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云:美国老人公寓、医保和法律文件 (下) [2020/08]
- 若云:傅晓田与秦刚? [2023/08]
- 若云:真实人生一:征兵体检 (5 B) [2021/11]
- 若云:疫情日记 三.奇怪的食物劵 [2020/08]
- 若云:真实人生一 :“归国华侨”(6 A ) [2021/03]
- 若云:真实人生 六:随笔 24 再聊几句男女作风问题 [2022/11]
- 若云:再聊聊“养老与送终” ( 下 ) [2023/09]
- 若云:傅晓田是间谍还是内斗牺牲品? [2023/09]
- 若云:留美华人是为信仰,还是叛国? [2021/02]
- 若云:《醉红颜》再改版 长篇言情小说连载 205 ( A ) [2023/06]
- 若云:真实人生 六:随笔 14 孙维世与金山好在哪里?(上) [2022/08]
- 若云:随思偶感梦悟点滴 (一) [2021/07]
- 若云:真实人生 四:为什么要细分中国人?(6 A ) [2021/03]
- 若云:真实人生 七:再聊几句新冠疫苗(4 D ) [2021/04]
- 若云:真实人生 三:遗忘岁月(9)少女博士卖卵 [2021/09]
- 若云:国人喜爱皇帝独裁?(二) [2021/01]
- 若云:真实人生 四:为什么要细分中国人?(6 B ) [2021/03]
- 若云:美国是谁的,拜登想干啥?(中) [2021/01]
- 若云:真实人生 十:几句怪趣的闲言乱言 (6) [2021/09]
- 若云:是战狼外交还是撒钱生意?---- 可怜的几亿老农民。 [2020/12]
- 若云:难以理解的代沟和礼物 [2021/05]
- 若云:俄乌战22,普京败回原点垂死挣扎与可能结局 [2022/04]
- 若云:文革岁月 12: 文革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典范 [2022/11]
- 若云:汉人的民族意识在哪里? [2021/03]
- 若云:再聊聊这次美国大选 [2021/01]
新冠(COVI—19)疫期纽约曼哈顿游 (十)
作者 若云
“疫情严重,我们不收现金,要用信用卡。”然后指着小桌角上一块薄薄的白色四方板子,小得不能再小的“塑料板”,看了半天才发现有一条小缝,能把信用卡插入,真有用。然后在一个很小的Leg top黑色屏幕上,显示一杯咖啡是$5。90元,小费可以选一元、二元、三元。笔者立即按“三元,”然后显示$8。90元,再按yes,最终成交,不交税。他虽然戴着口罩,但能看出他很高兴,我们也十分感激他的帮助与关爱。
11.哈德逊广场 (Hudson Yard)。到了这里,第一眼见到的是The Vessel,它首译为“容器”,又是向上开放大型建筑,所以笔者翻译为“超网金杯”(Super Net Gold Trophy)。尽管去年看过,也重点描述过,还是想上去说声“再见”。
进去前,一位女生要我们用手机扫描她的二维码,再在自己手机上打入她要的信息。她说我们输入,谁也不接触谁。最后手机出现她的二维码,人人都捧着手机,远距离排队,扫描进去。跟去年一样,可以坐电梯或爬楼梯上去。我们坐电梯,十五分钟一次,每次可乘坐二人。和去年相比,游客很少。旁边的移动艺术馆(The Shed)已完工,并已向公众开放。现因疫情关闭,还是无缘进去欣赏一下。
接着我们去已开放的广场二十号大楼,叫内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笔者到四五楼看看,太太见闪闪发光的大理石地板,坐在地上靠在指示屏幕柱上消息一会。一位工作人员马上走过来,紧张地问:“Are you sick?”太太赶快站起来说:
“没有病,在等我丈夫下来。”笔者看了三层楼,都一样, 工作人员比顾客多,到处冷冷清清(见照片),不知他们能否挣到钱。
上午十点乘地铁PATH到三十四街,再乘桔黄线BD到七十二街去中央公园。这次来中央公园二次,原因是去年骑自行车游,有点粗略,故想补看一下五处美景,分述为22至26:
22.约翰列侬纪念馆(Strawberry field, John Lennon Memorial)。其中之一是Strawberry Fields。网上推荐的位于“72街和中央公园交界处”,问了大概十几人,都指着中央公园与七十二街交汇处,但说不清楚具体在那儿。后来了一位东方老太婆,她很有趣地对笔者说:
“我知道你从哪里来的。”有点莫名其妙,还是回答她:
“我从香港直接到加州大学。”这老太太想炫耀一下她对香港的了解,又问:
“香港什么地方?哪个大学?”
“在香港岛山上的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她又改变话题说:
“我来过,我知道Strawberry Fields在那里,就在这里。”她说知道,却东张西望找不到具体地点。大概是有人听到我们的对话,一位白老太婆在不远处说:
“就在你脚下,你们踩着的就是它,叫John Lennon Memorial!”我们低头一看,是一个园图,中心是“IMAGINE”。当时老太就说“什么都没有,真不知有什么好看?”而有的文章说得娓娓动听,说纪念馆如何好,估计他们自己没有来亲自看过。笔者看到一则十分优美动人的故事,与君共赏:
列侬在 1967 年写了一首名曲,叫“永远的草莓园” (Strawberry Field Forever),又写过一首“Imagine” 的 歌。他遗孀小野洋子,为纪念其夫在 1980 年遇刺身亡,在住处(列侬遇害地)达科塔大厦前,出资修缮这个“泪滴状”区域,命名为“草莓园” (Strawberry Fields);在其中心区设计了一个黑白相间的马赛克星形图形。笔者仔细看了,认为这个黑白图案像光芒四射的太阳或盛开的向日葵花;圆心为“Imagine”(见照片),小野洋子的设计,让人们想象着列侬的精神仍然闪耀着光芒。据说这园图案,表达了列侬 Imagine歌词内容;所以,如果能看到他的歌词,就会理解得更贴切更精确。
从达科塔他遇害处可以俯瞰这一圆地,这个花园中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捐赠,故称为“国际和平公园” (International garden of peace) 。园内有人行道、灌木丛、圆林、花树等。每年 12 月 8 日(列侬遇害日),全世界的披头士歌迷会聚集在此地纪念他,并遥望他的遇害地达科塔旧居;平时也有歌迷会在园图形上点一根蜡烛、放一束鲜花来凭吊他,纪念和颂杨他对音乐和遗产的尊重。
有兴趣的朋友请注意:从西侧72街入公园,立即右转,大约十米远处,有三排铁椅围成的三角区域,中心地上有一圆圈(见上述照片),以它为中心的泪滴状区域是Strawberry Fields,或称约翰列侬纪念“馆”,不是房子,是地上的圆形图案!
“超网金杯”,The Ves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