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让少数穷人上升多数怎么办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4-1-18 06:5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高考让少数穷人上升多数怎么办





《高考》让少数穷人上升了,多数没有考上的怎么办?其实《高考》不但不公平,而且还在人为地制造划分人的等级,又在制造人类的分化成阶级。是在制造矛盾,制造阶级,从而引发阶级斗争。

随着高考成绩的查询,以及分数线的陆续公布,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考生自杀的悲剧。有媒体报道,营口市复读考生李新默默离家出走,在鞍山郊区投河自杀。警方发现,李新胸前书包中装着两块大石头。李新父母说,儿子去年447分已够二本分数线,但是,他最大理想是考上一本重点大学。

虽然每年这样的事件都在上演着,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化蝶而去,着实令人痛惜。透过这些悲剧的事件,折射出的是中国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

上学是为了什么,答案可能是好的大学,再往后推,便是有一个好工作。再加上竞争与媒体的报道,使每年一度的高考,早已经不是学生本人的事件,而是寄托着社会、家长、学校与学生的期望值和价值感,全社会过度关注使整个社会氛围格外紧张。很多考生认为这一环脱节了,人生就完了。

高考,已经排在了压力事件的前列,成为引起心理与精神障碍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每年高考已至,酷暑难挡,考生与家长如何调整心态?  施压过猛,情绪紧张,如何让考试失利、悲观自责的考生绝处重生?   盘点那些落榜后轻生自杀的考生,希望这些血的教训让考生与家长都能看淡成绩、看轻分数、......

不管是落榜后的考生自杀,还是落榜生的父亲自杀,血的教训告诉人们期望过高反而会让自己的落差变大,失望之至终会使情绪失控走向极端。看淡高考,看轻分数,放下大学这个独木桥的老观念,家长与考生都能把高考看的云淡风轻,发挥才能超常、心态才能平稳、行为才能理智!  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都需要一个身心健康大环境,人们应该共同营造方能减少悲剧!

不管是喝药跳海、还是割腕吞钉,高考落榜生之所以轻生只因分数压力过大,看淡看轻分数,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家长引导、媒体跟进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分数观,打造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氛围,让考生对分数不那么敏感,降低分值的敏感度才能让所有高考学生远离轻生的怪圈!

在中国每年的六月,高考都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放榜的那一刻,无数考生经历着大喜大悲。在日趋逼仄的社会上升通道里,高考成为了许多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然而,正是这种孤注一掷的生死状心态,导致悲剧频频发生。

2013年6月,四川崇州。女孩杨媛第二次参加高考,还是没能达到本科线,觉得愧对父母,喝农药自杀身亡。

2014年6月,四川旺苍。男孩尚飞参加完高考,仅考了170多分,发布微博:“原来我孤身一人。好绝望好绝望,一步错,满盘皆输。他寂寞的活着,他寂寞的死去。然后从自家后面200多米高的山崖坠下身亡。

2015年6月,辽宁大连。男孩洋洋第三次参加高考还是失利,于是从15楼纵身跳下,据说因为屡次高考落榜,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2016年6月,四川达州。男孩小斯参加完高考后,在QQ空间留下几千字的遗书:“考98分都被骂,感觉不到父母对我的爱,死了,我的心自由了,我宁愿从未在这个世上出现过。”几天后跳河自杀。

……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悲剧,人们会发现,十年寒窗苦读,一旦落榜,仿佛数载心血都灰飞烟灭,即使是成人也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更何况那些脆弱敏感的青春期孩子?希望能唤起更多有志之士的深思。

有个考生说,  在高考之前,父亲就再三强调过:“你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考上了,我们把你当坐上宾,考不上,你在这个家将没有任何发言权,谁都可以把你踩在脚下!”那些冷嘲热讽的谩骂让我倍感压抑。

可我到底落榜了,而父亲自然是大大的愤怒了,怀疑我是不是天生的弱智。而我也是心如槁木,万念俱灰,不止是因为高考的落榜,也不止是因为家人的奚落,更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命就是如此,从小就得在家庭冷眼下苟且偷生;长大了又得在应试教育下延口残喘,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啊?!

于是就下定决心投江自杀。

有个考生说,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都很好,经常考第一名,中考时便是以全校第一名考入县城最好的中学。

高一的时候,我感觉到那些县城的优秀同学们瞧不起我这个家境贫寒,学业平庸的乡下孩子。

我还是落榜了,父亲大大愤怒了,激烈的竞争让我惶恐、挫败、焦虑,青春期荷尔蒙的躁动又不知如何释放;

有个考生说,  在一个佼佼者如云的重点学校,这种激烈的竞争让我内心极为紧张、惶恐、挫败、焦虑。我从初中开始就寄宿在学校了,父母不在身旁,也没有知心朋友,老师一心只抓分数,根本没精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只能通过看通宵录像、打游戏机等来麻醉自己,像无数迷茫又迷失的少男少女一样,我也喜欢上了流行歌曲,收集一大堆歌星们的唱片,又故意留长发来彰显个性——我额前的头发垂下来,可以到嘴唇那么长,眼神迷离,表情冷漠。

此外,青春期荷尔蒙的躁动非常困扰我,但我不知如何释放这种压力,更不敢告诉任何人,只能通过看某些不良小说来缓解,但每次这样做后,我都会有强烈的羞耻感和罪疚感,觉得自己真是全然败坏,对不起含辛茹苦的父母,我那段时间甚是苦恼,甚至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只能把所有的挣扎痛苦写在日记中。最后,我开始有了轻微的抑郁症。

然而高考后等到成绩放榜的时候,我简直五雷轰顶!万万没想到我居然考得那么糟糕,连省专线都没有达到!一向争强好胜又爱面子的我躲在家里大哭了半天。更糟糕的是,......

有个考生说,  高中毕业那年没有考上大学父母也很失望,于是苦口婆心劝我复读一年,——回首自己高中时代那种紧张、惶恐、挫败、焦虑、孤独,我依然心有余悸,..........对家庭、学校、社会而言,都任重道远。

有个孩子说,  我出生在江西某个小县城。其实,我从小成绩都不错,初中和高中都上的是重点学校。但高中分文理科时,我走错了路。

其实,我天生是理科细胞缺失的,对电力、几何、空间、概率之类总是脑子短路,难以开窍。父母没多少文化和主见,听周围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读文科,怕别人看不起,最后就稀里糊涂的让我选择了理科。

读到一半,我有点想放弃,因为费了很多功夫也看不出学习效果。但妈妈给我打鸡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又说“其他家的孩子都能,你为什么不能?”还给鸡汤“科学家都可以克服那么多困难,你为什么不可以向他们学习?”

其实,这种励志鸡汤不是每个孩子都合适喝的,真的需要因人而异。

学校有不成文的偏见。历年以来,成绩好的学生们都一定会考到省外,去上海、北京、厦门等大城市,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继续待在本省。而我考前屡次模拟考试,唯一超过120分的只有语文,其他科目都是惨目忍睹,总分也就400来分。于是,我想自己绝对是考不到省外了,只能做二等公民。谈不上多么绝望,更多是麻木,绝望之后的麻木。

老师给我们发了一篇上届某位学姐写的励志文章。她当时模拟考试考了580分,按这分数也只能上一个省城的二类本科,学姐不甘心,在家里显眼位置贴了一条横幅:“杀进复旦”,并以卧薪尝胆的精神自我激励,最后,如愿以偿,高考竟然考出650多分的好成绩,比上次模考多60多分。所以,她勉励我们这些师弟师妹“有志者,事竟成!”

所有同学看了师姐这篇正能量文章,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希望通过最后一段时间的冲刺翻身打个漂亮仗,我也这么幻想着。

高考那天,我骑上妈妈新买的自行车去应考。上午考语文,感觉还不错,结果出考场一看,我的新车居然被偷了,找了半个小时也没找到,我非常沮丧,哭了一中午。

回家后,妈妈心疼车,很生气地责备我:“你干嘛不走路去?非要骑车去?”其实我也挺自责,母亲甚至还跑去找校长闹:“我家车给丢了,让我家孩子心情受影响,你们学校得负责!”

下午考数学,本来我数学就不好,这事一闹,结果考得更差,如同新车被偷的宿命一样。最后,全部科目考完后按标准答案一估分,我估计自己考了400分,也就能达到个市专科线而已。

果然,我真就考了402分,被市里的财经专科学校录取了。而那一年,因为试卷总体难度比较大,本科线其实并不高,也就420分,我心里非常非常难过,如果我再多18分该多好啊!

于是,我对家人说:“我放弃那个专科学校了,我要复读考本科!”结果,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不赞同我复读,她们认为我资质很差,即使复读也难成材。这让我更加自卑。

偏偏我亲戚的邻居是一个在北京某大学读自考的大三学生,他受了学校的委托,在家乡到处招生,每招到一个学生能获取1000元的好处费。于是,为了牟利,他不遗余力地在我家吹嘘,这个学校多么不错,校长多么厉害,就业前景多么光明……

可惜,当年资讯并不发达,没迈出小县城的家人们对自考完全没有了解,就听信了邻居大哥哥的花言巧语。尤其是我大婶,她虽然文化层度不高,但属于我们小县城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干部”,所以,亲人们都更愿意听从她的意见。

结果,我去复读交学费的路上,被大婶一把拦截住。她让我赶快去照相:“我是为了你好,就别复读了!以你的水平,再复读一年,最多只能考到省城去上大学,现在直接去北京这个大学,以后毕业了,就是人人羡慕的北京人了。”

一周后,北京那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就来了,我只好听从大人们的安排。

等真到了北京清河的那所自考学校,我一看校园还没有我们高中大,不禁大哭了一场,对爸爸说:“我不想读了,我想回去。”可爸爸不同意:“所有人都知道你去北京了,你再回来,很丢人啊!”而妈妈则继续给我打鸡血:“人家可以在这读,你也可以的。”

就这样,我别无选择地读了这所自考学校。我们被忽悠了,自考学校有很多考试,强度远大于高考,弄得我们压力很大,虽然也有学校文凭,但含金量不够,我很多同学毕业时都只得到了学校文凭,没有通过完国家考试,等于四年学费,五六万学费只换来民办大学的文凭。一路艰辛,冷暖自知。

今天这个社会用分数、学历、地位、金钱将人划分成三六九等,阶层焦虑越来越严重,但我希望女儿将来能够确信自己乃是不以分数、学历、地位、金钱等等为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毕竟,人生的唯一出路不在于金榜题名,人生的真正价值也不在于出人头地。

这个考生说得对啊!  人生的唯一出路不在于金榜题名,人生的真正价值也不在于出人头地。工人农民还是需要存在的!  工人农民总是占人群中的大多数!  人生中并不是只有《高考》这一座独木桥!   社会还需要各种行业的人员才是真实社会所存在的必需。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3.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4.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5.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6.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7.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8.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9.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0.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11.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4.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15.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8.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1.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4.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5.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6.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7.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2-30 18: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