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 五四、六四学生领袖成就及结局比较 [2023/05]
-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 大恶霸还是善人?刘文彩的水牢与文彩中学 [2024/10]
-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 中俄何时会反目,重新成为仇敌? [2024/11]
- 毛诗:我心目中最好的3首毛泽东诗词 [2024/09]
大儿子在欧洲读书几年,很少回家,老二性格内向,家里非常清净。老大回加国就读后,每一月左右就回一次家。只要他一回家,热闹非凡。在家期间,他少有闲暇,除了视频,就是打电话;在家里东奔西走、上蹿下跳,家里乱成一团,不得安宁。他一走,家里立刻就安静了,而我们心里空落落的,几天才能恢复过来。
一次儿子走后,帮助儿子整理房间时,发现了他读过的中文小说,有的上面居然做了批注。很难想象,每天忙得一塌糊涂的儿子,居然有时间读中文小说。印象最深的是,发现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药”的单行本。上世纪初,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的小说是当时新文学的开山之作。记得当年我们读书时,学习鲁迅的小说不算轻松。对于国外长大的孩子,想读懂鲁迅的小说,实属不易。我担心打击儿子学习中文的积极性,没有问他读懂了多少。但他知道鲁迅,愿意读他的书,还是值得鼓励的。
我家长子,生在北京,4岁出国。出国时,仅会讲南方外婆家的方言,一个字也不认识。
有一段视频,是老大在学校录的。谈的是中西方文化对比。还谈到了哲学家冯友兰。关于冯友兰自己儿时听说过此人,但仅仅是知道名字而已。没想到大儿子居然对这位中国哲学家感兴趣。听听我家老大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孔子、郑和及冯友兰的故事。
在海外,儿女的教育非常不易。不少家庭关于家里跟孩子是讲中文、还是英文,非常纠结。关于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道理。不讲大道理,单从实用的角度看,我还是主张在家里讲中文。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未来在各个领域都会有很多机会。我们的中国背景,只要稍加努力和培养,就会让孩子具备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能力,都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很多机会。
在外面,处处充斥着对中国不利的宣传,这方面对他们不可能不影响。为了信息平衡,这两年,我给我老大推荐了长达100集的“中国通史”及张维为、金一南、金灿荣等人的视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家老二,生在加国,比起哥哥来,不善表达。平时哥俩在家或电话聊天时基本上用中文,只有在玩游戏,得意忘形之时,两人才飙英语。第一次发现老二的中国情结,是发现他的脸书图像选的是2019年国庆阅兵的照片。没人要求他这样做,想必他觉得那是令他自豪的景象。
以下这段视频,是哥俩主要用中文在聊中国及他们心目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