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云:美国老人公寓、医保和法律文件 (下) [2020/08]
- 若云:傅晓田与秦刚? [2023/08]
- 若云:真实人生一:征兵体检 (5 B) [2021/11]
- 若云:疫情日记 三.奇怪的食物劵 [2020/08]
- 若云:真实人生一 :“归国华侨”(6 A ) [2021/03]
- 若云:真实人生 六:随笔 24 再聊几句男女作风问题 [2022/11]
- 若云:再聊聊“养老与送终” ( 下 ) [2023/09]
- 若云:傅晓田是间谍还是内斗牺牲品? [2023/09]
- 若云:留美华人是为信仰,还是叛国? [2021/02]
- 若云:《醉红颜》再改版 长篇言情小说连载 205 ( A ) [2023/06]
- 若云:随思偶感梦悟点滴 (一) [2021/07]
- 若云:真实人生 六:随笔 14 孙维世与金山好在哪里?(上) [2022/08]
- 若云:真实人生 四:为什么要细分中国人?(6 A ) [2021/03]
- 若云:真实人生 七:再聊几句新冠疫苗(4 D ) [2021/04]
- 若云:真实人生 三:遗忘岁月(9)少女博士卖卵 [2021/09]
- 若云:国人喜爱皇帝独裁?(二) [2021/01]
- 若云:真实人生 四:为什么要细分中国人?(6 B ) [2021/03]
- 若云:美国是谁的,拜登想干啥?(中) [2021/01]
- 若云:真实人生 十:几句怪趣的闲言乱言 (6) [2021/09]
- 若云:是战狼外交还是撒钱生意?---- 可怜的几亿老农民。 [2020/12]
- 若云:难以理解的代沟和礼物 [2021/05]
- 若云:俄乌战22,普京败回原点垂死挣扎与可能结局 [2022/04]
- 若云:文革岁月 12: 文革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典范 [2022/11]
- 若云:汉人的民族意识在哪里? [2021/03]
- 若云:再聊聊这次美国大选 [2021/01]
4、霍母特的家乡 -- 纳皮尔 (下)
作者 若云
(明天发照片)
美丽的儿童公园
我数了一下,从游轮到最后一个供参观的农场,不停地快速开车,要一小时二十五分钟,一共五个农场。有的山沟平地只有一家,即一栋房子,很小,基本是一层;有的是十几家,可见到四五栋的二层楼房,互相离得很远,叫人很难想象,平时他们是如何交流联系的。
另一印象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连小山坡都没有,在目所及,既没有一间房子,更没有小汽车,也没有走动的牛羊、人群,也见不到庄稼(照片 )。换一句话说,这里人烟稀少,又不让移民进来。回来路上,当地人告诉我们说:
“他们很富有,政府会提供免费房子,每年都发几千元现金给每家每户,还帮穷人交税。”他还说:“政府钱用不完,都是从外国挣来的;只要你建农场或住房,政府的高速公路就会连过来。”然后讲他自己和兄弟姐妹的详细生活状况,给大家的印象是,他们已经远离人间,住进了天堂。
笔者发现,这些“城市”,基本上是以家庭为主。他们占领一片山坡地和山沟,便为农场。他们的机器和农具很多,而且非常现代化,可人却很少,这个农场一共才五个人。
回游轮时,又故意选择一段民居区域,介绍了这些新旧楼房的区别与特点。一路上,大家都很高兴,下车时,几乎100%的人都给二位服务员很多小费。回来时,跟每天一样,要先“过境”。我们每人都高高举起“过境卡”,让安全人员上车检查。这过境卡,实际是房间开门卡,或叫房间号牌,把二者设计在一起。今天比较特殊的是,上船前二边排着长长的游轮工作人员,他们十分欢快地边唱边跳,由于旋律悠美,而且富有舞蹈节奏感,显得十分多情热闹,加上夹在中间被欢迎的我们,更像是喝得半醉的人们,忘我地跟着乱叫乱跳,气氛到达高潮时,真不亚于当年红卫兵在天安门前喊“XXX万岁!万万岁!”最后才知道,是维京组织船上的工作人员,稍加培训的“专业欢迎队伍”。
记得前几天,刚上游轮就让吃午饭,Ann和 Steve,和我们坐在一起,几分钟后没有人过来“服务”,Ann 站起来对我们说:
“我去叫他们过来摆盘倒酒!”果然一会儿什么都来了,而他们却和我们说“再见!”由此可见,这些白人认为自己是当然的主人,那些人必须为他们服务,否则就不客气地教训他们。反过来,那些服务人员对他们也言听计从、服服帖帖,生怕服务不周似的;而对我们就不一样了,叫了他们,还爱理不理的。
正吃着,一男一女过来,向我们问好,说昨天在哪里和我们说过话,我却一点也想不起来。还有位服务员,是菲律宾女孩,很美,几次见面都会跟过来,问有什么事要她干。今天又把我们送往电梯,还不让关门,要交换我们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小毛孩子最多十八岁左右,好像跟我们情有独钟。
正在博物馆底楼大厅的圆形沙发上休息,一位东方老年女性过来问我们何时上车,我说好像是一点半,太太说二点半。她一直在伺候一位又高又瘦、走路非常困难的白老头。她不放心地走来走去,估计是去问司机后,过来十分肯定地对我们说:
“是二点四十上车。”回家路上,二次问我从哪里来,并说她是韩国人,居住在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