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 失而复得的团聚,一家四口打牌记 [2021/03]
- 李总理告别仪式,其妻女为何不同调? [2023/11]
-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 911的根源:本拉登与美国的爱恨情仇 [2023/09]
-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 史料:中共建国,蒋中正最恨的人是毛吗? [2024/08]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同一所名校,近日两则新闻冲上热搜,这所名校就是西安交通大学。两则新闻,一则是保安训斥学生,禁用留学生专用的大型垃圾桶;另一则是该校发布公告,取消学位与英语四六级的挂靠。
1.垃圾桶事件
2023年9月18日,多家媒体报道,西安交通大学一名学生因为将垃圾扔到了留学生公寓楼下的垃圾桶内,被学校保安呵斥“不懂规矩”。声称那些垃圾桶是留学生专用的,中国学生不能用。
被训斥的学生表示,当时手里拿着一个蛋糕盒子要扔掉,盒子比较大,其他垃圾桶已经满了装不下,所以扔了到留学生公寓楼下的垃圾桶里。
刚把蛋糕盒子扔进垃圾桶,附近的一名保安就看到了,立马走过来让把垃圾拿走,并说:“这个垃圾桶是国际学院的学生倒垃圾专用的,一点规矩都不懂。”
从保安说的话中可以得知,这个垃圾桶是留学生专用的,并且在栏杆内,栏杆外的中国学生不得使用。
外国留学生有高额奖学金、舒适的住宿环境,连垃圾桶也是专用的,中国学生十年寒窗苦读,不如留学生的外国国籍。
西安交通大学因这个垃圾桶事件,处于了舆论的热点中,西安交通大学至今没有对给外国留学生配备专用的垃圾桶,中国学生不能用进行回应。
2.取消英语与学位挂靠
网传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发布通知:经学校2023年第五次本科生院院务会研究决定,学校不再将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和校外其他各类英语考试是否参加及其考试成绩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随后,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表示,消息属实,这是通过商议决定的,其他学校也有,并不是一个奇怪的决定。
这个《通知》的落款时间是2023年9月20日,实施的时间是2023年9月1日,先实施再通知,正常情况下很多的通知,都是先通知再施行,西安交大的这个通知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在此时,西安交通大学发布一则学校9月1日已经实施的政策的通知,是想通过这个通知盖掉垃圾桶事件的热度吗?转移社会的注意力吗?
3.两个事件的解读
关于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的问题,早已引起公愤,也就不多言了。
而同一所名校取消英语成绩与学位的挂靠则引起广泛争议。一方认为,西安交大打响了取消英语的第一枪;另一方认为,这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一政策早已在其它院校施行。
A. 忧心者的理由
此类事件以前之所以没掀起那么大的浪花,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也没现在这么汹涌。
如今,视英语为鬼话,认为学英语考英语就是在培养牧洋犬,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开始学习中国话,号召高考降低英语分值、甚至直接取消英语,成为一股汹涌的民意。
反对者担忧的是,在狭隘民族主义肆虐的当下,取消挂钩是不是大环境的产物,反过来是不是又会加剧这种趋势?
有两点不得不说:
全球大部分知识类信息,是用英语记录的。
英语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还是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没必要每个人都要精通英语,但英语是链接世界的接口,这个观念应该成为一种不言自明、无需辩护的常识。
国内的英语教育和学习,固然有很多的问题,但英语学习的本身,不应该被妖魔化,更不应该被有罪化。
中国之所以有现在的成果,有些人之所以有底气说“该轮到外国人学习汉语了”,是因为我们曾经向西方学习,独立建国;是因为改革开放,拥抱世界,而不是相反。
如果这100多年的历史有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开放比封闭好,拥抱世界比闭关锁国好,学习英语的时代比不学习英语的时代好。
B.赞成者的理由
取消四六级与学位证挂钩的情况并不罕见。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大等四川省内多所高校也宣布了类似政策。自2018年起,教育部就提出了取消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授予脱钩的建议,并逐步推进这一改革。在此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的这项举措是对教育部的回应和落实。
对于学校来说,取消英语考试可以缓解教学压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则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在国际上,印度莫迪要改印度的国家名称,“India”改为“Bharat”,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此举试图和殖民历史切割。
同样的去殖民地化运动的类似案例很多,没有那个国家的人会以被殖民地为荣的:
“Burma”这一词是缅甸的英文旧称,1989年,缅甸将英国殖民时期的英文国名“Burma”,改为 “Myanmar”,仰光的英语译名从“Rangoon”改为“Yangon”。缅甸更改国名的原因是为了显示与殖民统治历史的决裂。
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后,政府即多管齐下“去殖化”,首先是整顿公务员队伍,将所有重要职位转到经过严格挑选的本地人才手中,并对高级公务员进行政治培训,以消除殖民心态,其次是从教育入手,逐渐推行国民教育,所有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礼、唱国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归属感。
学英语不用跪着念,也不用供奉着念,新加坡人,印度人的英语就是自己的英语,一口咖喱味、闽粤土味口音英语照样人人自信。
不自尊,何能自强?自己学习的意义何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于国人与英语的争论还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