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 失而复得的团聚,一家四口打牌记 [2021/03]
- 李总理告别仪式,其妻女为何不同调? [2023/11]
- 文革中的“武汉兵变” - 新版马嵬坡兵变、西安事变? [2021/05]
-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 911的根源:本拉登与美国的爱恨情仇 [2023/09]
-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 崽卖爷田不心疼:台积电在美设厂之我见 [2022/12]
-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 由宝马冰激凌谈起:二鬼子为什么更遭人恨? [2023/05]
-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1955年授衔,是开国将帅们一生中最为荣耀的时刻。但关于将帅的评定和一些主要人物的授衔,一直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本文试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来理解元帅授衔逻辑和相关的问题。
1.大元帅军衔
当时确实准备有授予大元帅的提议和准备。
具备大元帅资格者: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当之无愧的大元帅,当然只有毛泽东,这个毫无争议。
但是如果真的授予大元帅军衔,朱和周都有资格。
朱一直是军事系统的最高指挥官。开国的时候,朱毛的头像一直是并列在天安门城楼的。
周在毛之前,一直是党中央最高军事主官,无论是在南昌起义还是后来的中央红军和红军总部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唯一的两次三人团成员。在解放战争中,也是解放军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 解放后在主管政务的同时还主管军委日常工作的第一副主席。
1937年8月22日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
1955年,彭德怀虽也有机会竞争大元帅,但是无疑作为第一元帅更合适。
2.元帅的授予标准
元帅的授予标准是:
1)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师长、副师长,新四军军长,副军长。
2)以1937年为基础,且政工干部一般不参与授衔。
以此为标准,朱德、彭德怀、叶剑英、贺龙、林彪、刘伯承、肖克、徐向前、聂荣臻、叶挺、陈毅可以授予元帅军衔。
其中,陈毅是新四军军委副书记,第一支队队长,后期的军长,项英以政工为主,因此以陈毅为代表。
最后结局是,大元帅未授,毛周未授衔,朱德为第一元帅,叶挺遇难,肖克被罗荣桓顶替。
十大元帅是: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3.叶挺和肖克的军衔
叶挺被捕其实确保了其会获得元帅军衔。因为叶的最大问题就是曾经脱党。而入狱五年其实是洗白了叶挺的历史,并重新被体系接纳。如要授衔,有人认为,叶挺的排名仅仅落后于彭德怀。
肖克的战功及资格在副职中无人能及。与其它方面军不同,红二方面军就是贺龙的红二军团和肖克的红六军团,作为副师长,肖克的影响力并不弱于贺龙,实际地位高于被贬为副职的方面军司令员徐向前,和政委出身的辅助者聂荣臻。他也是唯一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的国民革命军副师长。论出身,第六军团是中央红军派出的长征的先遣队,论战功,胜利完成了后来中央主力红军未完成的与红二军团会师的任务。论本钱,直接顶起了一个方面军的半壁江山,成为一个方面军的副总指挥,这个成就就连他的原上司林彪也没做到。
4.元帅的排名
三个师长的排名,贺龙资格最高,是唯一的方面军总指挥;林彪军功最高(但是抗战参加时间很短)且是中央红军的出身,刘伯承同样。这只是排名问题。
陈毅是1941年的代军长,无论是从年头还是职务,都排名正军(师) 职务的最后。
特殊的是罗荣桓,他本来是聂荣臻的下级(聂是副师长,而后改任政委,都高于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的军事排名尚在师参谋长(周昆)之后,按照1937年的职务,是进不了元帅的级别。所以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其是中央红军井冈山的班底,后期使用过程中有军功,长期代理115师这个王牌师(中央红军改编的嫡系部队)军事主官并开辟了山东根据地,成为四野核心人物,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依靠115师的以政治工作的代表列名元帅并排在第7的高位。如果不是后期提拔,做政治工作的人选还应有聂帅和陈帅。
徐向前以其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职位,只能当129师副师长。这与红四方面军和西路军的表现以及实力的丧失有直接的关系。
聂荣臻是副师长,也仍然高于军参谋长。这也与叶剑英抗战期间长期未从事直接军事工作有关,而1937年的军委名单军委排名叶在徐之前,且授衔为中将也高于徐和聂。
1937年8月22日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贺龙、林彪、刘伯承、张浩、叶剑英、徐向前为委员,(任弼时是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5.周刘邓的元帅军衔
周的情况上面已经说明,大元帅级别,保底元帅前二。
刘虽然长期是军委副主席。按授衔时的党内和军委位置,应与彭德怀平级并排名靠后。但其真正的军事生涯很短,一年的新四军还是政委经历。即便毛周都授衔,其也无授衔的可能。
邓是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跟副参谋长左权平起平坐。与罗荣桓、张浩、关向应相当。其以129师政委和后期的解放战争经历,应该可以授予元帅,1954年,邓是12名军委委员之一,排名尚在罗荣桓之前。是12名中除毛之外唯一未被授予军衔之人。
但也要看到,这个时候周和刘刚刚离开军委副主席的位置。而在此之前,邓并未列名于军委之中。这个临时性,说服力不足。另外,其资历也仅能列在元帅之末。
6.关于粟裕
粟裕以其军功和解放军时期野战军代司令兼政委的地位和战功,有机会竞争元帅。
但其资历毫无疑问是不足的。被打散的红军先遣军团的参谋长、新四军支队副司令员、师长、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功劳大不大? 大。但要看跟谁比, 只能是跟肖克和罗荣桓比。肖克功在长征,罗荣桓功在抗战(山东),粟裕功在淮海。论资历,粟裕也略略落后于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原八路军344旅副旅长)、还落后于张鼎丞。所以粟裕不当野战军司令员,不当元帅,不是高风亮节,而是本来就资历不足。
7.大将问题
大将的评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实很难服众。
参照元帅的授予,粟裕、徐海东、陈赓没有大的问题。这几个八路军的旅长的资历肯定够了, 王树声,以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其弟王宏坤的385旅旅长两个位置的加持,也还算是可以的。
其它的人,则更多是政工干部。
张云逸的副旅长(没政委,后改任政委),后面改任了新四军副军长。
黄克诚,红军军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拿到了新四军师长兼政委的位置。
新四军1941年的七大师长,除粟裕和张云逸外,都是师长兼政委。1955年也都给出了大将的授衔建议。
谭政,八路军总政治部副部长(邓小平调师政委后)。
罗瑞卿,红军军政委,方面军保卫局长,公安部长。
萧劲光以1931年的军团政委,1937年的留守处长。
许光达…1932年去苏联养病的红军师长。
肖克(上将第一)授予第一大将,绝对够格,至少前三。
其它能够竞争大将位置的人,也基本上出自红二方面军、120师。
红6军团政委,359旅旅长的王震(上将第五),358旅旅长张宗逊(上将第三)都是极有竞争力的人物。南昌起义的师长,120师参谋长周士第的资历也是首屈一指。上将第二的李达也正是他的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前任。
7.其它问题
当年许世友争大将,凭啥本钱? 解放战争时山东兵团司令员(华野东线兵团,拟独立建立野战军),与粟裕曾经并列,以此资历,当大将并非完全没有资格。只是跟肖克比较为逊色。
左权未死,也只能是大将军衔。粟裕不能顶替陈毅,左权也不能顶替叶剑英。
历史不能改写。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