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高考》就是封建的旧科举制度
走资派邓小平“不读书不读报“,只知道打桥牌喝茅胎。年轻时跟着别人在法国和前苏联转了几个月就回中国,怎能懂得《教育》。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的公平的教育。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没长期的理论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针、教育途径、教育目的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纵观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过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思想及其重大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特色政府否定了文革中的《教育革命》的成果,依着走资派邓小平高呼一声《高考》复辟了,随之而来为了应试所致学生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一些学生与父母、学校产生对立情绪,部分青少年出现自杀或以暴力伤害他人的行为,等等。
走资派邓小平否定了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只顾考试分数,因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纵观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道德教育价值观、人才质量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提倡全民教育,反对精英教育,从减轻学生负担的立场出发,对教学方法、课程没置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思考。毛泽东承继了五四新文化以来社会思潮中先进的青年观,十分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对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抱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毛泽东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毛泽东针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许多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考开始的第三年,即1953年,北京一位考生8门成绩考了178分,该生坚持认为试卷出了评分出问题,三番五次给人民监察委员会写信提出控诉,到教育部大哭大闹。这是根据历史可查的炮轰高考的第一人。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1950年实行高考后几年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该文件称,1954年之后,学生负担过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负担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
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实践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奇怪的是,这个特点几十年没动摇,现在仍然是这样,而且相似的减负文件发了很多份,这是不是《高考》的问题? 是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走资派特色官员们:办公楼都叫写字楼了,开会都叫论坛了,办公都无纸化了。但这个封建的旧科举制度着实是老掉牙的问题而现在还是老掉牙的封建的旧科举制度。
1955年有学生文科作文没考好,就游览万寿山,喝酒解闷,把笔记本和书本都斯掉了,个别人想“跳楼自杀”。四川一个家长,给学生放着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锅,指着这些东西对学生说,考取学校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学校就拿着棍子和破锅去讨饭。
1964年,北京铁路二中校长给中央办公厅写信,提出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1965年7月3日,毛泽东亲自批示:刘、邓、彭阅后,请尚昆办。
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
教授又甚不得法。
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
毛泽东这段批示极其重要。
尤其是《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成了后来取消高考的政治口号和最高指示。并直接导致1966年发出三份减负文件,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66年4月6日至4月16日,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一共36个单位41人参加,这是空前绝后的《高考》控诉会,是取消《高考》的预热动作。虽然这个会议别有用心,弥足珍贵的是对《高考》问题的揭露,全点到死穴上了。这些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改观。更确切地说,走资派邓小平改革开放后更加变本加利地恶劣存在。
《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
《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
《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
《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
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
《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后的5天,文革中的革命小将开始向《高考》制度开炮,《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四班)学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说:
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很落后的、很反动的教育制度。
现行的升学制度是和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其具体罪状如下:
(一)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唯有读书高”、“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等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现行的高考制度助长了这种思想。
(二)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这种学校为一些只钻书本,不问政治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
(三)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我们具体建议如下:从今年起就废除旧的升学制度。……仅仅隔了5天,6 月11日,《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五)班革命学生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以及《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说:
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这两封信是废除高考的直接导火索。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发出。
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一推迟可不是半年,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
文革时代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则,招生的模式是“三来三去”,即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儿来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