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 五四、六四学生领袖成就及结局比较 [2023/05]
-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 眼中的文革,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感 [2021/05]
-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 大恶霸还是善人?刘文彩的水牢与文彩中学 [2024/10]
-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 中俄何时会反目,重新成为仇敌? [2024/11]
- 史上最震撼的几日:美苏、中印爆发激烈冲突 [2025/01]
昨日一重磅消息震惊网络,而且其后续影响力不止于此,那就是:
美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现有外国学生必须转学。此外,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当日还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称,正考虑在其他大学采取类似举措。
1.事件缘由及经过
美国国土安全部5月22日表示,川政府已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在致哈佛大学的一封信中表示,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即日起被撤销。
信中表示,此次认证撤销将使哈佛大学在2025-2026学年不得招收任何持F类或J类非移民身份的外籍学生。此外,现有持F类或J类非移民身份的学生必须转学至其他高校,否则将无法维持其非移民身份。
据统计,在2024-2025学年,哈佛大学共有留学生6800人,占到入学总数的27%。在哈佛留学生中,中国学生最多。2022年的数据,中国留学生达到了1016人,随后是来自加拿大、印度、韩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的学生。CNN引用一位哈佛教授的话说,如果特朗普政府真这么干,他担心,哈佛“许多实验室会空无一人”。这也将是哈佛400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场面。
而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则是:该大学(哈佛)拒绝交出国土安全部上个月要求的外国学生的行为记录。白宫方面本周还表示:“招收外国学生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权利......(哈佛)他们曾经伟大的机构变成了反美、反犹太主义、亲恐怖主义煽动者的温床”。在国土安全部官网还写道: 哈佛大学向反犹太主义屈膝——由其无骨气的领导层推动——助长了极端主义骚乱的污水池,威胁到我们的国家安全。
2.打击哈佛的直接影响
这一做法的直接对象是哈佛,但它打击的远不止哈佛,也远不止这些国际学生,而是整个美国大学体系赖以维系的一个核心逻辑:以开放性吸纳全球人才、通过高等教育塑造全球精英网络,并由此巩固美国的文化与知识霸权。换句话说,川政府这次出手,不是削掉一根分支,而是在砍大学作为制度中介的主干。
哈佛的影响巨大,不只是因为它是“名校”,而是它在美国制度体系中的角色类似“枢纽型组织”:既连接政界与学界,也连接本国与国际,其校友网络深植于政府、法界、科技、金融、媒体各个权力层。而一旦这种大学与国家的协作关系被政治权力重新定义,那么真正失去的,不只是一个招生资格,而是一种美国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信念:开放、自治、制度理性。
此举意味着哈佛大学将无法再招收国际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创建一个国际数一数二的知名大学需要几百年,毁掉它,只需要一个政治狂人,一纸行政命令。
可以预见,在川政府持续攻击之下,美国将进入一个“科学低潮”,学术机构愈发边缘化,科研成果锐减,人才快速流失,最终对国家整体竞争力造成不可逆的系统性冲击。
3.哈佛事件对其它国家的影响
《自然》杂志在3月底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00多名美国科研人员中超过75%的表示正考虑离开美国,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将欧洲、加拿大列为优先迁移目标。
德国、荷兰、英国等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开始制定快速通道政策以吸引这批“美籍学术难民”。美国曾是全球科学家趋之若鹜的终极目的地,而今却沦为人才外流的始发地,这是对国家创新根基的重大削弱。
4.历史上的类似事件
放在历史语境中,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了。秦始皇作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始皇帝,对于中国这一古老国家大一统的形成功莫大焉,无论如何排名,他都是中国杰出皇帝排行榜的首位。但是由于他的“焚书坑儒”,得罪了知识分子,被整整骂了2000多年。最近的一次公开、大规模被骂,是1976年的四五运动。
20世纪上半叶,纳粹德国驱逐犹太学者和学生时,也曾以“国家安全”、“意识形态不一致”等名义清洗大学系统,而那场“大学排异”最终导致德国学术界空心化,被美国和英国取而代之。
美国学术当今的国际地位是怎么来的?当初世界学术中心可是在欧洲,更准确来说很大程度在德国,在柏林在哥廷根,很大程度上是二战让大批量的各国顶尖科学家进入美国,才有了二战后美国辉煌几十年的世界学术中心。
当初攻破柏林时,苏联人热衷于收罗物资、财富,而美国人更青睐人才的网罗。这也是40年后,在美苏冷战时,苏联最终落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5.中国的机遇
哈佛的留学生中最多,对中国而言,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据报道,中国最近确实收获了一波大牛。
哈佛大学化学系前主任,纳米科学领域的奠基人,在美国学术界拥有顶级头衔——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的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来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就职。
查尔斯·利伯现年65岁,是美国顶尖化学家和纳米科学家、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前主任,但却因与中国高校合作,在2020年被卷入美国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2021年12月被判有罪,后于2023年被判软禁。去年,利伯从哈佛大学退休。
另一个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热拉尔·穆鲁(Gérard Albert Mourou),去年10月也被北京大学聘为讲席教授。
热拉尔·穆鲁,20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物理学家。他于1977至1989年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历任科学家、高级科学家、教授。1989至200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A. D. Moore杰出校级教授,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全世界都看得明白,当今世界对美而言,最有威胁和竞争力的国家非中国莫属。然而目前美国最引以为傲,目前看起来和中国差距最大的最后一个领域,就是学术领域,特别是基础学科。
川政府这一举措,无疑是送给中国一份厚礼。美国高精尖的学术领域终于迎来崩塌迹象,如果没有了全球最顶尖的留学生、最顶尖的学术水准,美国的高校也就不足为惧了。如美国的学术开始落后的时候,就是东方大国全面崛起的时候了。
如果美国对高校的打压持续下去,中国将会收获更多的大牛、中牛和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