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 失而复得的团聚,一家四口打牌记 [2021/03]
- 李总理告别仪式,其妻女为何不同调? [2023/11]
-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 911的根源:本拉登与美国的爱恨情仇 [2023/09]
-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 崽卖爷田不心疼:台积电在美设厂之我见 [2022/12]
-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没有某些朋友说得那么不堪、一文不值,也不是十全十美、亘古不变。哪一个字能够代表、概括中华文化的精髓呢?
中华文化,犹如一个宝库。其中,有很多精髓,比如:易经的变化哲学;孔子的君子之道;老子的辩证法;庄子的认识论,孟子的民本主张;荀子的学习之道;孙子的军事韬略;韩非子的法术势;鬼谷子的权谋之术;禅宗的禅悟;朱熹的格物致知与陆九渊、王阳明的发明本心等等。
中华文化也包含很多精神。比如,做人方面的道德精神,讲究善良、仁义、刚毅,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精神;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以律己,宽于待人、讲信修睦精神;政治生活方面的公道、舍生取义精神;物质生活方面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学习方面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耻下问的精神;实践方面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治理国家方面反对暴政的“爱民”精神;国家外交层面热爱和平的“非攻”精神;还有在天人关系层面上的畏天、事天、人定胜天的精神等等。
唐代以后,中国逐渐实现了儒、释、道并存。儒家是出世入世的必备法门,佛家是为人做事的心法,道家是修炼人生的境界。天道结合人伦,天人合一,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自大。
将以上内容概括,中华文化精髓的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就算朝代更替,外族入侵也从未动摇过,反而深入中华儿女的骨髓,外族人就算占领了中国的土地,但最终也被中国的文化吸纳同化。近处讲,就算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文革十年浩劫,毁掉了不少文物,后来直接发动了“批林批孔”运动,但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了吗?我认为,这一切也是过眼烟云,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华文化还是中华文化,触及到了皮毛,影响不了实质。
中华文明的一切哲学根源,一切神髓,源自《易经》。而这一部旷古奇书,影响至今。一个“易”字,可以代表、概括中华文化。为何是这个“易”字呢?
易,是汉语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由《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引申之义为换,交换;由《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引申之义为替代。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易”包含变易,简易,不易之意。
变易:不认死理,顺势而为,随机应变,根据形势生存下去,这是核心。
简易:天下大道,适者生存。
不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进一步理解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有绝对的相对,有绝对的绝对。矛盾是绝对的相对,统一是绝对的绝对。变和不变、绝对和相对,既矛盾又统一。
别的文明,要么认死理,始终不变,而灭亡;要么缺乏不易的定力而变味,最终被别人同化也消失。只有我中华文明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传承五千年而不坏,虽世殊时异,其致一也。这要归功于“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