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要想当先生》《得先当学生》
《教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文科要以社会为工厂》〔1〕
毛译东
(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一,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想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学生的。而且当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
二,清华大学有工厂。它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学生如果只有书本知识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
但是,大学文科不好设工厂,不好设什么文学工厂、历史学工厂、经济学工厂,或者小说工厂。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
师生应该接触农民和城市工人,接触工业和农业。不然学生毕业,用处不大。
如学法律的,如果不到社会中去了解犯罪情况,法律是学不好的。不可能有什么法律工厂,要以社会为工厂。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刊印。
注释
〔1〕这是毛泽东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的谈话节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其中,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来获得体现。
但是,人的发展并非社会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
无论是人的素质还是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教育。
为了让更多的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新情况新要求,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教育,必定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由此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者是否需要先接受教育?
对此,毛泽东在195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紧密结合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明确提出,“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
知识分子首先是教育者,而“因为他们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还对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再学习、学什么、如何学以及社会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学等问题作了阐述。
这些重要思想,对于引领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改造自我、全面提升能力素质、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针对法国唯物主义学说割裂“环境创造人”和“人创造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错误观点,明确提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从而得出“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科学结论。
毛泽东提出“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可谓与此观点一脉相承。
教育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职责,但要能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得明道、信道,先行增强本领,不断提升破解难题的能力。
当今时代,信息网络高度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速,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者要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真正成为“好先生”,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本领,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别人的职责和使命。
俗话说得好,“一盏昏暗的灯照不亮周围的环境”。教育者如果不首先自己明道、信道,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