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走资派发展经济透支了300年
转发《中国发展40年经济,透支了300年的资金》
文章来源: 看新闻 于 2023-04-06
据内部人士透露,中国40多年来的惊人发展速度,实际上是依靠巨额债务积累而实现的,相当于在这短短的40年时间里,提前消耗了300年的资金。曾担任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长达18年的朱少平,在去年9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中国国内总债务高达650万亿人民币,其中政府债务达到319万亿人民币,企业债务193万亿,居民债务138万亿人民币。
观察美国的数据,该国历经200多年的发展,联邦政府加地方政府的总负债未超过3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00万亿。然而,中国政府仅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央和地方政府负债已高达319万亿。看起来,中国40年的负债规模已超过美国200年负债的总和。
如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城市中崭新的基础设施、宏伟的新机场、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皆是通过中国各级政府的借债实现的。这些建设项目要么由地方政府借款实施,要么由当地企业承担债务进行建设。
根据全国人大的数据,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319万亿人民币。债务与GDP的比例高达1:2.798,远超美国的1.1875。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2年,至少有70%的省级政府,最多可能达到90%以上的省级政府,在把当年所有可借款的额度,都借出来之后,还是无法支付已经负债的债务利息,更不用说本金了。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央行开始印钞,各金融机构则通过加杠杆向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贷款。不过,这样的操作带来的后果,是相当的恐怖。
今天我们主要来看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这些政府有两大基本的财源,一个是当地的卖地收入,一个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那么地方政府是怎么用这两大块来借钱的呢?
2016年中央政府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用没有经过一级开发的土地,去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了。但是之前,地方政府大量进行这种操作,中央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就是因为地方的税都上交了中央,为了让地方政府有资金进行投资建设,对这种踩红线的事情,就没有严加管理。根据知乎上的计算,这类贷款累积到现在,数量已经达到了100万亿元。
那么地方政府用土地抵押借来的贷款和利息,最后都是怎么还上的呢?这就要谈到依靠卖地的收入了。地方政府拥有土地,土地招拍挂转让,得来的收益,进了地方政府的账户,可以被用来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因此说,土地能不能卖出好价钱,是地方政府能不能还上银行贷款本息的关键。
问题是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地方政府的土地招拍挂出现了底价成交和大量流拍的现象。按照中国土地招拍挂的规则,一旦出现流拍,就要降价拍卖。土地几次降价后,也会导致原来抵押土地的评估值跟着下降了。这就影响到了,地方政府当初和银行签的贷款合同。银行发现地方土地估值下降,就会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抵押物,如果地方政府不能满足到银行的要求,就会被要求提前归还本金和利息。这很让地方政府很头疼。
怎么办呢?市场上没有开发商愿意买地,那就让政府全资拥有的城投公司上阵吧,让城投公司或者当地的国有开发商,参与土地的竞拍,保住土地的价格。这样地方政府有了买地的收入,归还欠金融机构本金和利息就没问题。
但是城投公司也缺钱,为了能买地方政府的地,就发行了城投债借钱。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也可以注入城投,来购买地皮,而且地方政府的债券息低到4%。
城投公司买了地之后,如果要开发新房,那么新房的价格就不能下跌,这样才能保证城投公司能收回建设成本,还能有余力去归还城投债,还能有余力购买政府的其余的土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限制新房价格下跌的政策,此外中央财政也要求金融机构,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购买地方政府关联公司建设的新房,保证城投公司能还上城投债的利息,接下来还能购买地方政府的土地,地方政府也能还上欠金融机构的本金和利息,这个运转的链条就不会断了。
如果这些买下地方政府地皮的城投公司,不开发这块地,2年之后,地皮就会被政府收回。政府再推出新地皮,城投公司就继续买地,也是通过发城投债,获得买地的资金。这样下去,城投公司每次都少了一块地皮的钱,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越积越多。
在中国的知乎网站上,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城投公司的负债规模进行了估算,最低的数值是60万亿元。如果把城投公司发行的商票,把没有公示的担保和很多隐形的东西都计算上,仅仅中国各地区的城投公司,负债就可能超过100万亿。
地方政府另外一部分收入来源,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收入,大部分也是中央政府通过赤字或发债获得的。赤字就是央行把钱印出来,借给中央政府的钱,理论上这笔钱中央政府是要还给央行的。发债就是中央政府发行国债,比如特殊国债,专项国债,目的是向社会上的金融机构和社会大众借款。中央政府拿到了借来的钱,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因此地方政府的这部分收入也是借来的。
现在中央银行开动了印钞机,但是也不敢印太多,人民币别看不能自由兑换,它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员,印多少钱必须通告,哪能随便印钱?但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对负债施加杠杆。
中国负债的杠杆放大相当可怕,举个例子,某城投公司A,用自己下面的土地经过评估做了抵押,向B银行借了流动现金,这份抵押土地的已经出现的借条,可能又会在银行的主导下,由A城投公司和B金融机构共同,向C投资信托公司发行信托基金,然后C投资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基金,又会被当作发起人资金,再发行股权私募基金D。
城投公司仅仅是对这个土地进行了评估,然后进行抵押,但是却从这么多的来源,获得了资金,这个就叫杠杆。
通过杠杆放大借来的资金,投到社会上,可能会被用来购买产品,购买服务,雇佣人员,等于是活跃了社会的经济,产生了繁荣的景象。不过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城投公司A,不能从活跃社会经济的最终收益中,拿到本金和利息的收益,就会导致借给他钱的B银行存款人,C投资信托公司的投资人,D 股权私募基金的投资人,他们的资金就会遭受重大的损失。
前几年习近平还没有完全独裁的时候,中国高层也看到了主动借债的疯狂发展模式带来的恐怖结果,当时国务院最大限度的推行降低风险,降杠杆。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利用股市解决这个问题,把所有可能产生杠杆风险的公司,地方政府涉及到的企业,金融机构涉及到企业和个人,都通过股市解决。
中国股市当时有大量的IPO直接融资,帮助企业把把贷款还了,把发的债还了,负债的杠杆降了下来,很多没有暴露在公众视野中的隐形杠杆,都降了下来,这也是中国股市一直跌的这么厉害的原因,发展这么多年的股市,从最高的6000多点到现在的3000点,全世界都没有过的奇景,就是因为直接融资都去还债,降杠杆了。
但是相对于已经650多万亿的庞大的负债市场,这些降杠杆的方式和手段现在能实施的,算是杯水车薪。
面临需要还得债越来越多,中共就拼命的放贷,把全社会所有能够用的资源和信誉,都换成钱还债。而且很多城投公司借债的时候,让地方政府把能抵押的,能担保的东西都抵押出去了,地方政府不仅是地下管道,连大楼都已经全抵押贷款出去,很多中国的地方政府实际上就是个空架子。对此,银保监会去年年底发布了文件,防止地方政府把整个城市的水管电网等所有基础设施都抵押掉。只是已经迟了一步,从公开的资料查询,中国地方政府已经把所有能抵押的东西几乎全都抵押了。
中国以前特别害怕的内保外贷的借贷方式都开始用上了,内保外贷借贷方式就是允许房地产境内的担保在境外进行融资,这比银行贷款恐怖的多,内保外贷是曾经 让中国的金融体系吃过大亏,现在竟然能开放,就能想象到现在借贷的疯狂。
这样做的结果从短期看,会缓解一大部分经济发展的风险压力,部分紧急用钱的地方确实有资金来了,确实也能把杠杆降了。但是从长期看,中国改开40年,都看不到一个真正的任何的,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型,让这个社会的经济持续运转下去,除了外贸出口,任何能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能的,真正的有实力的支柱型产业,统统都没有。没有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没有英国欧洲的传统商业。
这个国家40年的发展都是在透支未来,各地方政府把所有能够卖的土地都卖掉了,不能卖的土地也抵押掉了,所有能够用来抵押担保借钱的,都抵押了,把所有借的钱也全借了,所有借钱的方式都用尽了。这些资金,流向了中国政府统治的社会,造成了虚假繁荣,中国政府给他起了个好名字,叫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但是这里面实际上只有投资,没有拉动经济,拉动的是所谓的繁荣,并没有形成任何能保证14亿人口生存发展需要的相关产业。
把西方能够拉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拿过来对比对比,就会发现中国没有形成像样的产业。中国软件行业行吗?不行,汽车行业整体行吗?不行,民航产业整体行吗?不行,互联网产业整体行吗?不行。人工智能产业行吗?不行。精密机床产业行吗?不行,遍布全世界的金融领域,中国发展的行不行,也不行。
没有能还债的产业,中国各地方政府就必须想办法延期债务,因此银行系统的资深人士,已经上任了若干城市的副市长主管金融。这些新的副市长,在银行业有人脉关系,有资源关系,将会尽可能地,对地方政府持有的负债进行展期和重组。然而,这也只是把还钱的日期往后推了。
假设地方政府真的还不了债了,中国现在的金融机构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持有地方政府债务,城投债和隐形债务的,往往是地方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司的小额贷款公司,面对这些债务在未来可能的违约,央企和国资背景的大量机构,基于风险评估,正在疯狂抛售这些金融机构的股权。这些地方的小型金融机构,未来的厄运几乎是没有挽回余地,如果倒闭和重组,最终会有大量的储户,和投资人的钱拿不回来。
说实在的,别说(走资派特色政府的)中国共产党这种超级无能的执政团队,就是整个地球上其他所有现存的统治团队,面对中国用40多年挖掘起来大坑,都不可能提出任何更好的解决方案。2023年习近平如果没有可能让中国进入战时经济,实施全面的军事管理,那他就只能通过疯狂的印钱,来做破产前的最后挣扎。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68e29ede-40dc-466b-ab3b-246deb284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