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抗日战争胜利了蒋帮官员发财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军政官员们发财了。
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抚平战争创伤、重建家园、重振中国经济。然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派往接管沦陷区的接收大员,很快就令民众大失所望。
在接收过程中,接收大员贪污盗窃、敲诈勒索之事层出不穷。他们将收复区的民有企业、民有房屋,任意指为敌有,加以没收,占为己有。
在接收过程中,同一个单位经常被不同的系统重复接收,你争我夺,乃至互相残杀。
北平市长熊斌看中了一所德国人的房子,马上派4名警察前往看守,还在门上贴了“熊市长寓”的字样,偏巧第十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也看中了这套房子,也派3名军人前往看管。双方剑拔弩张,相持不下,成为北平城内的一大丑闻。
而上海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司令部与上海警备司令部为争夺一所日本俱乐部,终至互相开枪射击,死伤多人。
老百姓愤恨地说:“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民众讥讽接收人员“五子登科”,即抢占房子、车子、金子、面子、女子。
民众称接收为“劫收”,揭露了接收大员的种种丑行。
1945年12 月1日,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唐纵在日记写道:“现在许多汉奸又在摇身一变而为政府官吏,抗日的青年穷当兵们却在街上流浪没有人理会。如果让这趋势发展成功,革命的潮流将不属于我们了!”他曾主张“中央应订定全盘计划去接收,不得任人私自接洽。”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内的派系林立,法纪不彰,接收官员可以为所欲为。“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
为了平息民愤,国民政府派出清查团调查接收大员贪污的问题。各清查团每到一地都收到大量检举揭发举报。其中上海有四百多宗,北平、天津两地一千三百多宗。各区清查团都写了工作报告,反映了接收官员的腐败行为,并要求加以惩治。
然而,不少接收大员都有靠山,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又官官相护,谁治得了谁呢?结果,清查团办案也只能敷衍塞责,不了了之。
蒋介石国民党贪污腐败,结果丧失民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通常被老百姓称为“蒋帮”) 内部确实存在许多政府官员利用战争期间的特殊情况谋取私利,导致财富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国社会矛盾,并对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产生了负面影响。
抗日战争给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带来的特权和腐败:抗战期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实行了许多特殊的经济政策,如统制经济、征收捐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一些官员利用职权,通过垄断物资、操纵市场等手段,大发战争横财。
中华民国社会内财富的重新分配:抗日战争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一部分人(包括许多政府官员)通过战争发家致富,而大部分民众则生活困苦,这加剧了民国社会的不平等。
蒋介石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腐败问题也加剧了蒋介石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少数清廉的政府官员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这使得蒋介石国民党内部的裂痕进一步加深,削弱了其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总而言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部确实存在一些官员利用战争机会敛财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社会矛盾,也对国民党的统治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在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的陈毅与粟裕带领第三野战军部队的10万兵力进驻丹阳。
与此同时,准备接管上海的2000名干部也已到达丹阳。
大战一触即发,胜利的战旗已经准备升起,此时在任何准备工作上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毛主席在发来的电文中有这样的指示:
“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保全城市、争取人心。”
陈毅明白毛主席的苦心,他在动员大会上严肃地说道:
“我们是野战军,但进了城就不能再野了,要遵守严格的纪律。”
为了将纪律更具体、更具有可执行性,陈毅在大会上宣读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这些公约和守则都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和赞同。
其中特意加入了“部队入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这一条。
5月12日,上海战役正式打响,陈毅率领大军攻入城市。
部队严格遵循上级下发的指令,为了保护建筑与市民的安全,在市区作战的时候未曾使用炸药和重武器,只用步枪等一类轻武器与敌人展开巷战。
国民党部队早就布好了军事防御工事,巷战期间,大部分国民党士兵都隐藏在暗处开枪。
我军既没有掩体,也不得进入民宅寻求庇护地点,到了最后的战斗阶段,我军与敌人交战基本以短兵相接和肉搏为主,伤亡一度十分惨重。
陈毅将上海解放这一战比喻成是“瓷器里打老鼠”,可谓是相当准确的描述。
面对敌人的炮火,人民解放军不曾退缩,他们勇敢地向前冲锋。
每倒下一批,就会有新的战士顶上去,鲜血染红了苏州河水。
上海解放一役中,我军足足牺牲了7000多名战士,历经13天的苦战,才最终迎来胜利。
战斗结束的那天,上海市民纷纷打开了自家房门,却不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只见刚刚打完一场硬仗的解放军战士都露宿在街头。
没有一个人进到百姓的家里,就这样一个挨一个地躺在略微有些潮湿的地面上休息。
等到他们醒来之后,上海市民自发为他们做好了饭菜。
可他们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格规律,婉言拒绝了百姓的好意,甚至连热水都是从城外烧好了再挑进来。
为了防止进城的战马和运输骡子随地大小便,它们的屁股后面都被战士们挂上了布袋子。
在简单休息之后,战士们就迅速集合,统一带到指定的地方。
他们休息的地方连整洁如新,一片垃圾都没有留下。
目睹这一切的上海市民不由感动的热泪盈眶。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军队进驻上海,带来的不是稳定与希望而是一轮浩劫。】
【其部队高层内部贪污腐败成风,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搜刮上海的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被讽刺地称为是“五子登科”。】
【除此之外,国民党部队还欺压百姓,到处抓壮丁,搅得当地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上海的市民对国民党部简直是深恶痛绝,众多爱国民主人士在上海解放战役前就去拜访陈毅,表达了他们对于上海解放的期待。】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支训练有素的人民解放军部队,真正令人民感到亲切与安心。
上海解放后,这座城市陷入到了喜庆与欢呼之中,每个市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笑不出来,反而感到深深的恐惧。
这些人就是国民党撤离之后,留在上海的大部分中下级干部和政府职员。
按照之前国民党之前的要求,市政府干部统统都要入国民党党籍。
结果在解放后,这些国民党党籍的干部竟然多达1.4万人,他们每天都在担忧自己之后的处境,生怕被定性为国民党反动派,被抓紧监狱或直接处死。
上海市长陈毅走马上任看到这个情况后,也意识到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早在进入上海之前,陈毅就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
毛主席反复强调,在接管上海之后一定不能出现停工停电的问题,要保证上海市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同时也要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
要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就必须保证上海市的政府不能出乱子,所有的岗位上都要有人正常工作,而这1.4万人正是上海市正常运转的核心所在。
我军前来的干部需要时间熟悉工作,还有一批特别聘用的干部在赶来的路上。
如果将这1.4万国民党干部立马撤下,那么整个上海很有可能就会陷入瘫痪。
然而,在这1.4万人中也有曾在革命战争期间勾结国外势力,对上海市民进行欺压,贪污腐败、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干部。
他们是上海解放后存在的隐患,如果不妥善处置他们,那么必将给上海日后留下危机。
在看完所有的名单之后,陈毅给出的思路就是,建议:【能少杀就少杀,能不杀就不杀。】
这1.4万国民党残留官兵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甄别。
大致可以将他们分成三类,第一类就是对解放事业有功的,比如阎锦文这类人。
阎锦文曾是毛人凤看重的手下,是国民党榜上有名的军统特务。
然而他在解放上海这一危急时期,对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张澜进行保护,还拼死将他护送到了人民解放军部队,当属有功于党和人民。
这类国民党干部自然是不该受到任何处置,可以让他们留任原职。
第二类就是为讨生计,被迫加入国民党的干部。
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政策也深感不满,同时也没有做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那么就可以让他们继续任职,发挥才能为上海市人民做贡献。
第三类国民党干部则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犯过错误的官员,对于他们应有不同的方式。
罪大恶极的干部,自然是要移交法庭,按照法律对他们进行惩罚。
然而对于那些犯了小错误的干部,也要给他们提供改过自新、将功补过的机会,同样也可以继续留用他们以观后效。
陈毅将自己的想法请示了党中央与毛主席,得到了党内的通过与支持。
毛主席在看到陈毅的决策后,连说三声“很好,很好,很好”。
最终这14492人国民党残留干部中,被留用继续任职的一共有11426人,比例高达78.8%。
这些被留用的国民党干部深知自己受到了我党的优待,都对陈毅市长的举措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上海后续的接管与发展中,这些官员积极配合陈毅市长的工作,一起为上海变得更好出谋划策,成为了团结一致、爱国为民的智囊团。
此后的他们,也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有生力量。
在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陈毅一直坚持“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建设上海的原则”。
彼时上海的经济在接管初期产生了动荡,不少投机倒把分子趁机大量囤货,造成了严重的物价上涨,市民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陈毅市长对上海经济的恢复发展问题极为重视,找到此前被留用的参政系统官员和金融工作人员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想法子度过危机。
当时摆在陈毅市长面前一共有两个方法,第一种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对投机分子进行抓捕、严惩,第二种就是抛售物资,弥补市场短缺,致使投机商的预谋落空。
考虑到“团结安定”的重要性,陈毅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法。
经过各单位干部们的一直努力,市场的亏空得以弥补,人民的正常生活得以恢复。
而那些想要借机发财的投机商,也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而陈毅并非是只谈团结、不讲原则的人。
在面对队伍腐败问题时,他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反而会给予严肃处理。
1949年8月,一名上海市局干部被押送刑场执行枪决,市民们纷纷前来围观。
任谁也想不到,上海解放不过刚刚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党竟然处决了一名干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名干部名叫欧震,原本是国民党部队的一名普通士兵,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经改造后释放,随后因为表现出色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欧震此人脑壳灵光,之后又去到山东警察学院学习,顺利成为了党内的军干部。
上海解放之后,他也成为了党内进驻上海的官员之一,被调到上海榆林分局做警官。
谁知成为干部之后的欧震不遵纪律,甚至贪污腐败。
1949年6月,榆林分局受命协助公安调查蒋帮空军司令部21电台台长毕晓辉非法藏匿武器案件,欧震正是主要负责人。
当他前往毕晓辉的住所调查时,眼见毕晓辉的美丽姨太太独守空房,不由起了色心。
之后欧震借助手中的权势,逼着毕晓辉的姨太太成为他的相好。
他还拿了毕晓辉房中的四枚银元,就此过上了贪图享乐、放纵肆意的生活。
然而他的罪行很快就因为这四枚银元败露。
公安局在查清事件始末后很快将他逮捕,并将所有情况向上级做详细汇报。
陈毅市长在得知此事后不由拍案而起,愤怒地说道:
“上海人民刚刚欢迎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没多久,便发生了执法人员腐败案。如果我们继续姑息养奸,国民党昔日的预言就要成为现实了。”
最终,他在部下递来的请示书上,签上了“同意枪毙”四个大字。
起初,有人提议不要将欧震的案子进行公开审理或处决。
毕竟他是南下进驻上海的干部,担心这样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然而陈毅市长却坚决要求将欧震公开处决,这样才能表现我党内部坚决抵制腐败贪污,坚决不姑息养奸的决心。
这个案子就是要进行公开审理,这不仅给进城的我党部队和干部枪响了警钟,也是培养政府公信力,获得人民信任的重要契机。
欧震被处决之后,上海老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高声赞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之举。
这是上海市自解放后处理的第一起贪污腐败案例。
自此之后,上海政府内部的风气焕然一新,腐败的产生与蔓延也得到了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