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破旧教育秩序立新工农教育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4-1-15 22: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文革破旧教育秩序立新工农教育




《文革》时期的教育是古今中外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超越了美西方各国的自由式教育方法,彻底地实现了以学生自觉自愿学习为中心,废除了封建资本下的《买卖教育》《填鸭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死记硬背式教育》《脱离实践式教育》。而是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参加社会实践的教育方法。又是老师和大学生共同来管理大学。

《文革》时期的教育成就走资派们是不容诋毁的。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说到底是第二次解放劳动人民,为了劳动人民,为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为了整个民族大多数人的利益,对于批判走资派的同时,警告走资派不要搞复辟资本主义,恢复高考只为有钱人。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分为两个阶段,从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到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进行“停课闹革命”即真正文革批斗阶段,高校停止招生。从1970年6月到1976年10月为第二阶段,开始“复课闹革命“,高校恢复招生工农兵大学生,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纵观这个历史时期,教育总体上是维持,到结束时基本恢复到开始前的水平。所有学校一切正常运转。

《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理论就是《先破后立》。《破坏》的是旧教学秩序,即中学实行“停课闹革命”,大学实行“停止招生”。

《文革》前期,在“搬、并、迁、散”对旧教育进行重组,全国共合并去了106所高等学校。到1971年全国共有328所高校。高校搬迁对其师资重新配制。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开办“五·七干校”、“五·七艺校”。加上原有的中专、技工学校以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一律取消特殊学校,如干部子女学校,高级学校,贵族学校等。比如戏剧学校并入“五·七艺校”组建为戏剧连。整个文革时期,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继续。

新中国实行《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在1962年就开始了,据报道“1962—1963年16个省动员和组织下乡插队城市知识近10万人。” 1963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要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上山下乡。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引用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从此,全国各地城镇出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纷纷去农村、边疆落户。

据统计到1973年的五年来,全国共有8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一场重大的从城市向农村的人口迁移运动,给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和风俗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液中,至今仍然在流淌着。

从实行的结果来看,上山下乡运动是正确的,这不仅解决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而且最为主要的是通过这种运动,使广大城市知识青年在农场在边疆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当前中国政界、军界、学界很多要人上过山下过乡,他们已经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没有这场运动,或许也成就不了他们今天的事业。如今大学的食堂里,有专门收拾桌子的阿姨,还管洗碗。这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这完全使大学生丧失了劳动观念,真是堪忧堪虑!

它的确锻炼一批人,造就了一批人,淘汰了一批人,也摧毁了一批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上山下乡运动对于一些个体来讲,可能是对于少数怕苦怕累的学生是残酷的甚至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优胜劣汰,从社会长远发展看是有益的。

1966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认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更多的吸收工农兵革命青年进入高等学校”,提出要“彻底革命”这种考试制度。

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彻底搞好文化大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提出要改革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作为“彻底搞掉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一个突破口”,“将从这里着手,对整个旧的教育制度实行彻底的革命”。从此导致大学停止招生达三年。这个时期招生工农兵学员。当时有一个口头禅:分数线,分数线,工农兵的封锁线。这可谓是当时取消招生考试制度的一种社会心态。

当时职业学校是由于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文革”时期强调的教育方针,故而得以部分保存并且毕业生享有相应待遇。

1967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半工半读学校复课闹革命和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及职业学校的一九六六年应届毕业生(包括一九六五年毕业生尚未分配工作的),根据自愿原则,现在即可按原有分配方法分配工作。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这样,尽管职业教育办学方式管理方式发生了“革命”,主要是厂办工科中专学校和社办农科中专,但是毕业生依旧是“文化大革命”依靠的力量、团结的对象和生产的骨干。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后,许多成人高校被撤销,有的改办“五·七干校”,有的改办“七·二一大学”,还有的改办成中学。

1970年以前在全国各级各类的特殊贵族学校教育都被取消。然而在1970年6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开始招生以后各级各类教育开始面对工农兵学员。

《文革》在“斗、批、改的《改》后期高等教育情况。1973年3月17日,国务院科教组发出通知批准恢复北京财贸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本年,国务院还批准恢复黑龙江建设兵团农垦大学、山西财经学院等高校。

1974年6月4日,国务院科教组还发出通知,恢复和新建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财经学院、四川农学院、西南民族学院等27所高等院校。同时还恢复和新建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学院、湘潭大学等。尽管如此,1976年全国共有高校392所,在校生56.4万人,比1965年的434所减少了42所。高等教育的改变刚刚起步了几年,今后根据科研及生产的需要必将不断完善的。

《文革》在“斗、批、改的《改》后期基础教育情况。这个时期的基础教育一直是急速发展大力扩张,尽管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是直线上升。

首先1973年到1976年之间,中国幼儿园数量急剧大幅度增长。在农村《我们是怎样坚持办育红班的》讲到1975年4月小靳庄人民公社下的各大队办起了育红班,分为大中小班,开始28名儿童,后增加到54名,2名老师。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农村人民公社办育红班的经过、内容,克服脏、累,给小朋友洗衣服等等。还提到最初办班的时候,无人响应,家长有顾虑,担心孩子受委屈。大队党支部反复向干部群众讲解办育红班的意义,专门对老大嫂举办了专题学习班,深入到户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其次学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1965年入学率为84.7%,1974年、1975和1976年分别为93%、95%和96%。

再次普通中等教育超常发展,文革的全民免费教育必须发展是肯定的。1970年全国普通中学共有104 954所,学生数为2 641万人,到1976年猛增到192 152所,学生数达到5 836万人。1976年的普通中学学校数是1965年18102所的10倍多,学生数是1965年933万人的6倍多。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3.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4.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5.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6.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7.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8.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9.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0.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11.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4.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15.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8.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1.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4.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5.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6.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7.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2-28 09: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