师既要进行再教育,又要使用。这种使用,就是使他们与工农相结合。他们与工农相结合了,也就汇入“教育革命”的洪流之中了。

中国从1966年大学停止考试招生到1977年恢复传统高考的10年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万基于推荐制的大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工农兵大学生”(又称“工农兵学员”),特指在文革期间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群体。

其实,文革前上大学也不单是高考这单一的形式, 还有调干生这种形式。到了文革期间,实际是把这种高校招生扩大化了。所以文革期间的招生形式49年以来一直存在着 ,直到现在的优秀运动员上大学也是这种形式的变异.。

这些工农兵大学生和走资派邓小平主政时期上大学的学生之间被人为地划了一条分界线, 40多年来, 他们以及当年的高考制度改革一起一直被妖魔化、被社会边缘化。文革期间实施教改不单是大学,小学、中学都不再考试, 但文革中的小学生、中学生,文革前的调干生及64 、65年进校大学生就没有象上文革中的大学生承受那样大的压力。显而易见,是有人并没有按照知识水平来划分学生,而是出于一种另外的政治目的来评判社会。

中国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精英教育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大众教育,是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更完全没有必要把有限的知识阶层划分为三六九等.。

如今,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大有人在. 我们应客观地记录下这段历史,还原这段被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尘埃落定,时间终会还历史一个公道,妖魔化文革教育、妖魔化工农兵大学生的谎言也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优秀的《工农兵学员》的共同特点很多,最主要的特点是: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工农兵学员》,全国总数大概94万人,是在文革时期,采用了新中国毛泽东时代文革《斗、批、改》中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采用学理论和三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下培养出来的一批人。他 们中很多人在恢复高等教育后,读了研究生、博士,有的出国学习。

近十几年来, 他们成为在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各级领导干部、当教授、院士、 校长,院长,科学家、研究员、工程师、主任医师等等都有工农兵学员的身影。相对而言,工农兵学员中的优秀人才比例较高,很多人对此现象很不理解,也很不愿意去关注和了解他们真实的成 长经历,认为这代人是文革的产物。其实,这批人才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符合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值得很好地去分析研究。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4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以上。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后,一场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其中,西南军区文化干事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在全国范围广泛推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先后四次开展扫盲运动,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5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有中国共产党政府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5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初就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设立了大量的夜校、冬学和识字组,孩子教妈妈识字、夫妻互教互学的动人场面随处可见。这首《夫妻识字》就来源于著名作曲家马可在延安时期创作的秧歌剧。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5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政府是为《工农教育》的。不是为少数有钱人的教育。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6
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开办学校到文革也只有十几年,那些工农子女从扫盲到小学中学上课学习,教的老师都是旧中国留下来的老的教育方法。又有谁能做到让这些学生都能懂得“微积分“?文革中的工农兵大学生不懂“微积分“能怪谁?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保持高等教育的连续性,新中国共产党政府提出“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全国高校基本单独招生。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7
1952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开始,招的都是旧中国留下来的初高中生,有的还是私人教的,也是参差不齐的大学生。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一律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同时也有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与政治和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8
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讲到:“我们高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这一时期,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已经明晰:“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8
1958年,中国政府作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十五年左右普及高等教育。”1958年一年,全国新增普通高校两百多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所高校成立。到1960年,全国高校的数量已经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了1960年的1289所。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49
1964年春节,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毛主席批评了当前的教育方法和考试制度。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对的,但是办法不对。课程太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此时,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已经很明确,抵制“精英教育”,强调“平等教育”。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50
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政治第一”的原则,贯彻执行党的阶级路线。《通知》指出,从1966年起招收的新生将来毕业后,可以分配当技术员、干部、教员,也可以分配当工人农民。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50
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51
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这个通知发布后,自11月起,全国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51
上海机床厂的培训经验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注意。1968年,为了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上海机床厂举办了一次培训。1968年7月22日,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人民日报》刊载了《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毛泽东亲自写了一段编者按。他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后来人们把毛泽东这段话称为“七二一指示”。 同年9月,为了贯彻“七二一指示”。上海机床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制为两年,学生毕业后仍回厂工作。此后,“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教学模式逐步向上海市以及全国的工厂企业推广。
0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3 20:52
“七二一指示”的发表,构成了毛泽东主席培养大学生的两个相互结合的方针:一个方针是,高校毕业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参加劳动和军训,当普通劳动者或士兵,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一个方针是,从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种通过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针来培养工人、农民、解放军大学生,或者把大学生改造成为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的思路,就是毛泽东设想的“教育革命”的方向。

1970年—1976年,“工农兵”和“大学生”,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词汇一经结合产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一场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模式成为事实。
0 回复 浮平 2023-8-3 21:03
毛泽东本人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高等教育基础知识,只是接受了部分文学和马列政治教育。扫盲识字属于小学程度的成人普及工作。

所以民众归结为:政治高于一切的洗脑教育,个人崇拜教育。

反正就是按照他个人拍脑门儿的主观想法办事,你称为“化学反应”也行,堆砌再多的形容词性质不变。“化学反应”就是最容易 out of control 的过程,所以拿老百姓的命做实验,最后做出来一个最大的爆炸性实验,害人害己,害国害民的 --- 文化大革命。 是这回事吧?
0 回复 屠龙刀之原界 2023-8-3 22:54
文革时期的教育,说穿了就是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倾斜到普及初等教育,当然代价是牺牲高等教育,其实也是无奈的权衡,毕竟资源有限!普及初等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造就了一代高素质的初级劳工,这也是当年改革开放的本钱!

牺牲高等教育的后果就是拉大了科技水平与世界差距。比如半导体,在文革时期,一个北方小县城,就有晶体管厂,当年集成电路之始,中国紧跟着仿制的美国”仙童(fairchild)的芯片,后来邓黑猫上台,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政策,一下子把国内的“高科技产业”冲垮。在兴高采烈的用衬衣,旅游鞋换外汇的光景之下,是中国的高科技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0 回复 闲聊杂论 2023-8-4 10:44
每个单位最能干的是工农兵大学生,中国部长也就刘志军能干,高铁最成功的。竺延风学历高,汽车工业不是新能源车被他搞成国际组装厂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3.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4.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5.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6.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7.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8.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9.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10.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1.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12.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3.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4.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5.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8.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1.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4.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5.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6 10: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