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博士流浪》十六年后倒出名啦
华裔《流浪博士》在多伦多中区唐人街流浪多年,默然无闻,因自卫防身带了一把水果刀,被警官一次搜查中枪击死。《流浪博士》在上海五角场,媒体报导后据说领回老家了。今又见《流浪博士》在纽约,又是被发现、被关爱、被同情。好事者又想如同《上海刘大爷流浪纽约三十年后被送回上海》的剧本上演着。《流浪博士》在纽约的主角也有十六年了。纽约的《博士流浪》十六年后倒也出名啦。
人们在好奇纽约曼哈顿街头一个流浪了16年的博士流浪汉的故事。流浪汉叫孙卫东,英文名Eason,今年54岁,1969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人。据说,孙卫东智商极高,升入江阴市南菁中学后,1985年1月16岁的孙卫东被复旦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被李政道教授选中去美国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获得了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孙卫东在做研究员时,攻读了计算机专业。孙卫东还获得了美国绿卡,后来又成为美国公民。后他还在华尔街工作过1至2年,从事的是软件开发工作,年薪在13-14万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92万到100万之间。本是传说中的改革开放的人生赢家,赴美、留美、华尔街工作、挣高薪,令人羡慕不已,但缘何沦为流浪汉?
这是个人隐私不必去细究。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用生命流浪,用灵魂歌唱。 想想, 谁不曾流浪? 有人远渡重洋,有人背井离乡, 为了生存,为了生活, 也为了诗和远方。 人们都在流浪, 只是,资本社会中弱肉强食,只能相信命中注定。 有人一路荆棘,有人一路辉煌。 有人汗颜寒士,有人神采高堂。 宇宙中,地球在流浪,月球在流浪… 一尘顿现。 更何况,芸芸众生的人类也。 短暂旅程,其实哪一个人不在流浪?
然而,这个曾经的中国少年天才,被捧在中国人手心里的花朵,不惜用心地爱护培养成建设祖国的人才,却如今流落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街头,成了无人管的流浪汉,还是个博士生,当年又是中国公费公派出国留学美国的,理应学业有成后拒绝回国报效,自愿留在美国用自己的仕途为美国服务,而又不顺被米国无情抛弃,现在流落美国街头已十六年,让人心疼,让人可怜,还让人气愤。
现在国人視骨血为亲人,学友联谊组团,纷纷慷慨解囊相助,总算把这个“外国”人疾苦化解了一下,在为这些血统学友点赞的同时,有些话刺猴就是说不出来,那个年代,国家多么困难,还公派公费这些学子公费留学深造,国家那时真的需要人才,多么希望这些学子学成回国来展示才华,来贡献国家各各行各业,结果有些留学生让祖国寒心了,让爹娘丢人了,让兄弟姐妹儿子女儿亲友们受冷眼了。这个博士在美国的悲惨下场,确实牵动了国人心,但也招来不少非议,现在,无论是博士生的学友,还是家乡人,他们多份善心没有错,人类就是需要这样的善心!然而十六年?上海刘大爷30年?祖国的人不知道还说得过去。而在美国纽约的人中没有一个他所熟悉的人?只有一个理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只关心利益,只在于利益,其他的都是不关心不在乎的。那么,当纽约的《博士流浪》十六年后倒也出名啦。是不是都要来掺一下热乎?
美国流浪博士很可怜,却很难让我同情!天天在网络平台“霸榜”,全球网友吃瓜都快吃吐了。有趣的是,此事在中国国内也非常热,有些大佬的同情似乎在掩盖政府的留学政策是对的,声称这是极少数的个例什么的。似有此地无银三百两。
1978年6月23日,针对留学生派出工作,邓小平有说:“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 “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而且,派出留学生“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此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涌动着中国人热情、智慧和斗志的留学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第一屁邓派公费的留美人员52名中年人穿着黑大衣和黑皮鞋、带着黑色手提包,顺序登上飞机,他们要途经法国巴黎转机去美国留学。先一天到达美国,意在邓访美日去机场欢迎。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学人员到达美国。登上飞机的一刹那,这52个人还有些恍惚,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想到自己能得到去美国的机会。
这是因为,52人中很多人来自《剥削阶级家庭》,这种包袱仿佛也有万钧之重,足以影响一个人求学的自信心,甚至将他压垮,大家因此也心有余悸,害怕万一去了,国家的路线改了,就倒霉了,要么回不来,要么回来了又要被戴帽子。邓小平告诉教育部,教育部告诉来自《剥削阶级家庭》的他们,这是邓小平的需要,更是邓小平的命令!到美国去学习是邓小平派你们去的,这样大家才得以安心。
1984年,留学这件事也迎来了大潮,这一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了人们自费留学的渠道。
仅在1985年底,出国留学生的总人数就达到3.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7000人。
1991年的中国弥漫着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的硝烟。而事实却是,争论如江面上迷眼的乱风,实质性的经济变革却如水底之群鱼,仍在坚定地向前游行。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一系列讲话的核心其实是对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争论给予了断然的“终结”:不准争论。
留学政策的进一步松绑,“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被确立为留学海归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扫80年代末一度对留学政策有所收紧的阴霾,给留学潮又加了一把火。
于是,雄心勃勃的人都琢磨起留学来:从商的,想到海外赚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着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艺明星们,也开始惦记着冲进好莱坞、百老汇。有人甚至带着“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幻想,盼着尽快走出国门。
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火爆全国,将出国热真切地展示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片中,姜文扮演的音乐家王启明,在纽约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最后成为了一名商人,这是那一代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模板。
借助一股股留学潮,有人怀着各种想法赶赴世界各地。
尽管各种优秀“海归”或出于梦想,或出于商机选择回国,但这也难以掩盖这一时期中国大量的人才流失,2002年,也就是中国被世界贸易组织接纳的次年,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一度达到了6.94∶1,也就是说,每7名中国留学生中仅有1人回国!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
拥有更多选择的学界精英和商界大佬,选择将孩子送出国去,出国留学逐渐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了60万。其中,国家公派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2018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53万人,单位公派2.65万人,自费留学46.76万人。
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
在这些留学生群体中,美国不仅是中国留学生去向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美国留学生中的最大生源国: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51%的国际生来自于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留学生占33%.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8月,在美留学生中有本科生人数:131556人,硕士生人数122399人,博士生人数55661人,初高中学生26842人。
无序的教育计划,忽悠高考改变命运,上大学改变人生,学知识逃脱工厂农村。盲目的留学。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流失。更恶劣的是造成的恶果又有谁来担责?谁敢追责?黑白道摸石头胡搞。伤害到的是《流亡博士》及其家人。
1979年中美建交,从1980年到1988年底,中美合作院校(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有76所美国大学、21所加拿大大学、95所中国大学。
这是一种独特的招生方式,美国高校在正规招生计划之外,每年从中国招收几十名物理研究生,打破了美国历史。
李政道在中美之间奔波,一方面他要在中国发现物理人才,另一方面他要说服美国名校接纳他们。
CUSPEA累计培养了915名物理学人才,但他们回国比例只有30%不到,大多数留在美国,或去加拿大和欧洲。
这不就是美国的“人才引进计划”吗?还是把美国人想得太好了。这些留学生都是凭着国家资源获得了留学机会。
国家当然想让他们能够学成归来,但那时国家穷,当他们在美国过着高水准生活,看惯了摩天大楼,享受过灯红酒绿后,有的人便看不起自己的国家了,觉得家乡故园配不上优秀的自己了。
16年在街头流浪,冬天只能睡网吧和地铁站,平时穿别人不要的衣服裤子,靠食品救济,甚至要靠乞讨和捡别人丢弃的食物活命。
头发花白、凌乱,牙齿松动脱落,难以咀嚼,只能吞咽食物,说不定还是被别人殴打所致。
2022年初,自称美国上海同乡会会长就帮一个在美国睡大街的刘大爷补办了中国护照,还筹措1.5万美元,把刘大爷送到中国,但他的家人拒绝见面。然后,当年抛妻弃子的刘大爷闹着要分房产。现在,这位爱心泛滥的会长又要把另一位大爷送回来。
百多年前,胡适:《非留学篇》中说,吾久欲有所言,而逡巡嗫嚅,终未敢言。然吾天良来责,吾又不敢不言。夫欲有所言而不敢言,是恇怯懦夫之行,欺人以自欺者之为也。吾何敢终默?作《非留学篇》。
吾欲正告吾父老伯叔昆弟姐妹曰:
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
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
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功半者也;
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
何以言留学为吾国大耻也?当吾国文明全盛之时,泱泱国风,为东洋诸国所表则。稽之远古,则有重译之来朝。以数千年之古国,东亚文明之领袖,曾几何时,乃一变而北面受学,称弟子国,天下之大耻,孰有过于此者乎!吾故曰:留学者我国之大耻也。
吾所谓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者,何也?吾国今日所处,为旧文明与新文明过渡之时代。旧文明非不可宝贵也,不适时耳。
吾所谓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又何也?请先言废时。留学者,不可无预备。以其所受学者,将在异言之国,则不得不习其语言文字。而西方语言文字与吾国大异,骤习之不易收效。即如习英文者,至少亦须四五年,始能读书会语。所习科学,又不得不用西文课本,事倍功半,更不待言此数年之时力,仅预备一留学之资格。既来异国,风俗之异,听讲之艰,在在困人。彼本国学子,可以一小时肄习之课,在我国学子,须以一二倍工夫为之,始克有济。夫以倍蓰之日力,乃与其国子习同等之课,其所成就,或可相等,而所暴殄之日力,何可胜计!废时之弊,何待言矣。
次请论伤财。在国内之学校,其最费者,莫如上海诸校。然吾居上海六年,所费每年自百元至三百元不等。平均计之,约每年二百五十墨元,绰有余裕矣。今以官费留学,每月得八十元,每年乃费美金九百六十元,合墨银不下二千元,盖八倍于上海之费用。以吾一年留学之费,可养八人在上海读书之资。其为伤财,更何待言。夫以四五年或六七年之功,预备一留学生,及其既来异邦,乃以倍蓰之日力,八倍之财力,供给之,然后造成一归国之留学生,而其人之果能有益于社会国家与否,犹未可知也。吾故曰: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
吾所谓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者,何也晤国文化中滞,科学不进,此无可讳者也。留学之目的,在于植才异国,输入文明,以为吾国造新文明之张本,所谓过渡者是也。以己所无有,故不得不求于人;吾今日之求于人,正所以为他日吾自有之预备也。救济者学于人之可耻,吾已言之。求学于人之事倍功半,吾亦已言之。夫诚知其耻,诚知其难,而犹欲以留学为储才长久之计,而不虽筹善策,是久假而不归也。是明知其难而安其难,明知其耻而犹砚颜忍受不思一洗其耻也。若如是,则吾国文明终无发达之望耳。读者疑吾言乎?则请征之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