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由雄赳赳《红卫兵》维持秩序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4-2-1 02:0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都由雄赳赳《红卫兵》维持秩序





第一次的庆祝大会预定在早上7点半钟开始。

那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从凌晨一点开始就步行往天安门方向前进了。虽然一夜没睡,但大家想到要见毛主席,谁也不觉得困,每个人都兴奋异常。到了天蒙蒙亮,上百万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统一指挥下已经有秩序地集合完毕。

新华社报道说:在天安门城楼上,在天安门两侧的东西长安街上,今天都由雄赳赳的《红卫兵》来维持秩序。

天安门的正前方是北京大学的红卫兵,他们高举着第一张革命大字报的模型。这第一张大字报是毛泽东格外赞赏的。本来,聂元梓等七人的造党委反的大字报一贴出来,就遭到了上千张大字报的批判。康生把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底稿直接送到在杭州的毛泽东那里。毛泽东下令,向全中国公布这张大字报,这之后,才有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的诞生。所以北京大学的红卫兵当之无愧地站在毛泽东视线最先看到的地方。在北京大学红卫兵的周围,也算站在天安门正面的是来自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外地红卫兵。天安门两侧的观礼台上也站满了数以万计的红卫兵代表。

清晨5点,离大会开始还有整整两个小时,毛泽东就和初升的太阳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下。

接见安排在早晨5点钟。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也许其中有东方红,太阳升的意思,但更主要的是8月份是北京最热的天气,上午下午在室外都几乎热死人。选择在早晨不仅气候适宜,而且从保卫方面说安全系数更大一些。

这种大会,不同于十一、五一的大会,参加大会的人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政审,革命群众中难免鱼龙混珠,要是出现暗杀,保卫人员那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因此必须出其不意。从以后的几次接见也可以看出来,接见的时间和接见的方式都各不相同,这中间似乎有出其不意的意思。虽然是利用了五一、十一的那一套班子组织大会,但是形势那么乱,怎么可能保证每一个参加者的审查?更不要说严密审查了。保卫人员只有在千方百计把保卫工作做得更加严密上下功夫了。为了更多地接见群众,第二次检阅采用了阅兵式,这种群众动的方式比静的方式要多接见两到三倍的群众。队伍从东往西走,按计算两三个小时的事,却拖到了四五个小时。没办法,费了好大的劲,怎么动员,群众队伍也淤积在天安门城楼下不走,谁都想多看看毛主席。以后就采取群众就地、领导乘车检阅方式了。记不清是哪一次了,毛主席的车在大会堂西边走不了了,红卫兵整个围住了车,乱七八糟,神仙也维持不住秩序了,有的红卫兵干脆被挤进了车里。等到警卫好不容易开出一条路,接出毛主席的车子,才发现车里有一只女孩子的鞋。还有一次,天还没亮,红卫兵已经来了一部分,毛主席来了以后首先到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警卫人员赶紧劝主席上城楼,好一阵子才把主席劝走。接见完,毛主席又自己下了城楼,过了金水桥。当时周总理正在城楼上给工作人员总结,布置下一次的接见,听说主席过了金水桥,也顾不上说什么,就急着往下跑,工作人员也都急着往下跑。年轻人腿脚快,很快超过了总理,大家一齐站毛主席对面喊:“请主席上去。”“请主席上去。”毛主席并不理,还是任群众把他紧紧地围在中间。以后司机把车开过来毛主席才上车走了。更有一次,毛主席接见完后来到金水桥边,一屁股坐在地上。红卫兵立刻围上来,记者也蜂拥来拍照,警卫部队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毛主席接出来。

几十年后,已经离休的北京军区保卫部长张德斌说:那时真怕出事。安全一出问题,就不好交代了。

一个纯粹的偶然使一个红卫兵名声大振。一个小女孩因去厕所回来没见到毛主席,当场晕了过去。

毛泽东穿着一身绿军装,由一名年轻的女兵陪同,走过金水桥,微笑着和红卫兵握手,人群沸腾起来。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来到了他们中间,泪流满面的人们都以能与伟大领袖握手而感到自豪。

几十年后,这个久久不去的印象还深深刻在当年的红卫兵心上。

毛泽东在金水桥下握了一圈手,回到金水桥上,凝神望着,他似乎被这一片翻腾的红海洋感动了,把头上的军帽摘下来,一再向群众招手,军帽上红星在初升的朝阳下不时闪着红红的光芒。

然后,毛主席戴上军帽,转身上了天安门城楼。

紧接着,1500名被推选出来的各地红卫兵代表接到通知,到天安门城楼上和领袖一起检阅。大概在7点16分的时候,毛泽东单独接见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40名代表,并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合影留念。

7点30分,庆祝大会在《东方红》乐曲声中准时开始。

毛泽东以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主持大会,林彪讲话。就从这以后,领袖、导师、统帅、舵手就成了毛泽东这个名字之前的四个固定副词。

大会结束后,像每年的五一、十一庆祝一样,举行了百万人参加的盛大群众游行。这时,穿着旧军衣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宋彬彬(网易注:宋任穷之女,文革后又改名为宋X)把一枚红卫兵袖章给毛泽东戴在了左胳膊上。宋彬彬几天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她给毛主席戴红袖章的经过。

这纯粹是一个偶然。

也正是这一个偶然,使红卫兵超乎寻常得一下子名声大振。

宋彬彬那天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突然想到应该让毛主席也参加我们的红卫兵。有了那个让她心砰砰跳的想法后,她找到了主持大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想献给毛主席一个红袖章。在过去的集会上,经常有给毛主席戴红领巾的事情,所以工作人员也就很痛快地把她带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问她叫什么名?

是不是文质彬彬的彬?说要武嘛。从此,她改名为宋要武。另一个名叫杭生的革命军人的后代也献给毛主席一个黄丝线绣的红卫兵袖章,上面别着五枚不同的毛主席像章。毛主席接过来,冲他微微一笑。清华附中的红卫兵骆小海是最先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休息室里看到毛主席的,他和另外两名同学宋柏林和韩平大声地对毛主席说:“毛主席好,毛主席好。”毛主席慈祥地笑了,说好好。你们是哪里的?几名红卫兵自豪他说:我们是清华附中的红卫兵。毛主席大声地说:我坚决支持你们!跟在后面的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周春晓高兴地说:“毛主席也参加我们红卫兵了。”

红卫兵的队伍直到上午11点才全部走出天安门广场,仍然没有倦意的毛泽东又在城楼上分批接见了和他一同参加检阅的红卫兵代表,并与他们一一合影。当时,在天安门城搂上的北大红卫兵提出要让毛主席讲话,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手里拿的不是毛主席语录吗?那上边都是毛主席的话。”

“八一八”之后第二天,全国各大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八一八”的盛况。9月8日,一部题为《毛泽东和百万文化革命大军在一起》的大型彩色纪录片在全国放映,观看的群众在几亿人次以上。宣传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毛泽东有一次接见红卫兵结束之后,观礼台上的数万红卫兵始终没有走,他们说他们没有见到毛主席。因为毛泽东始终是在天安门的下面,就是下来了,观礼台上也看不清。所以,他们挥舞着红红的语录本,有节奏地喊着“我们要见毛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就是不离开观礼台。工作人员建议毛主席就在天安门东西两侧来回走一趟,以此来满足观礼台上的红卫兵要求。但是,毛泽东挥舞着军帽从城楼的东侧走向西侧,又从西侧走向东侧,老人家已经在天安门城楼上来回走了整整六个多小时,此时已经回去休息,总不能再让老人家重返回天安门吧?再说,在观礼台上的红卫兵还很多,要分好多批才能全部见完,再有两三个小时恐怕也打不住。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2.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3.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4.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5.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6.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7.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8.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9.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0.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11.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12.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3.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4.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15.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16.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7.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8.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19.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0.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1.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2.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3.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4.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5.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8.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29.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3 14: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