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中毛泽东为什么不杀邓小平 [2023/01]
- 戴口罩是慢性自杀的选项之一! [2020/03]
- 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屠杀共产党 [2021/08]
- 从赖昌星到许家印腐淫越玩越大 [2023/10]
- 毛泽东是靠"杀人"取得建国大业的吗? [2020/04]
- 邓小平向中央保证《永不翻案》 [2022/12]
- 赵立坚是中国官方中唯一的男儿! [2020/03]
- 康华帝国皇上邓朴方又下圣旨了 [2021/12]
- 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 [2022/10]
- 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 [2022/07]
- 邓小平就是死不改悔的共产党内走资派 [2019/04]
-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是一部天书 [2022/01]
- 文革中的刘少奇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2/05]
- 文革红卫兵和改革走资派谁残暴? [2021/10]
- 山沟里《红色娘子军》跳芭蕾舞 [2023/08]
- 毛泽东后中国共产党无一是男儿 [2022/08]
- 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 [2023/01]
- 排华时期卖博士洋人是否不排华 [2023/02]
- 文革批知识私有为的是缩小差别 [2023/01]
- 《卖给洋人》和华人华侨的区别 [2023/02]
- 卖博士痴梦要共产党和人民分开 [2023/02]
- 毛泽东时代工厂实行车间医师制 [2023/03]
- 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 [2023/01]
- 《人民》就是全世界受苦的人! [2023/01]
- 炸掉北溪民用设施习不想做点啥 [2023/02]
- 毛泽东是不是马列主义谁来评判 [2023/03]
- 《狂飙》传销走资派护养黑社会 [2023/02]
-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瑞金成立 [2023/03]
- 老特罗多当加国总理15.5年 [2023/03]
为中国人立威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真正为中国人立威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美国人战火烧到中国边境鸭绿江时,应当时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首相请求,当时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决定派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中国和朝鲜边境鸭绿江,进行了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落后武器击败当时世界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军队,让当时世界人重新审视中国,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中国是东方雄狮,是一条巨龙,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使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真的要感谢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雄壮的歌声与今天的人们已渐行渐远,抗美援朝战争的开始距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多世纪。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在新政协会上曾庄严地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辉煌胜利,终于把这种“站起来”的口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历史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华儿女免除了亡国的恐惧,却未能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工人农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外国驻军,没有各国的“租界。没有妓女流浪汉吸毒者,没有黑社会,没有地主资本家。有免费医疗教育住房,人人有工作等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没有剥削和压迫。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华民族真正骄傲地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被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尊重。回顾中华崛起的历史进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立威之战。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旧中国进行的战争都是越打越穷,经济越发凋敝。《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初,由于当时在中国的大陆国内建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廉洁的人民政府,在《人民战争》的全民皆兵基础上就有了最强的动员能力。虽然战争消耗了62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战争费,却因战争期间国民经济创造了年15%的增长率,战费只占同期国民产值的3.6%和国家财政支出的12%,国内仍能有比战费更多的财力保障了经济恢复,真正做到了“打仗建设两不误”,这又创造了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下,当时5亿多中国人民被充分动员起来,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场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雄壮剧目。在轮番作战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先后有297万部队以志愿军名义跨过鸭绿江。60万民工也随军进入朝鲜,参加了那场当时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抗美援朝战争。
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国内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例如驻在东北边境的空军部队只有飞行员能飞到朝鲜上空作战,地勤人员却过不了江,他们也希望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一光荣称号。后来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凡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空军的部队都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是他们被称为“抗美援朝不过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国内许多解放军部队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勤支援,国内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则投身于捐献、拥军、增产等活动,可以说国内那一代人都是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的参加者。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场上,美军发现战斗力很强的中国入朝部队源源不断投入战斗,曾惊呼“共产党中国拥有几乎无限的人力”。旧中国人口虽多,征兵却极为困难,除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观念外,抓壮丁也造成“抓者一人、逃者十人、怨者百人”的社会状况。
新中国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却能得到各阶层人民拥护,全国范围内又开展了大规模的参军动员。1950年12月,中央军委发出招收青年报考军事学校的决定,参加报名者有58万人,从而为全军增加了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干部来源。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报名要求参军的数量达2000多万人(占适龄男性青年一半),而被选中入伍者不足十分之一,人称“比挑女婿还严”。那时社会上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种在敲锣打鼓和万众欢呼中踊跃上前线的情景,与旧中国在战争中抓兵抓丁的悲惨场面形成了鲜明对照。
通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自此迈入了世界型现代化战争,在与世界最强手的较量和苏联援助下使自身现代化建设也有了飞速发展。出兵朝鲜之初,全军部队的武器大多数还属战争中缴获的“万国牌”,且自身又没有零配件及弹药保障能力。在战争中,中国入朝部队全面更换了苏制武器,并在实战中迅速加以掌握。3年时间内,中国用苏制武器和仿制品装备了106个步兵师、18个地面炮兵师、8个高炮师、3个坦克师,在近代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军装备标准化、序列化,由几乎是单一的步兵发展为诸军兵种的合成军。彭德怀对这一装备进步曾总结说,短短几年超过了旧中国几十年的建设。通过这场战争,新中国打出了一个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空军,轰出了一个强大的炮兵,并开始全面建设装甲兵,其他技术兵种也有很大发展,从此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公认为世界军事强国之一。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的辉煌胜利,使自身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改善,受到友人乃至对手的前所未有的敬重。当时刚战败的日本人普遍对把自己打得满地找牙的美国人崇拜不已,突然看到过去轻视的中国人竟能打败美国,受到极大的心理震动,其社会上“支那人”的蔑称自此基本消失,而代之以“中国人”的正式称呼。
过去对华以“老子党”自居的苏联,从此才开始以敬重的态度对待中国,按毛泽东的讲法是“有点兄弟党的味道了”。国内就此从苏联获得了著名的“156项”重大建设工程的援助(其中44项是军工企业),从而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军工业的重要基础。
在不到十年时间内,中国能用百亿元人民币就建立起配套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基础,又在世界现代历史上创造了成本最低和规模速度空前的纪录。如果新中国不进行抗美援朝这一战,取得这样的经济回报也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欠下的苏联军火债30亿元人民币(当时折合13亿美元)。至1959年已全部还清,其数额只占同期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5%(1960年至1965年间归还的是对苏其他欠债23亿元),而且主要是以矿物而非农产品还债,对国家经济生活并无太大影响。今天的人们全面、客观地评价抗美援朝战争,还会感到毛泽东在出兵前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那就是──“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真理。而且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后人。
抗美援朝战争刚开始时的新中国,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战乱后的贫困土地,按毛泽东的话说,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九十还停留在古代。中国是人口数量占世界第一的文明古国,工业产值却只居于世界第26位,尚不及比利时等小国。此时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超强于世界,工业产值占全球40%,中美军队的装备更是有着巨大的“代差”。当年的中国军民能在战场上一再打败有着世界上最优良装备的美军及其仆从军,最后迫使敌方以妥协方式结束战争,除了灵活的战略战术、采取联盟战略和充分挖掘战争潜力外,志愿军官兵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是压倒敌人的主要保障。
其实军队的战斗力,主要由“人和武器”两大因素构成。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装备落后,却有英勇顽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在极恶劣环境中过“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生活而坚持战斗。美军及其盟友则是“铁多气少”,装备虽居绝对优势,其官兵却厌战怕死,在陆地交锋中屡败于中朝军队,靠陆海空三军合成的强大火力才勉强守住战线。战争的基本定律是强胜弱败。新中国在物质技术条件远弱于敌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政治优势和人力数量优势,有效地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抵消了敌军的技术优势,最终在战场上形成了均势。
除了前线指战员英勇奋战,当时全国人民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援前线。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有着崇高的威望,全国各界人民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大家一分一厘硬是省出了血汗钱,捐献给“最可爱的人”。教授、作家们捐献稿费,艺术家、演员到处义演,大学生利用勤工俭学把所得款捐献。更可敬的是那些生活还很艰难的工农群众,有的工厂的工人只留下伙食费而把其余工资都捐献出来;有的农民上山打柴,把卖得的钱都捐献给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子弟兵。仅在一年之间,全国人民捐献的人民币价值便相当于新币5亿多元,按当时一架米格战斗机价值15万元新币计算,可购买3700架。正是靠着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当时还处于贫困状态的新中国才能支撑起那样一场当时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战争。
在全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动员时,领袖与人民保持了一致。组建志愿军出国作战时,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第一个向彭德怀报名,其他的人向这位领袖劝说时,得到的回答只是“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身经百战的毛泽东完全知道战争的残酷和危险,让毛岸英去朝鲜绝不是某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所说的“镀金”,完全是出于以身作则。当年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的日记,便记录了1951年1月初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情景──“此息告他。长叹一声之后,他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据毛主席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回忆,此后多年里,许多熟人亲友在他面前都从不提毛岸英的名字,以免引起毛泽东伤心。
在中国大地上,其实何止毛泽东如此,东邻半岛那片“三千里江山”(以南北长度计,一朝里相当0.3公里),以及长眠在那里的十几万志愿军烈士,多少年来一直牵动着亿万人的梦里情怀。提起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钢铁运输线上的烽火岁月,以及清川江、临津江、松谷峰、上甘岭……多少国人至今难忘。
正是靠着“牺牲的成千上万”,包括毛泽东深爱却“无法只顾及”的“一人”,新中国才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同强敌较量并取得宝贵的胜利。当年从领袖到基层战士的英雄气概,也长久地感动着一代代国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均远逊于美军等极端不利条件下,与其展开殊死较量,把敌人从中朝边境赶回到三八线,迫使美国首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震惊了世界,立起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彻底终结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屈辱形象。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浴血奋战及其伟大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永恒财富。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争传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善战与伟大精神,树立起了敢打必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