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夫话室 (已有 5,114,399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82538

徜徉在温尼伯的极寒、酷暑中 – 强身健体、历练人生

作者:赵大夫话室  于 2021-6-6 21:3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海外生活|通用分类:健康生活

关键词:海外生活

大疫当前,疫苗固然重要,但自身的抗病能力更为重要。否则很难解释在同一环境中有人染疫、有人幸免;同样患病,有人往生、有人痊愈。小时学过马克思哲学,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叫做“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是主张锻炼身体的,不是一时兴起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持之以恒。本人生活在气候极端的温尼伯(Winnipeg)尚能坚持,世界上比温尼伯气候更极端的地方非常少,建议您动起来,生命在于运动。

 

Winnipeg,老外戏称Winter-peg,曼尼托巴的省会城市,中文名字“温尼伯”,人口约75万,位于著名的“红河谷”,红河及阿西尼伯河穿城而过。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从地理上讲,其位于北美的中心,南面96公里就是美国,北面100-200公里已经很少有人居住;其地处草原大省,四面无山,北面有两个大湖 温尼伯湖及曼尼托巴湖;其中温尼伯湖,按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12。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温尼伯特殊而极端的气候,夏天极热,31-32度,不罕见;冬天极寒,零下31-32度,也很常见,因此被列入世界上最冷的大城市之一。

 

自行车运动,是个极好的锻炼方式,也深受温尼伯人的喜爱。城市的主要街道一般都修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春、秋天时,到处能见到男女老幼在大街及公园骑行,我工作单位的自行车棚也是每日爆满,去的稍晚,就没有位置。冬天则是另外一个景象,街上骑行者已经很少,单位偌大的自行车棚,每日只有稀稀拉拉的4-5辆车。冬天,人们放弃骑行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冷、风冰、雪四个原因。关于冷,不但人怕冷,车也怕,一旦温度低过零下6-7度,同样的路段,同样的风速,蹬起来就明显吃力;风也很可怕,同样是零下20度,一旦风速超过20公里/小时,就感觉有些刺骨,需要专门的,类似打劫者佩戴的头套来御寒;冰,倒不是大问题,最怕的是刚下完冻雨后接的冰,路面像镜子一样平滑,如不洒沙子,别说骑车,走路也很难;雪,最麻烦。温尼伯的雪不但多,而且时间长,没完没了。公平地讲,城市的市政,尤其是铲雪工作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做的再好,各个路段也不平衡,而且也不那么及时,非主要道路,一般要等到雪后2-3日才铲除。一旦雪的厚度超过2厘米,不铲的话,就很难骑车上班了。

 

本人作为自行车爱好者,除了家里有事和极端天气开车上班外,坚持骑车已经有10年了。家里距单位13公里,夏天时,单程一般需要40 -50分钟;冬天时一般需要70 -90分钟,有时更长。速度,与大多数年轻人比,偏慢。我并不觉得是身体原因,记得几年前跑半程马拉松时,很多年轻人也跑不过我。我觉得,主要是车不行。一般我偏爱40-50刀的二手车,一是丢了不心疼(最多时一个月丢2辆),二是冬天时,由于路面洒盐,车子极易生锈,2 - 3天不骑,链子就锈得一塌糊涂。再好的车,一个冬天过去,已面目全非。夏天30几度,骑车1个小时左右不难;冬天,零下31,是我个人的极限,因为在这个温度,我发现面部有一小片冻伤,不过几天就好了。

 

温尼伯的冬天比其它地方长。按今年的气候,冬季应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4月份有两天下大雪,每日超过10厘米。本人小结一下,这个冬季共骑车89次。平均每月约15次。周末一般跑步,今年还创造了个人纪录,在-34°体感温度-45,完成5公里夜跑(曾写过一篇小文)。

    

                                                                                    自己夜跑时的温度

说温尼伯天气极端,还真不假,前天温度突然达到37°。本人照常骑车上班,早上赶到单位时已是大汗淋漓。温尼伯的人怕冷不怕热,以往爆满的车棚仍有一半的位置被占,比冬天强多了。

      

                                                                            前天下班时骑车的温度

挑战极端天气不要蛮干,一是要持之以恒,另一个要注意防护。持之以恒非常重要,如果您没有任何准备,就直接挑战-30°,很可能冻伤。如果从0°-10°-20°,一路走来,挑战-30°就可能成功;夏天,对付酷暑也是如此。冬天的防冻很重要。本人戴耳套;上身穿一件厚毛衣,外面再穿有帽子的薄羽绒服;戴厚棉手套;下面裤子里,一件秋衣,两件保暖内衣;普通袜子外,再套一保暖厚袜;足蹬雪地运动鞋。夏天对付酷暑,为防中暑,可用冰水对付。直接从冰箱拿出的瓶冰,在酷暑下,一般1-2小时才化完。每10几分钟,您喝一口刚化的冰水,一路走来,就不会中暑。本人曾在32°酷暑下,用小冰盒携带4瓶冰,户外活动一整天,未曾中暑。另外,夏天别忘了戴帽子。

 

我的体会是,对待恶劣的气候,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下次身体条件具备了,再来,来日方长。

 

我对新冠肺炎,没有任何恐惧感,但也很注意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直接接触门把手及电梯按钮等。这样做主要因为,一是对规则的遵守;二是尽量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三是保护家人,尽量少带病毒回家。说出来有人可能不信,本人已经36年没有感冒发烧,如果换做您,您还怕新冠之类的疾病吗?

 

我对某些病毒的抵抗力不是凭空而来,我想是大自然鉴于我不分冬夏、不分严寒和酷暑长期锻炼的一种回馈吧!愿更多的朋友加入锻炼的队伍,您那儿比温尼伯更冷或更热吗?

 

科学地挑战一下大自然,是有快感的!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赵大夫话室最受欢迎的博文
  1.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2.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3.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4.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5.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6.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7.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8.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9.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10. 五四、六四学生领袖成就及结局比较 [2023/05]
  11.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12.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13.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14.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15.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16.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17.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18.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19.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20.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21. 大恶霸还是善人?刘文彩的水牢与文彩中学 [2024/10]
  22.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23.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24.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25.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26.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27.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28. 中俄何时会反目,重新成为仇敌? [2024/11]
  29. 毛诗:我心目中最好的3首毛泽东诗词 [2024/09]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31 01: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