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的东西,并不见得是狗东西 [2021/03]
- 厨房的禁忌 [2021/03]
- 食与心——吃时融融情 [2021/02]
- 大自然永远没有过分的事,人倒常有---德州的暴风雪与冷 [2021/02]
- 相对论---德州的冷 [2021/02]
- 安全神话与代价-日本福岛核事故 [2021/03]
- 乱写口罩 [2021/01]
- “诗,心,胃” --- 贾浅浅的尸头诗之背后 [2021/02]
- 东京奥运会与日本女性地位 [2021/02]
- 去年今日 ——惊魂去岁,拥抱明天 [2021/02]
- 庆典、歌者 二、三事 --- 不一样的庆典,一样的歌 [2021/01]
- 新时代,新T台---并非只为博你一笑 [2021/02]
- 体重随想录 [2022/04]
- 鱼缸里,故事多 [2021/03]
- 日式“猜”(二):いじめ(欺凌) [2020/05]
- 【重建】作者Eric Foner 访谈录---“尽管不能说是内战的前夜”--从乔治亚州的非常之变 [2021/02]
- 又是桃花盛开时 [2021/04]
- 小学的记忆 --- 孩子的路 [2021/01]
- 过节—-缅怀与超度 [2021/04]
2020年,过得百感交集,起因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管你怎么样,反正我信了。
我信了,不是泛泛地基于大数据,而是感同深受。
过去了,总得向前走。因疫情正重,日常生活基于自肃,知趣地不去混迹于人群。家里领导得益于所属系统的庇荫,集团隐形插队,安排上了疫苗接种。2021年的初日,阳光明媚,冬日里少有的暖阳。
一切顺利。顺便去看了看孩子,虽然碰面只能如见路人,东西交接如同赎金换绑票般的警惕。
回家路上,车辆稀少,有闲得拐去看看以前住过的地方和孩子们上过的小学校。
说是拐,实际上,要是不受制于信号灯,也只有一、二分钟的车程。看来囿于行车的痕辙中,惯性使然。生活大体如此。
那片apartment 还算整洁,可能受益于周边良好的小区之辐射。十多年前,刚来此地时,我家就租居于那地。小学是蓝带学校,不用横穿大马路,徒步十几分钟的距离。或许正是这些条件,不少和我家有类似境况的朋友已居于此。
住家是二、三层的连体木屋,灰白色,条状,回起来,像一片扩大了的四合院,又像几个南方的客家土楼挨连着。小学校,一整片平房,外墙红砖装饰到顶,没个窗户,像个碉堡,正宗美式的。都是记忆中的印象,淡但贴真。
车子没犹豫就拐入了区内小路。毕竟是冬天,颜色单调了些。Apartment整体结构依旧,秃枝要是换上绿装,还能想像老树年轻时的模样。
外墙看上去重刷过漆,见新了,还用深灰式勾勒些线条,挺精神的。
很容易认门,我和领导开车绕停车场转了一圈,透过格栅,见游泳池里,水仍在,池旁躺椅躺着,门牌号或许改了朝代。房客换了好几茬了吧,真是铁打的小区,流水的客。
一滑溜,就从原来自家的门口,转上去小学校的道。那是孩子们每天上学的路。一分钟的车程,步行可得花十几分钟吧,放学回家,七、八个孩子说说闹闹,或许更长些。记得他们有同年级的,或相差二、三年级的,跟着父母,来自南北各地,同上这所小学。十多年过去了,有的或已成家立业,有点还在求学,天各一方。
孩子们,那时路边的花草你曾采摘过?窜出来的兔子追赶过?是否还做过什么恶作剧?现在疫情中还安好?!
我们把车停在学校的接送道上。正值年假,周边比往日更安静,只有PWE School在学校入口的电子屏幕上闪现着。学校一如以往那样整洁,安稳。学校后面的草地上,蓝色的游戏滑梯呆呆地坐在那儿,远远地看着我们把它摄入手机后离去。
老屋离我远去。留在后面的,是搬家时,U-Hual 停在停车场装家俱的情景,温暖,热闹;屋里聚会时的酒香尤为引人垂涎。往事不旧。
学校是孩子们的学校,路是孩子们走过的路,年少多梦想,一步一印痕,但何尝没有你的足迹?或者,他们的路你何曾没铺过,引领过?偶然的,有意的?顿生感叹,老年多健忘,唯不忘旧时。再今昔是何年。自答:2021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