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谈“古不墓祭” --《说孝》系列之二 [2022/10]
- 父亲的死 [2021/03]
- 父亲死,故乡就没了 [2020/08]
- 江青同志--读《还原一个真实的江青》 [2020/10]
- 特别的生卒日--先父去世周年祭 [2021/03]
- 抹黑华为可休矣! --兼谈中国网络安全 [2021/04]
- 为先君补办追思会 [2022/10]
- 王光美回忆中的江青 [2020/10]
- 从亚特兰大枪杀案看媒体报道的选择性 [2021/03]
- 再聊“泡妞” [2020/07]
- 江青同志(下) [2020/10]
- 网遇“英国女骗子” [2020/10]
- 我看上海人 [2020/06]
- 身处澳洲看中澳关系 [2021/06]
- 汉语是世上最丰富的表达语言? [2020/07]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20/08]
- 王光美记忆中的“三年困难时期” [2020/10]
- 我们还有羞耻之心吗? [2020/08]
- 驳易中天“中国人无信仰” [2020/08]
- 再论“羞耻之心” [2020/08]
- 简评方方“有态度的文学” [2020/09]
- 对于「国泰事件」的应对建议 [2023/05]
- 网络交游的启示 [2020/09]
- 谈“骂人” [2020/06]
悼念史上最牛的“钉子户”--白宫康妮
今早的新闻有“世界最牛的钉子户去世”的标题。我一看内容,是指长期驻扎在白宫前的那个反核反战老太太死了,因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心里一丝悲凉。写几个文字,聊发这局域网下的时光吧。
记得是1998年左右,我和一位同事带着某省的政府及电信代表团访问美国,除了例行的在硅谷总部走过场EBC(Executive Brief Center)活动,绝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全美大游览:赌场拉斯维加斯、大峡谷、东部的纽约、费城和华盛顿特区等都在活动范围。到白宫附近时,导游—一位来自香港的小妹提醒我们白宫门前有位老太太长期驻扎在白宫前抗议。那时中国好像还没有大规模城镇化拆迁而产生“钉子户”之说,不易产生联想。
我有些好奇地走过去看究竟,这位叫康妮的老太太显然是见多识广,主动和我打招呼。我问她为何一直在这里驻扎,她称“为了世界和平 (For World Peace)”。这对于我们正处于“闷声发大财”黄金时代的天朝来客,不得不说是一种奢侈的高调。而我的客人们正忙于摆好位置取景照相,我只好和她祝福道别。因为她那有些脏污的帐篷始终阻碍拍摄白宫的背景,客人中有几位显得不太开心,倒是团里的一位领导很宽容地说:“没关系啦。不过,这就是民主自由的弊端。什么事情不可以坐下来谈谈,这样弄得白宫前乱糟糟的。中国要是这样,那天安门前都成农贸市场啦”。众人皆赞亦释然。
后来到美国再也没机会去华盛顿特区,也没再看到那个执着倔强的老太太。但我仍关注她的信息,总觉得她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只可惜,这类观念在中国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精致的利己主义”、“犬儒精神”正大行其道。不过,康妮却渐渐为中国游客所接受,她甚至变成了白宫一景。去白宫游览的中国游客们多会到这个世界上“最牛的钉子户”帐篷前与康妮闲聊、练英语与合影留影。据说,康妮也留意到这样的变化,她在当地懂中文的自愿者帮助下,收集了很多的中文报刊如《人民日报》有关反对战争、反对核武器的社论和报道分享给中国的游客,传递她的理念。殊不知,这些精致的、先富裕起来的中国游客并不在意她所谓的理想和价值观,而仅仅将她这个“奇葩”当着回国后向人炫耀的谈资与笑料呢。
正计划和家人今年来一次驾车横贯美国东西,寻名山访故友,昨晚还讨论到是否要再去一趟华盛顿特区,我说可以啊,寻思着又可见到那个倔强的老太太呢?可今天一早就看到这样的噩耗
“白宫康妮走了”
呜呼!她是2016年1月25日在白宫附近的收容站去世的,希望也相信会有很多的自愿者帮她临终祈祷。
写这篇文章,哀悼她的离世,也缅怀她这种持久、倔强、为理想不放弃的精神--中国人也曾拥有过:神话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都类似,就看何日能唤醒?!
2016.01.29帝京撰并首发
2020.06.23悉尼重订再发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