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宁可《当柴烧》不愿帮穷人上升
《高考》让少数穷人上升了。而少数穷人上升了,宁可《当柴烧》,也不愿再来帮其他的穷人上升了。这就是走资派特色政府的《高考》教育下的《檀香木》。而这些《檀香木》宁可《当柴烧》再也不愿帮穷人上升的了,或是被称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就是走资派邓小平复辟《高考》的最“公平“的政绩。
自从走资派邓小平复辟《高考》或称恢复旧式高考以来, 开头的几年由于处于社会转制期, 孩子们及其他们的家庭贫富相差不大, 人人都享受着各种免费的社会福利, 参加高考前的复习阶段有的在农村"上山下乡", 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一听说有个孩子要复习功课参加高考, 总是给于积极地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有的己参加工作后更是方便, 请假专心复习工资照拿厂里头头们一路绿灯。一旦考上了还要大张旗鼓地欢送一下。至于上了大学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几乎都是免费的包括吃住和一切学杂费用, 说不定还发一些零化钱。享受着国家干部的待遇。因为国家急需人才啊! 这样的上大学有谁不願意? 有谁不喜欢吗? 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有过几次这样的机遇?
上大学读书经三年四年大学毕业了, 几乎都不会也不愿分配到农村工厂去的。各种学校科研机关等用人单位早己要去了。虽然没有回到工厂或农村,但善良的当时送孩子们上大学的工人们农民们也很高兴和喜欢, 总以为孩子们学成之后,为了建设新中国欢迎大学生们服从国家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当然在恢复高考开头这几年的大学生里有工人农民家庭出生的孩子, 也有出生于四九年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当然,当时还有一些孩子的祖父辈是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地富反坏右分子, 因为填写高考表上取消了成分一挡。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恢复《高考》的主要原因。
后来的"知识改变命运", "高考改变命运"欢呼者们,主要是这些大学生们。而那些工农出生的大学生们,有的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有的其实是瞎起哄而己。
有的说,农村的孩子, 穷人家的孩子只有靠读书高考来改变命运? 那么,没有考上大学的就无法改变命。
有的说,穷人家的孩子只有靠出国移民来改变命运? 有几个能做到?
改变啥子命运吗? 工人农民在任何时期都占极大多数人, 全部改变命运? 全部出国移民? 全部《高考》上大学行吗?!显然是忽悠。
至于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本事之后呢?再后来是不是为祖国建设服务了吗?那些没上大学的人就己经不重要了?《高考》上升了,成为了上等人, 成为了走资派官员, 成为了资本家富人, 成为了砖家叫兽精英阶层。公费公派出国留学了, 公费公派出国访问学者了, 完成了研究生博士了, 成了外籍砖家叫兽了, 留在国外移民了, 全家定居国外了, 作为砖家叫兽回中国投资了, 指导工作了......外国中国两地拿好处。
在外国时不时地骂骂共产党, 讥疯一下农民出身的毛泽东, 评议一下中国这个不行, 那个落后, 数落一下中国人素质如此低俗。住在国外的大房子里细细品味着有那么多地高兴和喜来。
在中国挣钱后带着大把的钱西装毕挺地飞回国外的豪宅里享受着欢乐着。显然是《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知识给个人带来了财运。而就是:宁可《当柴烧》也不愿帮助其他穷人们上升。
想起百年前陈独秀周恩来等无数的出身富人家庭的孩子们,出国留学后为了让穷人地位上升,选择回中国浴血奋战几十年,逝世前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财产。为了让大多数穷人上升成为国家主人。他们做到了。而他们为之奋斗的让大多数穷人上升成为国家主人后,这些后代忘了前辈的恩情不算,还要宁可《当柴烧》也不愿帮助其他穷人们上升。陈独秀周恩来等无数的前辈们在地下安心吗?
然而到了《文革》结束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走资派特色政府的一切私有化后,资本主义的教育产业化了, 对于大多数低端人口工人农民们的孩子们那怕买一支笔都要自己化钱了, 教育费用一天天地上涨, 所有物价不断上涨。人群中的贪富差距越来越大, 对于低收入的孩子们来说如何能与富人家的子女相同地参加高考?能显示出公平来吗?
富人穷人的不同, 城市和农村的不同, 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不同, 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同, 高考能是公平的吗? 能让穷人上升吗?
《高考》 除了在教育链上抢钱的少数人靠教育来赚钱的资本家得到好处之外, 对于没有钱的低端人口带来什么益处呢?! 其实有了钱的权贵们家的孩子《高考》可以请人代考, 论文可以去找人代写, 大学毕业证书也可以买到。高考只是一个忽悠, 忽悠那些低端人口们梦想改变命运的人。是的偶尔会有一些个例, 但有些个例可以用《悲》来形容。
先看看见于新闻谋体的, 当然没有报导的还有多少呢?!
2001年7月31日,《新浪网》在《人生的未来有多远--透视落榜生自杀现象》一文中指出,在福建福鼎市嵛山岛海域,17岁的刘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怕挨父母打骂,便离家出走从福鼎城关坐车到了沙埕港,又乘船来到嵛山岛,从一块6.7米高的礁石上跳进海里。.......
2006年8月初,《华商报》刊发了一篇新闻题目是《陕西一女孩高考落榜 父亲绝望自尽》,文章称,户县女孩张小雨因为高考落榜父亲绝望的上吊自杀了。7月10日到27日张小雨的第一志愿未被录取,7月29日张小雨在父亲的带领下一直在忙碌着补录的事,但都没能如愿,7月30日早上8点左右小雨的父亲竟上吊自杀了,自杀前的晚上,小雨的父亲曾绝望的说:“一切都完了,不想活了。”
《贵州都市报》在2006年8月底刊文《贵州一女生高考落榜无钱复读深夜割腕自杀》,文章称,今年20岁的小惠因为只考了300多分,想再复读一年,但家里没钱供他读书,于是她便用菜刀在两只手腕上各划了一刀,.......
2011年6月下旬,《齐鲁晚报》在《少女复读后高考落榜喝农药欲自杀》一文中称,今年21岁的张尧家在菏泽市巨野县,当她得知她的高考成绩离本科分数线差了150多分时,她将房门紧锁喝下农药“百草枯”,从乡卫生院到县医院连续抢救10多个小时,之后又转院到省城济南在省立医院救治.......
2013年3月初,《河南商报》在一篇《男子高考落榜后抑郁七年 与母亲争吵后跳楼身亡》新闻中这样写道,26岁的谢某因2005年高考失利精神受到刺激得了抑郁症,7年一直在吃药,因为与母亲争吵最终选择了用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3年6月25日,《辽沈晚报》刊发了一篇《高考复读生查询成绩后装着石块投河自杀》报道,文章称,6月9日,在高考标准答案揭晓的当晚,营口市大石桥复读考生李新离家出走,14日李新的父母接到警方电话,称李新在鞍山郊区的一处河里投河自杀,身上装着两个大石头,还有准考证。
2013年7月《中国青年报》在《高考落榜生自杀身亡 遗书称自己死父母才能轻松》中这样写道,杨媛这个家在四川崇州一个小村庄的复读生,在成绩揭晓的当晚,她收到手机短信,内容显示,她今年高考的总分数454分,四川省高考理科本科第三批录取控制分数线460分。得到这个消息后,她先是拿着水果刀割腕,因没有割到主动脉而找到家中的农药磷化铝,吞了3颗药丸,随后跟母亲说了个借口就出去了,最终,杨媛在村口公路的辅道上昏了过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她在遗书里这样写道:“只有我死了,你们才能轻松点。”
2013年7月,《长江商报》刊发新闻《高考落榜复读生吞钢钉自杀》,文章称,武汉19岁的小王因上一年的高考失利成了青山区某学校的复读生,7月3日晚上,她因为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的消息,在房间里吞下7枚钢钉和5枚硬币企图自杀后因父母发现及时到武汉某医院手术取出了钢钉与硬币脱离危险保全了性命。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为了出人头地、回报父母,20岁的崇州女孩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选择了复读。今年,复读了一年的她,差理科三本线仍有6分差距。在得知这个成绩后,她选择了割腕、喝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以为这样能让父母轻松点,不想这却成为父母一生中的痛。
其实类似这样的悲剧,已经发生了不止一起。正值花季年龄的他们,为什么会不顾一切走上绝路?高考考生自杀的悲剧为何年年上演?有多少考生因为高考失意自杀?每年这个时节,都会让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