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中国劣质耕地非常多优质耕地少
下面,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细解说一下。
先说“土”。
这个“土”又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在这两个方面,毛泽东都下了大气力。
先说土地面积。1952年大陆大部分地区土地改革结束,3亿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再加上没有搞土改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当时,全国共有耕地14亿亩。(尽管少数民族的人口当时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但他们拥有的土地却占全国的百分之五十六!)
但这14亿亩中,优质耕地实在是太少。当时的亩产量实在是太低:1950年中国粮食产量1.32亿吨,亩均不到0.1吨即200斤。
在还没有别的方法能快速提高粮食产量的时候,唯一能多打粮食的方法就是:开垦荒地,增加土地面积。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土地面积每年都在增加。1976年,达到16亿亩。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土地面积达到峰值:18.6亿亩。
后来,因为有别的方法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所以,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就致力于“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把许多山地和圩田都废了,不再用作耕地。现在,中国每年的耕种面积一直维持在近16亿亩。
也就是说,解放后,中国增加了几亿亩耕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尽管开荒围田的过程中,有一些负面的地方,主要是导致水土流失,但是,与当时亟不可待的粮食问题相比,这个,显然是次要的。
(尽管毛泽东多次说要“保持水土”:“垦荒,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这样做。但是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毛泽东年谱》下 卷二p497(以下简称《年谱》)
“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的规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的危险。”《年谱》P507
但是,就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许多地方都难以做到 。)而且现在,这个问题已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另外,最重要的是,这几十年的开荒,产生了不少优质耕地,产生了不少商品粮基地,著名的如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同时国家兴建了许多国营农场,这些,是现在中国粮食的重要供给地。
换句话说,新中国几十年,把中国大地上适宜耕作的土地全都开垦出来了,而且,优质耕地越来越多!这,显然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早在1950年,毛泽东从苏联回来经过东北的时候就已有规划:“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东北地域辽阔,将来我们在这里好好开发,搞几个基地,再开发新疆,中国的粮食问题就能解决了。”(《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上卷p6)
再说土壤质量。
前面说过,当时中国的劣质耕地非常多,优质耕地极少,主要是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平原。盐碱地、沙化土地面积极大。
毛泽东在全国视察时,到了这些地方,他总是要耐心地询问土壤改良的问题。《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上卷P31:
当时毛泽东在兰封车站边的一个村子里。“毛泽东从缸里抓出一把黄豆,豆子既小又干瘪。‘像辣椒籽啊!’毛泽东说。
这时赶集的老汉回来了。毛泽东问:‘这里的盐碱地有没有办法治?’老人说:‘有办法,利用黄河水吗。’”
后来,毛泽东不管到什么地方,总是要问一下当地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好经验,然后就叫政府部门加以推广。
后来在搞“农业四十条”时就专门有一条“推广先进经验的方法”。焦裕禄当县委书记的兰考,毛泽东也去过(1952年,当时焦裕禄还没到兰考,自然还没有出名。他是十年后才到兰考的)。
兰考的盐碱地也是让焦裕禄操碎了心。毛泽东也特别关注。
为了改良土壤,这位一辈子读圣贤书拿笔杆子写下无数雄文的政治领袖又半辈子指挥千军万马打下万里江山的军事统帅,竟在六十多岁的高龄学起了《土壤学》!
“毛泽东跟大家讨论有关农业科学的知识,问大家:‘有没有看过土壤学方面的书籍?’还向大家介绍中外土壤学的各种版本。他说,他最近一直在读有关土壤学方面的书籍。他赞成一位土壤学专家的观点:‘没有瘠薄的土地,只有拙劣的耕作技术。’地薄不打粮,人可以改良土壤吗,人定胜天嘛!”(《纪实》上卷p347)
拳拳之心,可昭日月!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中国的许多土地都从劣质耕地变成了优质耕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国营农场、商品粮基地越建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