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 失而复得的团聚,一家四口打牌记 [2021/03]
-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 大恶霸还是善人?刘文彩的水牢与文彩中学 [2024/10]
-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 中俄何时会反目,重新成为仇敌? [2024/11]
-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 毛诗:我心目中最好的3首毛泽东诗词 [2024/09]
昨天惊闻,有人提议将维多利亚港改名为延安港,实在意外。
打开香港地图,大街小巷、湖海山岗、海港码头、公园广场、医院、学校等地方各式各样的英译的名称琳琅满目。从英国女王、亲王、王子、公主;从英国首相到英外交大臣;从英军司令到据港功臣;从历届港督到政府要员;从英军登陆地点到侵华舰船;从英国商人到西方传教士等都在香港留下了他们的“芳名”。
这种异域文化的氛围,有些人习以为常,有些人则非常不爽。
维多利亚港,作为香港的重要地标,更是引人注目。香港回归26周年,维多利亚港到底应该改名吗?维多利亚这个名字,目的是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因为是她在位期间占领了香港。有人认为,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一面镜子,是一个极具殖民色彩的名字,所以不应该在中国的领土上残留,放在英国英伦三岛上或者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更合适一些。
何方洪认为,以下三个更名方案更科学合理一些:
方案一:维多利亚港更名为“九七港”或“七一港”。因为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日,而7月1日又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方案二:是维多利亚港更名为香江。“香江”是香港的别名,也是香港名称的来由之一。而香江在古代则是维多利亚港最早的名称,香江出海的港口也被称为“香港”;
方案三:是可以考虑更名为中山港。因为香港曾是孙中山先生早年求学之地,还是他和革命党人创建革命机关、创办革命报刊、策划武装起义的大本营。
也有人认为,维多利亚港原名就是香港或者九龙湾,我们只需要恢复其原名就可以。恢复原名,不仅有利于香港加速去殖民化色彩,还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
香港的改名诉求,不光来源于大陆民众,其实早在2021年的国庆节前后, “爱港大联盟”“同心护港”“市民自发”等团体到特区政府总部请愿,请求将香港地标之一的维多利亚公园改为“人民公园”或“国家纪念公园”等名称。他们表示:香港已不需要维多利亚公园,“我们需要的是人民公园,这是我们的心声, 我们需要五星红旗在香港的每一片地方飘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认为,改地名,特别是地标性的地名,还是要慎重。要尊重当地人的意愿,尊重历史的连续性,也要考虑到这些地名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至于殖民屈辱什么,那已是过去时了。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有更大的心胸和包容,向全世界展示开放的决心和自信。
对此有人并不认同,说留住维多利亚的名字能够让人们惊醒历史,实际上,警醒历史不是名字该有的任务,以前别人叫中国“东亚病夫”,难道我们现在还应该叫做自己“东亚病夫”来警醒自己吗?
本人认为:
1.香港作为中国的地盘,如此多的英译地名确实不妥;
2.这毕竟是香港内部事务,改与不改,应由大多数港人决定,必要时可以公投决定;
3.延安港的说法实在不靠谱,黄土高坡哪来的港?即使改,叫“中山港”,也更合适,易于被各方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