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文革是阶级斗争使用是东方民主
《文革》是什么?文革就是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共产党同蒋介石国民党斗争的继续。武装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看似结束了。但蒋介石国民党留下的无数的右派分子还在,而且还有无数的新的产生。每个人脑子里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每日每时都在产生资产阶级思想。他们联合起来疯狂地反对共产党,逼共产党下台。他们在共产党内找到了代理人《走资派》。邓小平篡权上台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个事实。文革就是阶级斗争。工人下岗了,被砸了铁饭碗。农村人民公社解散了,农民又一盘散沙。官兵又不一致了。资本主义私有化后的一切丑陋社会现象都变本加利地复辟了。睁眼看不见吗?
《文革》是文斗,而不是武斗。文斗就是使用的《东方民主》。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阶级斗争,资产阶级还存在,小资产阶级还大量产生,社会上的形形式式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使必为反映到中国共产党内来,寻找他们的代理人试图复辟资本主义。所以共产党内的修正主义,投机分子机会主义者必定成为走资派。
毛泽东吸取了斯大林极其严重的教训,敢闯新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基础上,创造了完整的一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把这些前人没提出的、他亲自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变为现实,取得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迄今为止最高效率的理论和实践成就。
文革就是阶级斗争的继续,而使用的方法是文斗而不是武斗,使用的是《东方民主》,即无产阶级民主也称大民主。
苏联的官僚化体制严重弊端,毛泽东是最早发现的。薄一波在《毛泽东是真理的坚定探索者》提出:“对于苏联体制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弊病,在我们党内,毛泽东是察觉最早的。”
吸取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严重的教训之后,敢闯新路的毛泽东开创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他全面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的存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集中表现——阶级斗争。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指出:“就我国内部来说,阶级还没有最后消灭,阶级斗争还是存在的。这两点必须充分估计到。同阶级敌人作斗争,这是过去政治的基本内容。”
他科学的划分了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阶段(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大所有制)和发达阶段(高度发达生产力为基础的全面的全民所有制),并明确指出了从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阶段到社会主义发达阶段的根本底线和根本途径。
毛泽东指出:“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他认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毛泽东明确指出了从不发达社会主义到发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底线:为了无产阶级的根本阶级利益而行动是一切行动的根本保障。
毛泽东也明确提出了实现这一过渡的根本途径:以捍卫无产阶级的根本阶级利益为前提,发展社会生产力。
他提出了“打击官气、尊重群众热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号召群众大规模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劳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利用一切人类先进技术实现大规模飞跃”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毛泽东指出:“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来是很丰富的。过去是在旧制度的压抑下,没有解放出来。现在解放了,开始爆发了”,“我们现在的方法是揭盖子,破除迷信。让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爆发出来”。
毛泽东也科学的规划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步走”战略:“在三年过渡阶段后,我们的工业发展可以按两步走来考虑:第一步,搞十五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十五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具体执行上,毛泽东科学的提出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工农业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科学的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我们对于农业、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
在庐山会议,毛泽东特别提出:“过去安排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现在是否提农、轻、重?要把农、轻、重的关系研究一下。过去搞过十大关系,就是两条腿走路,多快好省也是两条腿,现在可以说是没有执行,或者说是没有很好地执行。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这样提还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并不违反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以对立统一观点具体的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科学的论述了沿海和内地、国内和国外、国家和生产单位以及个人、中央和地方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特别是关于国家、生产单位、个人之间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完整的原创性理论:
1、坚持政治挂帅、艰苦奋斗作风,勤俭节约,加强积累,反对过度的“物质刺激”。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个人主义。
2、适当注意在积累、发展的同时注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大公有私、公私兼顾。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生产单位实行党委领导的厂长负责制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而不是一长制。
干部必须放下架子、参加劳动,保持和群众的平等。
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必须注意不断变化改进。
群众必须参加管理,必须调动群众建设和管理的热情、智慧、创造力,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加强对群众政治教育,把集体利益、长远利益放在个人利益、短期利益之上。
毛泽东比其他国际共产主义者都更重视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这一生产关系重要定义,紧紧把握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毛泽东更是探索着真正的公有制道路。毛泽东科学的指出:“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在这里,例如领导人员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以平等态度待人,改进规章制度,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领导人员、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等等,有很多文章可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制度这三个方面。”
4、大中小企业同时并举,广泛的办各种形式“小洋群”、“小土群”工业,加快发展速度。
在统筹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上,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前人没有提出过的社会主义计划理论。
1、必须依赖客观事实、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制订计划,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现有人力物力、内外环境制定计划。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深刻论述了计划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既然按比例和不按比例、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永远存在,这就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满足,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的问题提出来要求我们解决。要使我们的人民和干部懂得这一点。这和全国人民的精神状态关系极大。这几年来,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朝气大发扬,无论如何要永远保持下去。“
2、计划存在绝对的不平衡和相对的平衡、绝对的不按比例和相对的按比例,要坚持变化发展观点。要保持好相对平衡、相对的按比例,就要注意绝对的不平衡、不按比例,根据绝对的变化发展,使计划相对的平衡、按比例。
3、处理好突击和不突击的对立统一关系。
4、计划制订和调整的过程是不断的深化认识的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过程。毛泽东时代的计划根本不像苏联体制那么僵化,而总是变动调整的。
5、在计划工作上,既要反对什么账都不算的听其自然,又反对丝毫漏洞都不放的过度的四平八稳。
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实现从集体所有制经济向全民所有制经济过渡的基层载体构建方面,毛泽东开创了集体公社理论——集体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合一、政经合一、全民皆兵,大力发展政治经济和民兵力量,作为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向社会主义发达阶段过渡的载体。而且,毛泽东创造性的指出,两大所有制并存条件下,一部分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例如买给农民的生产工具。
毛泽东指出:“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公社在现阶段同时又是基层政权的组织。”
公社是实现农村自主工业化、发展乡村的社会生产力、实现乡村有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经济过渡的载体。毛泽东说:“现在存在的以人民公社形式出现的社会主义大集体所有制,也就系小全民所有制,要逐步地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所有制。”,“要使人民公社具有雄厚的生产资料,就必须实现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即机械化和电气化)。”,“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长期并存下去,总有一天不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生活对农业生产越来越增长的需要,不能充分满足工业对农业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而要满足这种需要,就不能不解决两种所有制的矛盾,不能不把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不能不在全国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来统一计划全国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和分配。”
关于公社的自主工业化,毛泽东深刻指出:“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有了公社,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每个公社将来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盲目流动。”
毛泽东开创的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取得了极其辉煌的实践成就——不到三十年,我们就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国防设备体系,拥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
毛泽东敢闯新路,提出了一整套前人没有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变为现实,取得了国际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成就。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全面、最有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丰富、最科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实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效率最高的实践成就。
新中国刚成立,我国一穷二白(1949年建国之初,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当时的工业产值还不如比一个仅仅三万多平方公里的比利时),经济严重基础薄弱,人口平均寿命仅仅三十五岁。但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人口平均寿命从三十五岁增长到六十五岁,全国粮食也增长近一倍。起点于一穷二白、工业基础极度薄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在毛泽东领导下,取得了人类历史起点极其低、条件极其差但是最高效率的现代工业建设成就。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从两千多年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用二十七年实现了西方社会近两百年才实现的工业基础现代化,让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发展成为自己拥有“两弹一星一潜艇”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