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贪婪、丑陋、乖张、孤独

作者:yongbing1993  于 2024-2-26 21:3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世俗、贪婪、丑陋、乖张、孤独






人性中所体现的世俗、贪婪、丑陋、乖张、孤独。如何解决?在一切向钱看的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己成癌症。

世俗化:是指魔鬼撒旦统治下的此世。世俗化一词的使用,也曾有一个变化的历史。它最初用于宗教战争结束之时,表示原被教会控制的领土或财产从教会手中的转移。在罗马教会法规中,这个词又表示有教职的人回归世俗社会。后来,在反教权主义的圈子里,它开始被用来表示现代人脱离宗教保护而获得自由,而在与传统教会有关的圈子里,它则作为异教化、非基督教化的代名词因此受到攻击。

贪婪是一种强烈而自私的欲望,想要拥有更多的东西,通常是金钱或权力。圣经中有很多警告,告诉我们不要屈服于贪婪并渴望财富。耶稣警告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12:15)。"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马太福音6:19,24b)。耶稣追求赚取金钱吗?不。相反,他为我们的缘故成为贫穷(哥林多后书8:9),并且"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8:20)。耶稣也没有追求权力。他又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服侍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10:43-45)。

贪婪和对财富的渴求是陷阱,会带来毁灭和破坏。"贪财是万恶之根,"基督徒被警告,"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见提摩太前书6:9-10,17-18)。贪婪,或者有想要更多的过度或贪婪的欲望,就是偶像崇拜。以弗所书5:5说:"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份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需要记住的原则包含在希伯来书13:5中:"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问题在于爱钱,而不是金钱本身。爱钱是一种罪,因为它阻碍了对神的崇拜。耶稣说,有钱人很难进入神的国。当这位富有的年轻统治者问耶稣他应该做什么来继承永生时,耶稣告诉他卖掉他所有的财产,把钱分给穷人。"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见马太福音19:16-22)。通过教导他放弃他的金钱,耶稣指出了这个年轻人的主要问题:贪婪或爱钱。这个人不能追随基督,因为他在追随金钱。他对这个世界的爱妨碍了他对神的爱。

贪婪拒绝满足。通常情况下,我们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物质的财产不会保护我们——在今生或永远。耶稣在路加福音12:13-21中关于无知财主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再说一次,金钱或财富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对它的态度。当我们对财富有信心,或被贪得无厌的欲望所消耗时,我们就不能给神应得的荣耀和敬拜。我们要侍奉神,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发财(箴言23:4)。我们内心的渴望应该是积攒财宝在天上,不要忧虑我们将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见马太福音6:25-34)。

目前社会中的问题:普遍存在的丑陋与粗鄙化,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漠视,乃至反审美倾向下对“丑陋”的推崇。当然,这些问题不仅仅属于那些特定年龄特定阶层的中国男性,也同样属于同一社会体中的女性,以及文艺圈、作家圈和大众学术圈。看看正襟危坐的走资派官员们,看看体制内生存造就出的乌泱乌泱的拥有谄媚面孔和鄙俗灵魂的知识分子、作家们。看看教育制度下塑造出的一拨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说谎者,欺骗者。这些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伤痕累累的人们,都呈现出某种反审美特征。这种丑陋是全方位的丑陋,既关系身体,也关系精神。

对于资本主义的审美趣味更是颇多批判:消费时代通过传媒表达出审美意识形态,塑造出的美丽原型依然尤其阶级属性。那些“帅气”的人往往不是底层而是精英。不论人种,一个人,无论长相如何,拥有营养充足充分发育身体保持健康的身体,以及自由生长的灵魂和人之为人的起码尊严,都是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前提,也是建良善的正常生活必须的前提。但这些,在当下中国社会依然是稀缺品。所以,现实的问题是,即便中国富有阶层或者知识分子努力健身,去美容院,买贵的衣服,所有这些都做到了,他们会看起来帅些吗?深表怀疑。

性格暴戾、乖张的人,不一定面相凶狠,而是喜好用这3种语气说话。一个真实的案例,在2018年的6月份,中科院一名硕士研究生谢某收到了很久都不联系的高中同学周某的信息,谢某兴高采烈地接待了周某,并且请周某在饭店吃饭。

就在吃饭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周某突然想毫无防备的谢某连刺数刀,在将谢某扑倒在地之后,又连捅了数刀,就这样,原本兴高采烈出来见老友的谢某倒在了血泊之中。

是什么导致了多年不见的老友做出如此穷凶极恶的行为?

原来,在高中时期,周某和谢某都是班上的顶级学霸,但周某的成绩更胜一筹。高考的时候,周某顺利地考入了四川大学,结果,大学生活还没过几个月,周某便退学复读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志不在此,清华北大那样的大学才是他应该读的大学。

但是,在第二年高考的时候,还是没能如愿,考到了西安交通大学 。

自此,周某每日郁郁寡欢,在上大学期间,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成绩日益下滑,还有数门挂科的学科,由于一再挂科,周某也失去了本硕连读的机会,而当年与自己一同高考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谢某,却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了中国科学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

问题的根源出在了2年前的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当时谢某得知周某的学习状态不好之后,曾经规劝过他几次,没想到好心的规劝竟把自己送上绝路。

在警方抓获周某之后,问其杀人动机时,周某表示,就是因为谢某的话深深地刺伤了自己。

这个案件最可怕的就在于这个荒诞的起因,仅仅因为几句规劝的话语就对同窗好友痛下杀手,曾经那个一起读书吃饭,一起把酒言欢的同学,在多年之后竟把自己送上绝路,这是一般人都无法想象的。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感到震惊,因为你的潜意识已经理解了我的意思,这个案件最根本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出在语言上,而是出在心理上,人心即鬼蜮,你是否开始感觉到自己再也无法判断自己的那些话会不小心触动他人内心的禁地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的暴力,在心理学范畴之内,有一种叫做边缘型人格的人格缺陷,这种人格缺陷是指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感情不稳定和显著冲突的心理学模式。

在《天才变态狂》一书中,将影响个体成为这类人的因素总结为以下三点:1、脑部受过外力损伤,造成例如前额叶皮质损伤;2、与成长环境、父母教育以及受教育程度相关;3、基因的突变,人体内有一种基因突变被称作是战士基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鉴别这类人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他外在形象的观察来看,人类的内心活动是隐藏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他的眼神、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

而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通过他的语言来判断。

从语言心理学的层面来看,真正携带暴力的人,并不一定是面露凶光的人,但是他们的语言一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在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情况下,对他人发出命令式的语言;

2、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断地引导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走;

3、在谈话期间情绪起伏比较明显。例如声音的变化,动作幅度的变化等等。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 [1]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某种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对社会关系的渴望与现实拥有的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人们就会感到孤独。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一个人可在众人参与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在众皆欢乐的热闹社交场合而仍深感孤独,也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孤独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负性情绪体验,在孤独心态下人们往往会感到寂寞、郁闷、焦虑、空虚、无助、冷漠甚至绝望,常伴有铭心刻骨的精神空落感。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也许能够忍受诸如饥饿或压迫等各种痛苦,但却很难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全然的孤独。虽然轻微的、短暂的孤独不会导致心理与行为的紊乱,但长期的或严重的孤独则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因之而出现的各种无聊发泄的攻击行为或其他行为问题,以及各种心理疾病和思想问题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孤独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它是一种综合因素的产物,是每个人所遭遇的内外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比如外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有的环境很容易让人感到孤独,在人烟稀少的环境中,或独自一人处在某种环境中,即使有与人交往的愿望,但却没有交往的对象,如长期在工作、勘探的人,驻守边防的军人,单身独居的人,都会经常感到孤独。在陌生的环境中也同样如此,有些环境尽管热闹,但对某个人而言却是陌生的、不熟悉的,因为没有朋友、没有熟人,却要独自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也无法同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联络,于是就会感到特别孤独。

情感缺乏。在一切成熟的人际关系中,都免不了失望的成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面对失望。但为什么有人做不到呢。心理治疗师莫·勒阿在巴黎主持一家心理咖啡馆,她解释说 :“罪魁祸首就是这句抱怨:‘没人喜欢我’。”在她看来,这样的抱怨总是来自那些童年时期缺乏爱,或至少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爱的人。她认为:“没有哪家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可惜有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表达他们的爱。”

溺爱:那么溺爱呢,“被溺爱的孩子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宠护着。成年之后,他们会向别人成倍地索求,觉得人人都该对他好。”他们对爱的无度索求和永不满足,往往吓跑身边的人。当然,毫不奇怪,其他人的这种反应更是让他们确信:“没人喜欢我”

自恋:不习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总是归罪于他人,怪别人没有对自己付出更多,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勒巴斯蒂认为:“他们对一切的解释都是从自己出发的。”在这种自我中心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自我陶醉和过度敏感。艾丽·昂贝则认为,对他们来说,被人爱总意味着“最受宠爱”。她说:“他们寻求的不是爱,而是最爱。”为了保护自己,这种人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的遭遇归咎于人,就像勒巴斯蒂所说:“跟自责相比,责怪他人不爱自己当然更为容易。”

缺乏自信因为不自信而感到孤独。

与周围保持不好合适的距离(“哲学因素”)。

美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著作中“可以”找到无数有关论述。具体地说,也是一种见不得别人变好的心态,原因在于:没有跟身边人建立起信赖关系(或说确立自己的交往信赖制度)。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yongbing1993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2.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3.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4.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5.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6.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7.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8.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9.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10.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11.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12. 邓小平在反右文革中做了什么? [2021/10]
  13.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14. 《农民的歌》唱响世界飞向太空 [2023/09]
  15. 文革招收工农兵学员背景和程序 [2024/02]
  16.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17.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18.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19.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20.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21.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22.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23.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24.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25.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26.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27.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28.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29.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30.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其它[热点杂谈]博文更多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2-26 21: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