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云:美国老人公寓、医保和法律文件 (下) [2020/08]
- 若云:傅晓田与秦刚? [2023/08]
- 若云:真实人生一:征兵体检 (5 B) [2021/11]
- 若云:疫情日记 三.奇怪的食物劵 [2020/08]
- 若云:真实人生一 :“归国华侨”(6 A ) [2021/03]
- 若云:真实人生 六:随笔 24 再聊几句男女作风问题 [2022/11]
- 若云:再聊聊“养老与送终” ( 下 ) [2023/09]
- 若云:傅晓田是间谍还是内斗牺牲品? [2023/09]
- 若云:留美华人是为信仰,还是叛国? [2021/02]
- 若云:《醉红颜》再改版 长篇言情小说连载 205 ( A ) [2023/06]
- 若云:真实人生 六:随笔 14 孙维世与金山好在哪里?(上) [2022/08]
- 若云:随思偶感梦悟点滴 (一) [2021/07]
- 若云:真实人生 四:为什么要细分中国人?(6 A ) [2021/03]
- 若云:真实人生 七:再聊几句新冠疫苗(4 D ) [2021/04]
- 若云:真实人生 三:遗忘岁月(9)少女博士卖卵 [2021/09]
- 若云:国人喜爱皇帝独裁?(二) [2021/01]
- 若云:真实人生 四:为什么要细分中国人?(6 B ) [2021/03]
- 若云:美国是谁的,拜登想干啥?(中) [2021/01]
- 若云:真实人生 十:几句怪趣的闲言乱言 (6) [2021/09]
- 若云:是战狼外交还是撒钱生意?---- 可怜的几亿老农民。 [2020/12]
- 若云:难以理解的代沟和礼物 [2021/05]
- 若云:俄乌战22,普京败回原点垂死挣扎与可能结局 [2022/04]
- 若云:文革岁月 12: 文革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典范 [2022/11]
- 若云:汉人的民族意识在哪里? [2021/03]
- 若云:再聊聊这次美国大选 [2021/01]
真实人生一:少数民族家做客 (7 A )
作者 若云
(紧接知青与家具 (6))
可能是职业关系,不管工厂,还是农村或机关单位,都经常会请我们去赴宴喝酒。当地有句俗话:“下雨喝酒,老婆不‘阻’(当地土语);冬天喝酒,烂醉不吐!”本人一般都不参加这种酒会,原因是随着小孩的降临,家务太多,工作太忙,什么都得靠自己二个人。别的不说,太太和我的的病房、门诊值夜班,每月平均十至十五天(次)。尽管如此,还是参加过几次;其中一次比较有趣,又是在少数民族家,故记述于此:
笔者去的 “流浪地”分二部分:一是上述“北国江南”的平川,自然是文化和行政中心,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汉人;另一部分是属于沙漠盐碱地,干旱、燥热、荒凉,除矮小沙棘和萎黄秋草外,什么也不生。全省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那里,只有一些人幸住川区。这里的汉人,没有一个肯到那沙堆里去住。
几乎天天或隔三差五,总有一二个从沙漠堆里来的病人,讲述沙窝中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我只知道他们喝 “浇水”(坑水),但不知道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在那里工作只几年,从来没有机会去看看他们,也从来没有任何机会到他们那里去出诊。这里说的是本人几年来唯一一次到少数民族家里做客。
他们一家五口,爸爸、妈妈和三姐妹。爸爸个子高大、性格豪放、高鼻梁大眼睛。妈妈憨厚秀气,三姐妹大的十七八岁,可能是读高三,小的十二三岁,小的二个都读中学。顺便说一下,笔者到美国后,才慢慢明白,这些少数民族的长相属于白人系统。他们的一些习俗,在美国白人家里也能找到类似现象。
话又说回来,妈妈和大女儿找本人看过几次病,不时会给我们送一些当地产的香油或香醋。不能小看这些东西,这地区的八大名产中就有这二种。其它六大名产分别是:第一,“粳罗”米,比上海郊区和泰国大米还要好吃。这是当地人的主食,是全国唯一以大米为主食的北方地区,同时又是“北国江南”封号的原因之一。第二,烤全羊,俗称手抓羊肉。涂抹一些盐,什么调料都不要,全是新鲜天然羊肉味,美极了!第三,二毛皮,这种皮来自于三个月大的小棉羊。毛色雪白,无一根杂毛;每根白白绒绒的羊毛有九道湾,本人数过多次,就是不多不少,每毛九道湾。笔者每次回内地,都用二毛皮送亲人和有恩于我的老师朋友,这是很受欢迎的珍品。其它三样,有名但不稀奇,价位也不高,分别是枸杞、发菜、X河鲤鱼。
那个年头,全国还很落后。记得读高中时,回家的半路上,有一凉亭;亭壁上专门贴一张很醒目的小拖拉机照片,标题是“农业机械化的开端。”八个大字赫然在目!后来才知道,省里给了一台小拖拉机给县上,县领导就把这唯一的小铁牛给这个公社,作为第一个使用拖拉机的试验地。
过了几年大学毕业后,到北国边疆“流浪地”。这里的每个大队都有七八部大中型拖拉机,已普及成耕种土地和交通工具,相当于简易“货车”。听说,这时的内地农村,拖拉机还末普及到公社。他们就是用这些拖拉机接送亲戚朋友,我也是坐拖拉机到他家做客的。
他们请我去的原因有三,一是宝贝小女儿生日;二是听说笔者去考研究生,担心本人永远离开这地区;三是来了远亲,这位亲属也是少数民族。到他们家后,按常规吃饭前先看病;他们往往都有准备,在笔者到之前,就先来大厅里排队坐着。看完病,她们拿处方到大队赤脚医生小药房或公社卫生院拿药,既便宜又方便。只要领导批准,还可以免费。看完病人已是下午三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