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糟粕文化一次《文革》够吗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8-9 20:2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25评论

清扫糟粕文化一次《文革》够吗




清扫糟粕文化一次《文革》够吗?不要以为只有一二次三四次《文革》就能清扫除中华文化中的糟粕文化,应该不断地清扫才行。

从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到中日甲午战争再到《辛丑条约》签订,从破败的清政府到国民党执政时期,帝国主义列强逼迫旧中国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强占中国领土并攫取诸如在中国驻扎军队、领事裁判权、控制中国海关和对外贸易、垄断中国金融和财政等一系列特权和利益,严重损害了中国独立、主权和利益。

随着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国大部分地区即将解放。此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1949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同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的会谈中,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很快就在北平解放时得到了充分体现。毛泽东强调,入城仪式中人民解放军一定要穿过东交民巷。当时的东交民巷,是外国列强的“国中国”,被各个国家占领着。毛泽东比喻东交民巷是中国人脸上的疮疤,一定要彻底清理掉。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表达了摆脱屈辱外交的决心,尤其是要废除帝国主义据以攫取在华特权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1949年,在新中国正式建立时,中国共产党主持制定了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彻底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以及“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为妥善处理旧约问题,周恩来总理兼外长批准外交部成立条约委员会(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前身),具体负责审查旧政府对外缔结的条约。经审查,条约委员会一致认为,除了部分边界条款需另行处理外,没有一个条约或协定可以全部承认或值得加以修改而适用。

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宣布公告,北京市内所有帝国主义军营一律收回,建筑全部征用。某些外国所谓的驻兵权必须取消,不平等条约不予承认,七日之内各使馆人员全部撤离。

中国的要求让美国“总领事”柯乐博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称自《辛丑条约》签订以来,美国便享有在东交民巷的驻兵权,希望中国不要采取任何侵犯美国权力的行为。在交涉中,中国外交部直接予以严厉拒绝。

新中国政府废除了旧中国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真正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主体,开启了平等参与条约工作的新纪元。此后,新中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朝鲜、苏联等国签订了第一批条约。

在《文革》中全国各族人民热烈欢呼中共中央文革《通知》和《伟大的历史文件》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还是政权问题。广大革命群众反复领会毛主席的伟大教导:现在的文化大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然要进行多次。革命的谁胜谁负,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解决。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不要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太平无事了。千万注意,决不可丧失警惕。

全国各地各族广大工农兵、革命小将、革命干部怀着无比高昂的革命豪情,最热烈地欢呼中共中央《通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人民日报》编辑部重要文章《伟大的历史文件》的发表,热烈庆祝中央文革小组成立一周年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辉煌胜利。他们一致表示要结合当前斗争的新形势,认真学习,进一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把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混进各个领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揭露出来,把他们斗臭、斗垮、斗倒,胜利完成本地区、本单位的斗批改任务,夺取文化大革命的新胜利。

中共中央《通知》发表以后,各地广大城乡锣鼓喧天,凯歌阵阵,“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响彻祖国大地。各地革命群众纷纷举行庆祝大会、座谈会和游行,张贴喜报、大字报,决心认真学习、坚决执行、热情宣传这个伟大的历史文件,同声欢呼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他们指出,毛主席在理论上、实践上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各地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回顾了一年来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一致认为在当前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大决战的关键时刻,《通知》的公开发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使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扬眉吐气,使国内外一切阶级敌人胆战心惊。他们说,一年来在中共中央《通知》的指引下,我们把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揪出来了,把彭真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揪出来了,粉碎了他们妄图实现资本主义复辟的阴谋,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他们在重温毛主席在《通知》中的英明教导,感到无比自豪、无比亲切,浑身充满了无穷的战斗力量。他们表示,一定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革命的批判旗帜乘胜前进,誓死保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誓死保卫无产阶级专政,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广大革命群众在学习中共中央《通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人民日报》编辑部重要文章《伟大的历史文件》时,反复地领会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教导:革命的谁胜谁负,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解决。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不要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太平无事了。千万注意,决不可丧失警惕。他们说: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集中到一点,就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遇到的问题无论怎样千头万绪,决不能忘记了方向,失掉了中心,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千万不能忘记无产阶级专政。千万不能忘记资产阶级和危害最大的混进党和政权领导机关内部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正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妄图把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引向资本主义复辟。一年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实践,证明了毛主席在这个伟大历史文件中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何等伟大、英明和正确!

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和革命群众无限欢欣鼓舞地说,毛主席的英明论断,给我们全国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指明了斗争的大方向,鼓舞着我们把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揪了出来,把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一批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揪了出来,并把他们那套修正主义货色拿出来示众,把他们斗臭、斗垮、斗倒,对他们进行夺权斗争,取得了极其伟大的胜利。但是,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我们揪出了一批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和他们的总后台,今后还可能有另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登台表演。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无产阶级革命派要永远把无产阶级专政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刻在心上,印在脑子里。

各地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和广大革命群众,在热烈欢呼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时候,表示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他们表示一定要牢牢掌握斗争的大方向,在大批判的斗争中积极促进革命的大联合和革命的“三结合”,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说,我们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程还很长,任务更艰巨。我们一定要紧跟毛主席,进一步领会和掌握毛主席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批判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并且把大批判运动同本地区、本单位的斗批改结合起来,胜利地完成斗批改任务。我们还要更好地“抓革命,促生产”,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进一步繁荣起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3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3
“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举笔为文,洒洒自远。”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4
“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4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5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5
“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7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8
毛主席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正确,理性,客观地面对,认识,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缺点,与之交往才有助于我们的进步发展。毛主席的思想境界无人能比,我们如能按照他老人家的思想去做,中国就世界无敌了。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0:58
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就是学习一个民族的先进精神,科学唯物的思维方式,学习其各种长处,学习其方方面面可为我所用的有形或无形的人文的积淀,科学的知识结晶。

日本带给我们百年隐痛和伤害,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让我们这么矛盾地面对。总让我们怀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羡慕又愤恨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特殊情结。

但是无论你如何憎恨这个民族,无论中日之间有过多少政治,经济,民族情感的纠纷,冲突和矛盾,无论你如何厌恶日本人的冷淡,吝啬,色情,野蛮等等。 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日本国民的干净整洁、文明礼貌,地震海啸核泄露面前的冷静秩序、隐忍克制,准点准时,尊敬自谦等世界屈指可数的素质教育,不妨碍我们学习他们世界一流的工业,医疗、科技、社会治安,文化传承,环境保护。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12
毛泽东时代连续二十多年人口不断增加,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物价稳定,社会福利好,生活有品质,尊老爱幼,无拐卖妇女儿童,无妓女,无贩毒制毒吸毒,无黑社会,无宗亲组织,无赌博,犯罪率低,无大量的贪官污史,官员较清廉,无城管农管,无这么多警察。有大量的国营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办企业,大病小病都可医疗报销,不存在无钱就医后顾之忧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没有裸露土地,处处绿树成荫,碧空如洗,没有黄尘飞扬,污水横流的对环境质量的高度保护…。这一切难道不正是走资派特色政府应认真学习借鉴的吗。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13
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在谈到对待传统文化时指出“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自此以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我们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毛泽东的这一主张是正确的,不光是对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人类创造的所有其它文化,都应该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18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戏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 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22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毛泽东提出的对待中外文学艺术遗产的基本原则。

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要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又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其基本精神是:凡是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我们应继承和吸收进来,利用它们,丰富和发展新的文学艺术;对一切腐朽的、于人民不利的东西、糟粕的东西,我们不但不吸收,而且要坚决的剔除。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28
毛泽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多次说过:“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他的调查研究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方法。

了解群众的第一步,应当是“察言观色”。1943年冬,鲁中区委书记江华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毛泽东见到他后,询问起山东和沿途见到的群众生活情况。江华汇报说,一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了解,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毛泽东因此教导说:我们的干部,每到一个地方,要察言观色。察言观色,就是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样,脸色怎么样,情绪怎么样,通过这些现象的观察,就了解到了群众生活的基本情况。当然,这还是不够的,但了解群众的第一步,应当是察言观色。江华晚年由衷地说,毛主席的这番教导使他受益终身。

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了遂川县城。城里家家户户关着门,没有一个人影。当时小街上住着一个老头,他的儿子和媳妇听信白军的谣言,都进山藏起来了。这个老头因腿部伤肿,来不及走,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已经两餐没有饭吃了。门被推开了,有人走近他轻声轻语地问:“老伯,你好哇!”老头诧异地睁开双眼,问道:“你是什么人?”毛泽东亲切地说:“大伯,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他一边说,一边观察老头的神色与腿伤,发现伤口红肿化脓,便叫一个战士弄来一撮盐,泡水给老头洗伤口,又叫一个战士拿来一小袋米,为老伯熬粥。老伯非常感动,便把满腹话语向毛泽东倾诉,并表示要把藏在山上的儿子和媳妇叫回来,把左邻右舍喊回来。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一天傍晚,毛泽东看到一位老伯从池塘里挑来的饮用水很不干净,并了解到多年来村民们吃水一直很难。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便到村里村外察看,思考着把乌鸡岭下的泉水引进村子里的办法,然后组织干部战士用大楠竹做材料,铺设了一条简易的水管,暂时解决了饮水的问题。之后他又继续带着区乡干部和红军战士,跋涉几十里去寻找水源,亲自勘定了章义坑、峨公坑等几个水库坝址。同时又从民众生活长远着想,决定在村里打井。后来乡亲们在井台上竖起一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纪念碑。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29
毛泽东通过身边警卫人员搞调查研究。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庭院里接见了中央警卫局干部大队一中队全体指战员。毛泽东亲自给他们下达了一项任务:增加一项调查工作。

为了使警卫干部和战士充分认识回乡调查的意义,毛泽东进一步阐述说:我想的这个办法实在好,通过你们和广大农民联系起来了,建立了关系。我通过你们,你们通过农民,把情况了解上来,这就是搞调查。

遵照指示,警卫部队把干部战士回农村调查当成一项重要工作,组织他们分期分批回乡探亲搞调查。回京以后,毛泽东亲自听取他们的汇报,认真批阅他们的调查报告并进行耐心的指导。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鼓励警卫干部和战士多同家里和亲友通信,把它作为调查的一种方式,并要求“把回信拿给我看,那我就消息灵通了”。通过这种办法,既详细地了解了农村和农民的情况,也提高了警卫干部和战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很好地进步成长,可谓一举两得。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29
毛泽东从阅读研究报纸和史籍中发现重要重大问题。长征途中,毛泽东千方百计地寻找报纸,在一张旧报纸上发现了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在陕北建立苏区根据地的消息,因此决定将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从部队中挑选一批优秀干部出任外交官。1950年3月10日,毛泽东接见了即将出国赴任的黄镇、姬鹏飞、韩念龙等人。毛泽东希望“将军大使”不辱使命,并叮嘱:你们到国外当大使仍要发扬在部队的长处,也要开展调查研究。要“学点驻在国的语言文字,只有懂得外语,才能阅读当地报纸,才能和别人交谈,也才能做好调查研究”。毛泽东还提醒他们:对于通过调查而了解到的情况,必须加以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接着,毛泽东举例说:比如,在一个地方看到有冷却塔,再观察一下周围,看到配套的建筑设施,经过分析综合,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发电厂。

1970年12月,李德生受命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为此,毛泽东专门同李德生谈话,对他说:“你看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吗?这是一部军事地理的参考书,要找来看看,先读有关华北部分。你知道北京为什么叫燕京,北京最早的居民点在哪里?当北京军区司令员,要了解北京的历史地理,了解华北的历史地理。”顾祖禹为清朝初年人,所作《读史方舆纪要》是研究中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与阅读和研究报纸上的消息一样,毛泽东要李德生通过阅读和研究《读史方舆纪要》,了解认识北京和华北平原在中国地缘政治中的极端重要性。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30
毛泽东从群众的冤屈、牢骚的言论中寻求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一些群众在生活中蒙受冤屈的时候,便会说一些过激的话、牢骚的话。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毛泽东都能认真对待,冷静分析,从自身方面查找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弄清真相,实事求是、分清是非,如果错了就立即改正。

1941年6月的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参加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不幸被雷电击死。同时,一位农民的一头驴也被雷击而亡,这个农民逢人便说关于毛泽东的牢骚怪话,非常刺耳。有人把情况报告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得知此事后,没让保卫部门去追查说这话的人,而是深刻反思工作中到底有哪些失误和过错,竟然激起群众如此强烈的不满和愤怒。后来他派人专门去群众中调查了解,很快就弄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原来是陕北不到一百三四十万人口的地方,一年就要征20万担公粮,有的老百姓实在负担不起,因而产生了不满情绪。毛泽东得知原因后,马上与有关方面研究商量,建议征粮减到16万担。同时,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减轻百姓负担。消息很快在陕北各地传开了,广大群众拍手称赞。
1 回复 yongbing1993 2023-8-9 21:31
毛泽东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关心备至,有一股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习惯把向人民群众作调查的过程当作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过程。

1952年10月,毛泽东到河南考察。一位老汉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盐碱地有法治吗?这黄河水害有法治吗?”之后,毛泽东就把治理黄河的事情时常挂在心上。仅从1953年到1955年,他3次听取河南省委和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关于治理黄河情况的汇报,提出了许多带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意见。

1954年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办公之余,他爱到海里去游泳。有一天,毛泽东游得很远。当听说海上有一条渔船时,毛泽东上了船,不等擦干身上的海水便与老渔民聊上了。

老渔民没有认出毛泽东。毛泽东和老渔民都很高兴,聊的话题也很宽。老渔民因要去卖掉今天捕到的螃蟹,没有过多的工夫陪毛泽东聊天,说着说着便要走。

毛泽东追着喊:“多聊聊,多聊会儿我把你船上的螃蟹全买了。”

老渔民有些不相信地说:“你别拿我开心了。”

毛泽东一本正经地说:“老同志你别不相信人哪,你跟我一道走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老渔民这算吃了定心丸:“行,我跟你走。现你唠嗑什么都行。”

毛泽东问:我就要听听你那村互助组为啥不团结?

老渔民谈得真真切切、有声有色。上了岸,老渔民把螃蟹一下子全倒下了,拿到钱,毛泽东和他握手告别。老渔民边走边说:“今天交了好运。”

但他始终不知让他交好运的究竟是谁。
1 回复 sousuo 2023-8-10 02:03
ken肯定不够,当初说的是七八年来一次,可惜。
1 回复 successful 2023-8-10 15:55
文革是一次底层民众疾风暴雨似的非武装暴力的, 侧重文化的一次伟大革命的尝试. 一次性文革当然是不够的, 他不能够有效的 扫除封建霸权式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前派, 不能够给中国广大民众带来渴望的自由,民主, 甚至是相反---- 8964天安门事件就是血腥的恐怖的的例子.  正是如此, 毛泽东的文革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3.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4.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5.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6.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7.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8.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9.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10.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1.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12.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3.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4.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5. 蒋介石国民党的贪污腐败 [2021/07]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8.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1.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4.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5.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6 17: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