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谈“古不墓祭” --《说孝》系列之二 [2022/10]
- 父亲的死 [2021/03]
- 父亲死,故乡就没了 [2020/08]
- 特别的生卒日--先父去世周年祭 [2021/03]
- 江青同志--读《还原一个真实的江青》 [2020/10]
- 抹黑华为可休矣! --兼谈中国网络安全 [2021/04]
- 为先君补办追思会 [2022/10]
- 从亚特兰大枪杀案看媒体报道的选择性 [2021/03]
- 王光美回忆中的江青 [2020/10]
- 再聊“泡妞” [2020/07]
- 网遇“英国女骗子” [2020/10]
- 我看上海人 [2020/06]
- 江青同志(下) [2020/10]
- 身处澳洲看中澳关系 [2021/06]
- “出任务” [2020/10]
- 汉语是世上最丰富的表达语言? [2020/07]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20/08]
- 我们还有羞耻之心吗? [2020/08]
- 王光美记忆中的“三年困难时期” [2020/10]
- 驳易中天“中国人无信仰” [2020/08]
- 再论“羞耻之心” [2020/08]
- 简评方方“有态度的文学” [2020/09]
- 对于「国泰事件」的应对建议 [2023/05]
- 网络交游的启示 [2020/09]
- 谈“骂人” [2020/06]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雪梨子
毛泽东,这位曾经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历史人物,至今仍然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墙内外、左右派间争议极大。这里,不讨论他的政绩。若仅论其诗文书法,我以为绝对是近代的风流人物之一。
也因其政治上的争议,导致他的诗文也常遭到反对者的质疑。比如说哪篇文章是秘书代笔,那几首诗句是抄袭古人等等。当然,这些质疑中,也许不都是空穴来风,但的确有些流言是从常理上都无法自圆其说的。比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某些网文称是出自胡乔木之手。试想,当年毛泽东在重庆手书并发表于当地报刊,一时洛阳纸贵。国府组织人才比试该词,但无结果—我也曾查阅过当年陪都的某些民间报纸,唱和的词俱无足观。彼时重庆陪都文人荟萃,而陈布雷文采绝不输胡乔木,但找不到可以与该词媲美的,原因无他。缺少词作者之气势也!窃以为,此类词绝非那些在侍从室、军机处或南书房行走的人可以做得,必定是一代枭雄,或开山大师之作。
其实这些传谣者只要多关心一些中共党史,看多一些回忆录便可知胡乔木同志学习旧体诗是五十年代才开始的,且一直得到毛主席的指点。而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将此首词书赠南社领袖柳亚子先生时,称“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那时间上看应是1936年前后的冬季,胡乔木同志做毛主席的秘书则要五年之后。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当年在延安时期的清华才子胡乔木对于毛主席某些诗词中个别用字提出建议,而那时的毛主席正有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风度,说不定胡乔木真有机会成为毛主席的“一字师”。但从整首词来说,若称是胡乔木同志的代笔,则属天方夜谭、荒诞不经。
那么,毛主席的这首词外物之灵感来自初到陕北的大雪,但从文本内容的角度又受到谁的启发--喜欢玩旧体诗词的朋友应多有此体会,吟诗填词易受到古人的某一首(情调意境和韵脚)所影响?近读海外学者周策纵先生的《弃园诗话》,其中有一篇与唐德刚先生谈胡适的诗中提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估计受胡适之的《沁园春·新俄万岁》影响不小。试将胡适的原作抄录如下:
客子何思?
冻雪春冰,
北国名都。
有乌衣蓝帽,
轩昂年少,
指挥杀贼,
万众欢呼。
去独夫沙,
张自由帜,
此意于今果不虚。
论代价,
有百年文字,
多少头颅。
冰天十万囚徒,
一万里飞来大赦书。
本为自由来,
今同他去;
与民贼战,
毕竟谁轮!
拍手高歌,
新俄万岁!
狂态君休笑老胡。
从今后,
看这般快事,
后起谁欤?
再读读毛泽东的这首词,是不是有几分相似呢?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更重要的是,胡适先生的这首词曾发布在《新青年》月刊三卷四号(民国六年六月一日,即1917年6月1日)上,而毛泽东等湖南的进步青年们对《新青年》是每期必读的,胡适也曾是毛的偶像--虽他进京后不愿承认,但只要阅读他俩百年前的通信与各自回忆、日记便可知。想必这首词对青年毛泽东的印象异常深刻。至于具体的对比分析,请看官直接拜读周策纵先生的《弃园诗话》(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203-204页)吧。
如果有人设置网络防火墙,导致你看不到更多的信息,也许不是你的错;但如果有辛勤的编辑(有人称他们是盗火者)将这些学贯中西的大家作品在墙内出版,将他们多年的学术成果、真知灼见奉上,而你不去读,只是一味地人云亦云、读帖、跟帖和转帖,那,就是你的悲哀了。
少看贴,多读书--趁着目前市面上还有一些好书。如果一定要转帖,分享认同感、刷存在感,那得先凭常识判断,或查验后再转。否则,转发一篇伪作,如古玩家买到一赝品却还兴致勃勃地示与同行,岂不贻笑大方?!
2016.01.02墙内首发
2020.08.05重订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