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特赦战犯台湾拒收一人自杀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3-11-23 06: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十名特赦战犯台湾拒收一人自杀




有十名特赦战犯留下来,决定前往台湾,他们分别是蔡省三、段克文、杨南邨、王秉铖、周养浩、王云沛、张铁石、赵一雪、陈世章和张海商。

蔡省三曾是蒋经国的心腹,他是蒋经国一手提拔上来的,曾经帮蒋经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才干。

当年撤往台湾的时候,蒋经国曾亲自邀请蔡省三一同前往,但是他主动“请缨”到江西老家和共产党打游击。

然而当时大势所趋,蔡省三还没打上几个月的“游击”,就被解放军抓获了,他的家人不知道他的去向,只好跟随蒋介石一起前往了台湾。

所以蔡省三此去台湾不仅是为了找到蒋经国,更是为了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其他人也都是和蔡省三抱有一样的想法。

在向中共中央报过名之后,他们的申请立刻得到了审批。

文革中的1975年4月13日,蔡省三一行10人在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顺利坐上了南下的飞机,并且当天就从深圳转到了香港。

由于当时台湾还在实行戒严令,他们只能从香港想办法辗转去台湾。

在香港停留期间,他们的言行举止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媒体争相前去采访,并将他们的事迹刊登在报纸上。

他们一边为自己重获自由感到高兴,一边联系上远在台湾的妻子儿女,告诉她们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团聚了。

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香港的一些媒体是受到国民党的掌控的,他们在报纸上大力宣扬,宣传这10名特赦人员都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做统战工作专门放出去的。

并且当时恰逢蒋介石逝世,大陆派出一名特赦人员前去悼念,这名特赦人员更是被台湾方面诬陷为“间谍”。

再加上尼克松访华等事件的影响,台湾方面的局势一直都是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在这样捕风捉影的报道中,台湾蒋介石政府表达出了不希望这10名特赦人员返回台湾的想法。对十名特赦战犯台湾拒收。

蔡省三等十人只能停留在香港,一等再等,结果他们等来的只有蒋经国的一纸批示:拒绝任何统战人员以及共产党员进入台湾。

同时台湾方面的联络员还拿出一份声明,要求十名特赦战犯这些人在这份声明上签字。

蔡省三等人一看,上面写的都是对共产党特赦政策的侮辱和诋毁。

为此感到愤愤不已的十名特赦战犯众人撕毁声明,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蒋经国无理的要求。同时这件事也再次在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十名特赦战犯众人纷纷对国民党这种无耻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

而原军统上校张铁石因为无法见到自己远在台湾的亲人,对自己一直效忠且信奉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及台湾现任蒋经国国民党政府也是感到失望至极,一怒之下在香港上吊自杀。

剩下的9个人也一度陷入不可自拔的悲伤中。

中共中央在知道了他们的事情之后,急忙联系上他们,表示只要他们愿意回到大陆,大陆欢迎他们回来工作,愿意留在香港的,中共中央也一定会安排他们的生活。

这为正迷茫不已的十名特赦战犯中的9个人带去了希望,最终,在中共中央的安排下,他们有的回了老家,有的去了上海,蔡省三选择了留在香港,中央也对他的去向做出了妥善的安排。

对于过去的敌人不计前嫌,足见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原则,时间也证明,新中国在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变得更加强大。

1975年10名特赦战犯投奔台湾,蒋经国提出一个条件,遭众人拒绝。
1975年,毛主席一声令下,将所有的蒋介石国民党战犯全部释放,恢复他们公民的权利,并答应他们:想留在大陆的欢迎,想去台湾的可以发给路费。

在毛主席的应允下,10名原国民党战犯站了出来,提出了前往台湾的请求。

然而正当他们拿到路费辗转香港,历经周折准备前往台湾的时候,蒋经国既然提出了一个条件,让这些曾经的心腹大失所望,果断摇头拒绝,甚至有人为此上吊自杀。

蒋经国提出了什么要求?他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接班掌握台湾政权。蒋介石国民党战败,昔日将领沦为战犯。

1949年,在解放军猛烈地攻势下,蒋介石国民党士气一落千丈,被打得节节败退。

此时蒋介石意识到败局已定,便匆忙收拾行李,乘坐专机飞往了台湾,留下了“群龙无首”的国民党士兵在大陆孤军奋战。

最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蒋介石国民党战败,不少的蒋介石国军将领也因此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手下败将。

而根据1948年毛泽东朱德总司令发布的《惩处战争罪犯命令》,这些人就成为了思想顽固的战犯。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人对于这些战犯的处理还是颇有争议的,不少人认为这些战犯双手沾满鲜血,应该给予严厉的处置。

当时不少蒋介石国民党的战犯都认为,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中必定是难逃一死。

可是最终毛主席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决定对这些战犯进行思想教育改造,同时也对台湾释放一个信号:中国共产党愿意通过和平的方式促进两岸统一。

但是一个人的思想教育是根深蒂固,要想在短时间内改造他们的思想谈何容易。

当时不少蒋介石国民党的战犯认为,中国共产党此举不过是“惺惺作态”,根本不是诚心诚意地给他们机会,所以不少人在管理所中寻衅滋事,死活不愿意接受改造。

黄维就是其中最顽固的一个战犯。

黄维是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虏的,成为战犯之后,黄维就被关在了功德林中进行改造。

但是黄维却始终不相信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优待俘虏的政策,他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接受任何的思想改造。

他坚持认为自己在战场实力不过是一时失误,嘴边时常念叨的就是:“你们可以放我出去,咱们各退后二十里再打一场,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对于其他认真改造的战犯,黄维也经常出言讥讽,拒不配合改造。

和黄维同小组一直表现良好的董益三因为看不惯黄维的做法,担心其拖自己后腿,两人大打出手,直到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到来才将两人拉开,并对两人分别进行了思想教育。

董益三、黄维

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黄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当时黄维一共身患五种结核,病重的时候经常是双腿肿胀,昏迷不醒。

就在黄维以为自己熬不过去了的时候,周总理竟然亲自下令,将其送入医院中,调派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精心照顾,并时不时的询问他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治疗黄维的病情,就连使用的药物都是昂贵的进口链霉素,此时他才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优待俘虏的政策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黄维病愈出院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不禁泪流满面,痛下决心,一定要洗心革面,不辜负中国共产党给予的这次机会。

和黄维同样经历的还有杜聿明。

杜聿明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之后,始终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个彻底的顽固派。

被押运过程中,杜聿明只要一找到机会,就会拿起砖头狠狠地砸自己的脑袋,想要自杀。

所幸每次都抢救及时,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后来,陈毅曾亲自为他做过思想工作,但是杜聿明始终低着头不发一言,拒绝谈论任何关于政治思想方面的问题。

改造过程中,杜聿明拒不配合,经常大发雷霆,甚至偷偷攒下了几十片安眠药准备自杀。

直到有一次杜聿明高烧不退,医护人员和管理所的姚处长彻夜为其忙前忙后,杜聿明才慢慢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后来杜聿明无意间看到了前来视察功德林改造工作的陈赓大将,不无感慨地表示:“我们都是黄埔一期的学生,我和他走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如今他是千古名将,而我却成了千秋罪人。”

他的语气中满是感慨和羡慕,没有丝毫的嫉妒,这也显示了功德林改造工作的成效。

改造思想,毛主席决定特赦。

总体而言,政府所做的工作统共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和重要的战犯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为他们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一批民主人士如张治中、程潜等原国民党将领,到战犯管理所通过闲聊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

经过管理所的一系列思想教育,战犯们最担心的“会不会被杀”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在管理所中,战犯们没有了之前的上下级关系,他们都以同学相称,即便他们出现不服从管教的情况,管理人员也不会动辄对他们打骂。

所有人员都是态度和蔼,尊重战犯们的人权、对他们一视同仁,耐心开导。

吃住方面安排得十分妥当,不仅给他们安排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每顿饭都准备的有米面、肉菜,逢年过节还特意为他们加菜。

即便是三年困难时期,也从来没有降低过对他们伙食的标准。有些战犯不忍心看百姓们食不果腹,坚持要减少伙食。

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却说:“你们年纪大了,不能一直吃粗粮,一定要让你们吃饱喝好,只要你们能好好改造,政府绝对不会在乎这点粮食。”

这让众人都十分感动。

除此之外,管理所还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年龄大小专门为他们编组,让他们进行相应的劳动改造。

一些体弱患病的,就让他们做些除草、种菜等辅助性的劳动,一些年轻力壮的,主要负责重活,至于年老体衰的,可以免除劳动。

平均每个月,管理所都会对他们进行一次体检,一旦发现身体有病,都会立刻送他们到医院就医。

在共产党的悉心照料下,越来越多的战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洗心革面,慢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了新中国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局面时,难掩心中的喜悦,不禁高声欢呼:“新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

1959年,在经过了将近10年的改造之后,不少原本顽固不化的战犯彻底改头换面,不再将劳动视为“惩罚、报复”,不再眼高于顶,而是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忠实的追随者。

因此,毛主席决定,在新中国成立即将十周年之际,特赦一批已经洗心革面的罪犯,通过这个措施,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影响,让其他战犯知道,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他们也是可以有自己的人生的。

9月17日,二届全国人大九次会议通过特赦议案,刘少奇亲自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以及普通的刑事罪犯,实行特赦!

这次一共特赦了33名战犯,原徐州“剿总”杜聿明的名字赫然列在首位。

这让不少战犯看到了希望,在管理所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10名特赦战犯欲前往台湾,蒋经国提出条件。

由于战犯人数众多,思想改造比较缓慢,因此特赦一直进行到1975年才结束。

1975年3月18日,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剩下的293名战犯全部得到了特赦,在押的战犯也全部处理完毕。

释放时,毛主席特意为他们每个人发了新衣服和100块钱,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

对于这些战犯的去向,毛主席也做出了安排:有工作能力的可以安排合适的工作,和共产党的干部们享受同样的公费医疗,没有工作能力的,可以养起来;愿意去台湾的,政府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之后还愿意回来的,大陆同样欢迎。

3月23日,中央领导人特意在北京饭店中接见这293名战犯,叶剑英元帅在宴会上重申了共产党的领导和政策,赢得了众人热烈的掌声,他们激动地一边念稿子,一边喊口号,会议现场的氛围被推向高潮。

黄维接过特赦书。

毛主席得知这一盛况之后,当即决定,给每个释放人员增加200元,同时补发100斤的粮票。

在那个平均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的年代,200块钱足够他们开始新的生活。

因此不少人决定落户北京或是回到老家,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出力。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其它[网络文摘]博文更多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7 09: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