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蒋介石同日本签订四个卖国协定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断丧失的情况下,地方实力派冯玉祥、马占山、蔡廷锴等纷纷表示抗日,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打击十九路军的抗日行为……人们不禁要问,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理论依据是什么?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但蒋介石没有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却变成大军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代表。
在蒋介石的腐败统治下,地主压榨农民,遇上饥荒之年卖儿卖女;洋买办工厂主丧心病狂剥削工人,每天要工作10到12小时;腐败官僚摧残少数刚刚萌芽的民族资产阶级,用尽一切手段巧取豪夺。
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下早已民不聊生,“安内”从未实现过,工人、农民到处起义,“朱毛共匪”不得不造反,蒋介石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剿匪”,日本帝国主义趁机侵略中国。
在面对内外两方面敌人时,蒋介石把内敌看得比日本法西斯还可怕。蒋介石跟慈禧的态度是一致的:
对外——对“不可战胜的”敌人妥协退让。
对内——对“素质低下”的中国人残酷镇压。
蒋介石的目的只有一个:只要让蒋介石保得住领袖地位,蒋介石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利益。至于农民、工人的死活嘛,蒋介石认为他们本该自生自灭!
蒋介石是极善于玩政治手腕的,极精于算计的。各地军阀都不是他的对手,小小的“朱毛共匪”又算老几?蒋介石认为,日本是不可战胜的,自己去打日本,灭亡了不说,即便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让“朱毛共匪”捡了便宜,“一个领袖”就做不成了。
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民心、军心都越来越倒向“朱毛共匪”。待到“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之后,毛泽东出于国家、民族利益考虑,让中国共产党拥护蒋介石“一个领袖”地位,逼蒋抗日,蒋也深感再不抗日,领袖地位难保,会有亡党亡国之险,才逐步走上抗日之路。可是,当抗日有了起色,看到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壮大时,蒋介石倒行逆施,搞起了“摩擦”,甚至帮日本人打中国人。这就出现了大批国军变为日本伪军的现象。
抗战时期中国伪军有多少?中国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一败再败:华北沦陷、淞沪沦陷、南京沦陷、徐州沦陷、武汉沦陷……政治上,国民政府高官、军人、政客也纷纷倒戈。大清王朝末代皇帝很快成为伪“满洲国”元首。
1935年11月大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2月,又出现一个夹在日本人与国民政府之间、以实行“华北自治”为主旨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发布文件宣称“冀察两省,与日本有特殊关系”,还与日本驻屯军订立《华北中日防共协定》及华北“经济提携”的“四原则、八要项”,眼看华北将成为第二个伪“满洲国”。日本关东军的板垣征四郎成为东北汉奸之父。
日本华北驻屯军的土肥原贤二成为华北汉奸之父。中国三个伪政权头目王克敏、汪精卫、梁鸿志先后就职。王克敏与汪精卫的矛盾,竟然起源于王投降日本更早,在汪面前摆老资格,不把汪放在眼里。汪精卫为此想方设法处处抬梁鸿志、压王克敏,让另一个大汉奸周佛海连声叹息:“处此残局,尚如此勾心斗角,中国人真无出息也!”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58个旅长、参谋长以上将官投敌,一些部队成建制哗变。整个八年抗战,协助日军作战的伪军人数高达210万,超过侵华日军数量,使中国成为唯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的国家。这种状况,难道不是显露集体性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怎能不会极大地助长侵略者灭亡中国的骄横和癫狂?
东北失守之后,蒋介石为什么不同意张学良要抗日的主张,最后激发出西安事变?在抗日的时机上和张学良有严重分歧,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即抗日之前,先统一内部,清剿红军。如果不铲除红军蒋介石苦心经营的五次围剿红军和共产党,虽然前四次失败,但第五次获得成功,红军被迫进行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大溃退。溃退到陕北的红军仅剩下几万人,蒋介石多年的艰苦剿共,终于有了眉目,他怎么让它功亏一篑呢。
蒋介石认为当时中国的国力无法与日本匹敌,必须尽量争取时间,以储备力量。蒋介石和日本周旋,拖延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的时间,以积蓄自己的力量,从长计议。日本占领东三省后,中国人慷慨激昂,誓言抗日,尤其是大学生和小知识份子们,更是游行示威。在高喊“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文化背景下,很容易热血沸腾,蒋介石难以听进去理性的声音。
当时中国知识界对此保持清醒头脑的是胡适和他的弟子傅斯年等人,胡适发表“华北保存的重要”一文,主张“停战谋和”,指出以中国之国情“不足以对日言战”:“战则必大败,而和则未必大乱”。胡适后来还提出,“日本倘能自华撤兵停战,中国不惜承认满洲国”。胡适为文解释说,当年比利时曾被德国占领,法国割两省给普鲁士,都是由于实力悬殊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后来有实力又收回。
但胡适的见解不仅无法成为主流声音,而且被指责为“汉奸”“卖国贼”。胡适当年曾感慨:中国有古训“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应该再加一条“时髦不能跟”。胡适和汪精卫的本质不同是,一旦所有谋和手段失败,日本进攻全中国,胡适则坚决主张全民血战,直至最后一寸土,最后一个人。这也是后来他为什么打破不做官的自律,在蒋介石的几次恳请后同意到美国做“中国大使”争取美国援助的原因之一。
再则面对美国提供物资支持下的日本侵略,当时的蒋介石和他的留美精英组成的政府,却迷信美国和西方承诺保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幻想美国和西方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长期实施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多次不战而获,侵略野心膨胀,导致全面侵华,使中国军民伤亡高达3500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又背着中国制定《雅尔塔协定》,割走了中国外蒙领土,占领旅大等港口。二战后,更是提供了30亿美元军火等物资,远超抗战时期,帮助蒋介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屠杀中国人民;还有表面上声称归还中国,实际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
2017年台湾“国史馆”将很多民国档案资料,包括20多万份“蒋介石手令”等蒋介石档案照片,放上网络,供公众免费阅览。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手令,也公之于众了。虽有张学良晚年否认蒋介石下达过不抵抗命令,替蒋掩护,但原始历史档案资料清楚地显示,九一八日本入侵中国,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不抵抗日本侵略,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了。
就历史来看,蒋介石长期采用不抵抗政策,持续近六年,直到1937年日军在北京卢沟桥一带发动新的军事进攻,引起全国新一轮抗日浪潮,加上此前张学良兵谏要求抗日,蒋介石才于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宣布蒋记国民政府正式高举起抗日大旗。
在九一八事变后接近6年时间,蒋记民国政府多次军事镇压了国内主张抗日的民众和团体。仅1933年就先后军事镇压同日军作战的察绥抗日同盟军和华东十九路军。甚至到了日军全面侵华时期,在蒋介石的统治区里,抗日仍然是“有罪”的!蒋在天水、西安、重庆、上饶和贵州等地设置了法西斯“集中营”,逮捕、关押各地抗日积极分子,施行精神的和肉体的折磨,当时被囚禁的青年和抗日群众有数十万人之多!
在此六年,蒋介石还同日本签订了4个卖国协定。
第一个是《淞沪停战协定》,亦称《上海停战协定》,是1932年5月5日蒋介石国民党南京政府与日本在上海签订的协定。协定规定双方自签字之日起停战;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第十九路军撤防,“协定”还在“共同委员会”名义下,把从长江沿岸福山到太仓、安亭及白鹤江起直到苏州河北为止的广大地区,划给了日本及英、美、法、意等帝国主义共管,等于出卖了大片国土。
第二个是《塘沽协定》,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侵略军于1933年5月31日签定的停战协定。主要内容是中国军队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不得越过该线,又不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了长城是中国与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的「国界」,划绥东、察北和冀东为日军自由行动区,也为日军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提供了方便,华北主权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协定再一次出卖了大片国土。
第三个是《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是1935年6月27日中日之间关于处理张北事件善后而制定的一项协议。《秦土协定》的签定,使中国丧失了在察哈尔省的大部分主权,也丧失了察省疆土的70%-80%。
第四个是《何梅协定》,是1935年7月6日蒋介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复函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就解决河北事件问题,表示接受6月11日梅津就华北问题提出的备忘录全部条件的通称。“何梅协定”使得整个河北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中国在河北的主权全部丧失,同时使得日本在华北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为日本进一步制造“冀察特殊化”和分割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是长期以来,蒋记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让日本轻而易举地获得大片中国领土以及财富,助长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的野心[2]。日本侵略者占我东北后,狂妄地叫嚣:进攻中国如同长途旅行那样轻松,中国军队如同吓唬麻雀的草人,一举手一投足,就能摧枯拉朽。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等在给日本天皇的奏折中竟公然狂叫:
【“臣等敢放言之,对支那领土,可于三个月内完全占领也。”】
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叫嚷:“四个钟头占领上海,二十四小时占领南京。”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什么狂妄到如此程度?就是因为蒋介石奉行绝对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差不多不费一点力气垂手而得东四省。”解除了日本政府的顾虑,消除了日本上层在侵华方面的分歧,从而推动了日本全面侵华。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瘠,主要依赖美国供应战略资源,发动战争。日本占我东北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获得了大批矿产和工厂等资源,极大地刺激了侵略野心。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
【“假如没有这样一群卖国贼,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可能放肆到这步田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