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夫话室 (已有 4,485,645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82538

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是八路的谣言?

作者:赵大夫话室  于 2024-11-2 03: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历史事件|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5评论

关键词:榆林城, 女学生, 八路

“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这一说法简单明了,目的明确。你如果说,这是蒙古铁骑、张献忠起义军,或是某土匪武装的口号,这个我相信,如果说它与八路有关,最初,打死我也不信,这绝对是对人民军队的污蔑。

 


而本人的老家,以前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各路军队像走马灯似的。据老人们讲,这其中八路与中央军纪律最好,最差的正规队伍是被称为“老奉军”的东北军;非正规的队伍,如大乡队与游击队纪律都不好。

 

看了一些材料后,发现这一说法非空穴来风,真有些出处,难辨真假。

 

1.与《白马调》歌词有关的说法

 

《白马调》,又称《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陕北地区流行的一首情歌,红色经典歌曲《东方红》的创作中就借用了《白马调》的曲调。《白马调》歌词有多个版本。

 

陕西学者狄马在民间收集到了一个版本,歌词如下:

 

骑白马,跑沙滩,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有汉。咱俩捆成一嘟噜蒜(呼嗨吆),土里生来土里烂。

 

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嗨吆),打日本也顾不上。

 

三八枪,没盖盖,八路军当兵的没太太。待到打下榆林城(呼嗨吆),一人一个女学生。

 

https://youtu.be/DeBCgKEEQiQ?si=f4QsbojIaajHwEuG

 

 

这首民谣,并非恶意。有一个比喻特别好:咱俩捆成一嘟噜蒜,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亲密感写了出来。另外,当兵的三哥哥内心独白很真实:参加了八路军去打日本人,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他心中的女子,是城里的女学生。大概,那个时代女学生(知识分子)是人人羡慕的婚配对象吧。那时的榆林城,在当时陕北人的心目中,不亚于现在国人心目中的北上广深,一人一个女学生,展示给我们的可能是历史的真实,也可能是一个抗日军人的美好梦想。

 

还有一个版本,与上面的基本一致,歌词更接近方言。

 

骑白马,跑沙滩,我么有婆了姨呀你么有汉,咱们来捆成呀一疙嘟蒜,呼儿嗨哟,土里生来土里烂。

 

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鬼子奏顾不上。

 

三八枪,没盖盖,八路军当兵没太太,等到那打下了榆林城,呼儿嗨哟,一人一个女学生。

 

2. 榆林市文化文物局整理出版的《陕北民歌大全》

 

榆林市文化文物局于2006年整理出版了上下两册的《陕北民歌大全》,其中就出现了等到革命成了功,一人一个女学生,全调的歌词为:

四月的麦子抽穗穗,谁说当兵的没婆姨,只要革命成了功(嘿儿哟),一人一个女学生(《陕北民歌大全 下册》页645)。


上面的这首民歌于1979年采选于米脂县。绥德县的一首民歌与之极其相近,可能来自同一源头,但在传唱过程中进行了改编:

四月的麦子挑旗旗,谁说当兵的没婆姨,只要革命成了功(嘿儿哟),一人一个女学生(《绥德文库民歌卷》,页1739)。


这里的政治宣传痕迹非常明显,从谁说当兵的没婆姨来看,很可能暗含了鼓励边区民众参加八路军的意思。显然,对于朴实的老乡来说,说那么多假大空没用,直接把革命和女学生建立联系才是最简单、而且效果最好的。类似的说法,比如三十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等等。应该说,这种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它不仅教会了农民认字读书,而且教会了农民热爱什么,憎恨什么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至于抽象的只要革命成了功,如何演变成等到打下了榆林城,应该和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况有关,目前看来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普通民众将民歌的歌词从只要革命成了功进一步演变成等到打下了榆林城,而反过来这首民歌又重新传唱到八路军军中,由于符合当时具体的作战任务,进一步传唱开来。也就是说,一开始作为军队政治宣传的民歌被民间改编后,反而流传回了军队中,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3.新闻工作者汤洛的回忆

 

闻捷、汤洛曾是边区重要的新闻工作者,汤洛曾撰文回忆闻捷,里面提到了一个生动的细节:

东郊机场西南角临近延河岸处约五亩的一块沙土地,是我们报社的菜园。这天下午,我们是平整田哇。闻捷、柯兰、谭吐、星金和兰钰代替牛力,拖拉耱耙。我坐在耱耙上压重。他们在前面紧拉耱绳,汗流浃背。我盘坐耱耙上轻松愉快,优哉游哉!嘴里不停地吟唱着民歌。当我唱到,革命成了功......一人一个女学生时,闻捷气喘吁吁地说:应当改成革命成了功,不当民企丁!
4.《艺术家韩起祥》中的说法

 

韩起祥是个说书的盲人,他出名是因为给太祖说过书,他的特长是编新段子很快,随口就能来一段,其中不乏黄段子。


《艺术家韩起祥》其实是人物传记,总共有384页,现在网上已经找不到了,不过《当代》曾经转载了一部分:

攻打榆林的部队开拔,韩起祥到底还是跟着去了。战士们很喜欢他,一休息下来就叫嚷着来一段!来一段!但战士们老爱听酸段子,韩起祥先是不说,耐不过死缠硬磨,就让放了哨,不要首长知道,便说开了。到了榆林城外,宣传小组站在行军路边表演节目鼓动士气,韩起祥坐在土峁上,弹着三弦说了一段又一段,战士喊:!”韩起祥白花花的瞎眼就激烈地眨动,手指头在三弦上一拨,口里的词随即出来了:

  麦叶子黄来竹叶子青
  八路军要打榆林城
  长枪短枪马拐子枪
  胸前还挂个望远镜
  一举打下榆林城
  一人领一个女学生
   
师政委骑马刚刚路过,听见了,下了马,把韩起祥叫到一边,骂道:你是谁?”
  

我是韩起祥。


知道你是韩起祥!你是来卖艺的吗?”


我是三弦战士。


三弦战士有你这样动员的,闹革命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不是为自己抢老婆!”
      

韩起祥被剥夺了随军的资格,被打发走了。

 

历史的魅力大概就是在真假难辨中,去伪存真。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3 回复 浮平 2024-11-2 04:02
【历史的魅力大概就是在真假难辨中,去伪存真。】

这个问题不属于辨别真假,而是如何看待个例,多个个例与整体(群体组织名称)之间的关系。 衣食住行性等属于人性物质和生理的最低需求层次满足递进规律,即使不断拔高精神或者道德标准,也不可能产生想要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效果。

如同莫言文学作品中反应出在特殊历史情况下的一些个例,硬要为了一个整体名声名誉去批呀搞呀宣呀,总想美化成无暇无疵的表面形象,说明宣者自身的理性逻辑认知程度和政治目的之间产生了矛盾,也反应出缺乏自信,反思反省,向前进步的心理。
2 回复 七把叉Archie 2024-11-2 06:27
大夫趣文。陕北民歌,我觉得应该是匈奴人汉化的民谣(纯粹个人感觉,没有任何根据),因为他与中原文化迥异,尤其是悠扬婉转的旋律,是中国民歌中独特的风格。春秋时期的郑国有过靡靡之音,不过失传了。陕北民歌词里的火辣滚烫,男女爱恋的直接热烈,都是中国文化含蓄婉转中所没有的成分。西北方言把没有读成么有,写的时候,最好是末有或者没有,以免歧义。儒家思想讲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庙堂之上的追求,然而民间江湖却始终潜伏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基因。杀富济贫,打家劫舍,揭竿而起,血腥杀戮,在乱世的规章法则,一旦国家发展遭遇困难,这些潜藏的基因就会显性发挥力量。毛泽东看到这个现实,把它称作暴风骤雨,充分利用这种东西。寄希望于此,妄图通过大乱达成天下大治,其实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3 回复 Wuming123 2024-11-2 08:44
说是真,也就是真!当年野心家们忽悠起来了一股打江山的洪流,裹胁之下,什么好的坏的都难免。历史能记住的都是胜利者后来的美化。当年在江西,为啥红军逃兵很少?按龚楚的回忆录说,每人二十块大洋,当时的中央军才三五块。至于到了陕北的穷乡僻壤,吃饭都成了问题,当然也就没有了军饷。但是能步行万里到了陕北的都是“老匪”,没有军饷也不会跑。其实当年的30万,十不存一,只有万把人到了陕北,其实大部分都是跑掉了。其实也是大浪淘沙,剩下的精锐,经过毛的延安整风,终于把当年的乌合之众,打造成了一支打江山的铁流。

老家就流传着,当年八路军出山,看见老百姓的鞋不错,就高喊“老乡老乡你站站,脱下鞋来咱换换”。看见街上后生不错,拍拍肩膀,“打鬼子”好不好,你当然说好,然后就说,咱们去打鬼子,然后就连拉再拽的走了。老家俗称被“裹走了”。

真真假假都是过眼云烟!当年的正义不能证明今天的政府合法性;同样当年的邪恶也不能否定今天政府的合法性!当年的正义与邪恶和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1 回复 rfw1972 2024-11-3 02:24
现在的土共百分99是为了给自己抢老婆,1949年以前一半一半就不错了。
回复 dude2013 2024-11-5 06:15
革命果然是一本万利、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赵大夫话室最受欢迎的博文
  1.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2.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3.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4.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5.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6.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7.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8.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9.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10.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11.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12.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13.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14.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15. 失而复得的团聚,一家四口打牌记 [2021/03]
  16.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17.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18. 911的根源:本拉登与美国的爱恨情仇 [2023/09]
  19.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20.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21.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22.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23. 大恶霸还是善人?刘文彩的水牢与文彩中学 [2024/10]
  24.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25.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26.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27.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28.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29. 毛诗:我心目中最好的3首毛泽东诗词 [2024/09]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1-5 06: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