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地震提醒陈家村沒有《富起来》
常常听到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说法。特别强调的是《富起来》这三个字。走资派和右派们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的是《富起来》呢?就是想说明,因为走资派和右派们复辟了资本主义之后,实行了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化后使中国人《富起来》了。
走资派和右派们闭口不会去谈,毛泽东时代三十年十几亿中国人创业时的艰苦,日夜不断地努力奋斗一切从零开始,几十年所累积的财富资源和固定资产,几千万的熟练工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农村的水利建设,开恳的荒田和几亿农民工的劳动力。
走资派和右派们开口就说,《富起来》了。真的《富起来》了吗?还真的是《富起来》了。走资派官员《富起来》了。右派们《富起来》了。资本家《富起来》了。也带动了一部分人成了中产阶级。普通的出苦力的打工的人《富起来》了吗?几亿农民工《富起来》了吗?
读了新闻《震后陈家村,贫苦土地上的去留两难》后有所思。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己经四十多年了,先富起来的第一代贪官污吏土豪资本家们都可以当爷爷或太爷辈了,这些先富的人的孙子辈重孙辈都已《富起来》了。怎么陈家村因地震众多记者去采访得得知陈家村的现状是:
“对于这片在四年前才摘帽脱贫的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显得是那么“不公平”。面对赶来救援、采访的外来者们,陈家村人毫不避讳地讲述着,从前的贫苦以及眼下的困境。
这里曾经的生计是种田、养牛羊,很多人没读完小学,甚至不识字。日子因为外出打工有了起色,村里人这几年越走越远,一直到了东南沿海的电子厂。县里还出台了鼓励外出务工的政策,提供交通补助、给稳定务工的代表发奖金。在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谋求改变,“走出去”是自上而下为数不多的选择。
当陈家村大半人外出务工之后,一场地震提醒了年轻人对这里的重要。从搬运物资、安葬遇难者,再到将来的定损重建,都离不开赶回来的青壮年操持。以后怎么办?去留两难。一户户贴着“危房”的院子里,塌落的是打工攒下的十几万积蓄,“家里没钱了啊”,还是得走出去。“
《这片在四年前才摘帽脱贫的地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今年是2023年终了,《四年前才摘帽脱贫的地区》。走资派邓小平的《富起来》是为谁?为了让谁“先富起来“?“让少数人先富“中的少数人是谁?显然,这“让少数人先富“中没有大多数的工人农民。
《很多人没读完小学,甚至不识字。》!改革开放对于农民来讲,又倒退到旧中国时代。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扫盲工作进行过全国范围内的很多次。毛泽东在创建红军时对工农士兵就进行了扫盲,从瑞金延安一直到全国解放成立新中国后全民扫盲。然而,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的今天,陈家村《很多人没读完小学,甚至不识字。》!?
《陈家村大半人外出务工》。农民工!文中开头第一句就是:“地震之后,那些候鸟似的打工者赶回了甘肃省积石山县陈家村。从南到北几千公里,从温润繁华到满目疮痍。“
《候鸟似的打工者赶回了甘肃省积石山县陈家村》!《从南到北几千公里》!能富吗?何时了?“地震之后“《震后陈家村,贫苦土地上的去留两难》!这就是改革开放要的结果?!
当初,毛泽东时代的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下会是这个结果吗!?
文中说:“今年9月,29岁的绽玉娟第一次出远门,她和丈夫离开大河家镇陈家村,到了2500公里外的厦门,最后站在了一台“和麦子收割机一般大”的机器前。夫妻俩都有些发怵,“这我怎么能干得了?”“
《陈家村》《到了2500公里外的厦门》流水线上的农民工,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是这个成果?蒋介石,汪精卫,清皇帝都能做到,还讲什么“共产党“?
农民工们:“一年365天,佘满素像候鸟一样,在南北方辗转,哪里有活儿就去哪里。西北的冬天太过寒冷,工地没法开工,为了不让冬天闲着,村里大部分务工者会去到南方城市——那里的厂子一年四季都招人,流水线工作,不需要太高的学历。”
“夏天,佘满素在新疆的工地上做杂活,十月底,他回到积石山待了十几天,便又和同村的两人结伴去到广东惠州,到一家电视机工厂打工。
他的任务是给电视机配件打上螺丝,每天工作约10小时,时薪是19元,这是经过几手劳务公司“层层抽成”后的价格。佘满素只读到小学一年级,这对他来说算是份不错的待遇,比在工地上搬砖轻松许多。他说,如果文化程度高点,就可以找到时薪30元的岗位。
尽管在外打工多年,佘满素还是无法习惯没有孩子在身边的生活。只要一有休息时间,他就通过视频看看屏幕另一端的老婆孩子,常常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今年,他18岁的儿子第一次出远门,开启了家里又一代人的打工生活。”
“绽玉娟和丈夫在今年九月离家,坐上了去厦门的动车。在这之前,她的丈夫在积石山周边的工地上打零工,一天收入120到180元,疫情的三年间,一个月可能只有十几天有活干。绽玉娟一家7口人,“根本养不活”。”
“一位77岁的低保户说,“如果不是这(地震),没人会知道我们这里有多穷。”他和老伴、孙女住的没抹外立面的水泥砖房,是四年前政府给低保户建的安置房,和村里那些老旧的土房子相比,算是不错的。
积石山县曾是国列省列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9年,全县2989户13546人脱贫,5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5%,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县630户2821人剩余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1389户5989人边缘易致贫人口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2014年,厦门市海沧区与积石山县建立结对关系,厦门也成了当地外出务工的首选城市之一。记者采访到的村民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他们就职的岗位集中在电子产品加工、健身器材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
成了资本家需要劳动力的产地,新中国的农村。青壮年帮资本家打工,老人小孩留守农村。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会《富起来》吗?
”三个月前,她和丈夫去厦门那天,女儿也是这样哭,小儿子紧紧抱着她,不让她离开。
对于这种“被迫外出”的无奈,在积石山县从事多年劳务中介的马元深有体会。每年8月份开始,来向他咨询招工的人就多起来。他说,大部分找工作的人都更愿意在离家近的地方打工,“哪怕一个月只能赚三千,我们也愿意守着家里。”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底,县里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8.124万人。2023年以来,县劳务部门对接厦门、济南、中山、南京等30多家省外用工企业,动员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外出务工。
一位陈家村村民讲述了自己的打工史,13岁那年,他先是去了邻近的青海化隆县,15岁时从西北远赴上海,在电子厂干了14个月,因为是没到法定年龄的“黑工”,总被克扣工资。在近20年的打工生涯后半段,他的落脚点已经远至广东惠州,但他最怀念的还是开始在化隆那段时间:“都是家乡的人,说话、吃饭都是一样的。”
在陈家村四社村长韩志刚的记忆里,打工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村民们先是到新疆、青海从事建筑、修路等工作。大约是2018年,村里的青壮年开始去到广东、厦门和南昌等地务工,“以前去的都是男人,后来进电子厂的机会多了,很多女人也去了。”
四社一共有97户家庭,现在将近80%的人都在外地。现在年轻人一个月在厂里就挣到三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