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夫话室 (已有 6,020,152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82538

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

作者:赵大夫话室  于 2025-11-15 03:3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历史名人|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2评论

关键词:中国, 第一个汉奸

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首先中国的历史太悠久,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出现的大大小小的角色太多,很难确定谁是第一个;再者,汉奸的定义不一,不同的标准,肯定会把这第一把交椅送给不同的人物。

 

1.汉奸的定义

 

显然,有两个含义:汉族和汉朝。汉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长寿王朝,但也不过400年,但汉族可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显然专指“汉朝是远远不够的。

 

汉奸的最初含义: 最初的汉奸一词指的是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

 

汉奸的现代含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奸的含义逐渐扩大,引申为背叛中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人。 

 

汉奸泛指背叛中华民族,投靠侵略者,充当其走狗,出卖中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类,也即通敌或叛国的中国人。

 

《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清末民间时期,因为政见不合,所以汉人之间相互攻讦),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可见古代汉奸的含义跟现代的汉奸的含义是大相径庭。

 

现代汉奸的最重要来源就是抗战时期。

 

在抗日战争期间,移居马来西亚的商人陈嘉庚向重庆国民政府提议:敌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当以汉奸国贼论

 

这个提议由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通过,被邹韬奋称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民国政府订有《惩治汉奸条例》(1938年)、《处理汉奸条例》(1945年)。

 

本朝建国以后,政府也曾经发布《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份子财产的指示》(1951年)。

 

2.“汉奸一词的起源

 

汉奸一词的起源尚不明确,但最普遍的说法是它首先出现在宋朝,用于指代出卖汉族利益的人。也有观点认为,这一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在清代,汉奸才作为明确的词汇固定下来,并演变成指代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汉族败类。 

 

1)汉代起源说:

 

 有观点认为,这个词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与汉朝和匈奴的军事对抗有关,例如当时中行说出卖汉朝投降匈奴,被视为汉奸的鼻祖。

 

也有观点认为,最初的汉奸是骂曹操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这是最早明确记载曹操被称为汉贼的文献。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对孙权说: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这直接指出了曹操名为汉相,却有篡汉的野心,为汉朝的奸臣。

 

2)宋代起源说: 

 

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记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王明清的《玉照新志》卷三之中:桧既陷此,无以自存,乃日侍于汉奸戚悟室之门。但是,有人查遍《玉照新志》的七种版本,并未发现有汉奸一词。

 

3)元代起源说

 

有人认为,汉奸一词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元朝胡震编纂的《周易衍义》。中有李固欲去汉奸而反遭羣小之毒吝也,然志在去奸,于义何咎。诸葛亮欲殄汉贼而反遭街亭之毒吝也,然志在殄贼,于义何咎,(《周易衍义》卷六)。李固是东汉中期名臣,这里的汉奸与汉贼为对称,这里应指梁冀。

 

4)明代起源说

 


根据吴密《汉奸考辩》,汉奸一词最迟在明末平定西南土司叛乱时已经存在。

 

据说在贵州起义之后,明朝为了改图分流,成立流动官员取代云贵土司自治管理的制度,这一制度触怒了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世袭制,派中央任命的流官接管地方。这项政策的本质是废掉地方自治、强化中央集权。对朝廷来说,这是打压叛乱源头的好办法,但对土司来说却是丧权辱祖。而普通苗民本就依附于土司,土地少得可怜,改革之后还得向朝廷交税,负担更重,生活更难。最尴尬的是那些从明代就开始在贵州屯垦的汉族人,朝廷的改土归流一来,他们既得不到土司的保护,又成了朝廷的外来人。所以一部分汉人自然站到了少数民族一边,成了汉奸

 

很多人会疑惑,汉人为什么要帮少数民族反抗朝廷?这就得从贵州的特殊地理和历史说起。贵州地形险峻、物产贫瘠,自古被视为化外之地,中原王朝不重视,中原移民也不愿迁入。这里八山一水一分田,无成块平原,民众贫困,俗语三日无晴,三尺无平,三分无银,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贵州虽然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一直由本地土司自治,世代相传,像地方上的土皇帝,既朝贡又征战,享有实权。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朝廷对土司的压榨不断升级,导致多次反叛。比如明万历年间遵义的苗族土司杨应龙起兵造反,明廷动用二十万兵力才镇压下去,但也因此元气大伤,无力应对辽东女真,间接促成了努尔哈赤的崛起。

 

杨嗣昌《酌采水西善后疏》:前件看得遐荒万里,未沾圣化,易动难静,自其恒态,而又有汉奸拨之,则鹿骇豕突,便为难端。

 

朱燮元《水西夷汉各目投诚措置事宜疏》:夷地深险,步步羊肠。犬羊之性,一日数变。汉奸拨之,其狡百出,势不得不需兵力。

 

这里说的就是杨应龙土司叛乱,这里的汉奸是指称汉人中的不法之人。

 

5)清代起源说: 

 

清代统治者对汉人的敌对意识使逐渐成为一个民族集团的概念,汉奸一词因此出现并固定下来,用以指代背叛民族利益的人。 

 

我们今天熟悉的汉奸实际出自清康熙年间的贵州。那时候贵州的统治结构仍以土司为主,地方由少数民族割据,与前朝一样,朝廷的压榨引发反抗不断。康熙年间,贵州巡抚田雯在奏章中写道:苗盗之患,起于汉奸,意指汉人暗中勾结少数民族,是反叛的帮凶,这才是汉奸一词现代意义的起点。贵州提督张文焕《奏陈遍历黔疆目击要地情形折》中两次使用了汉奸一词:附近古州,八万苗地,其各寨之中又有汉奸指使生事,况通省苗彝所有器具,不过弩弓标枪之类,鸟枪间或有之。

 

曾静(1679—1736131号)清湖南永兴县(今永兴县)人,号蒲潭先生。县学生员,授徒为业,性迂阔,喜谈道学,有反清思想。雍正帝即位后,曾静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岳钟琪即具折上奏,雍正帝派人拘讯曾静,曾静供认不讳,所以雍正称呼他为苗疆内多年汉奸,历史上第一个由皇帝亲自盖棺定论的汉奸,基本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牌“汉奸

 

3.近现代的汉奸

 

汉奸一词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了早期的零星记载,到清代初期的正式源起,再到康熙、雍正年间的初步流行,再到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扩展与变化,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汉奸概念。

 

其含义也从最初的汉朝奸臣、对抗清廷的汉人,后扩展到汉族之外,最终延申到勾结外敌、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国者。

 


汉奸一词用于最多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使用也达到了顶峰。在这一时期,大量中国人为了私利或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操控,出卖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了所谓的汉奸。他们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为日本人提供情报、协助日军作战、破坏中国的抗日力量等,对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一时期的汉奸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当然抗战胜利后也遭到了严惩。

 

当今的中国,国力和军力非往日可比,但与美日等军事强权仍在持续,虽说不至于发生抗日战争那样的强力对抗与冲突,但也不可掉以轻心。目前来看,中国并无必胜的把握,“汉奸”现象,不可能绝迹,短期内泛滥的可能仍还存在。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浮平 2025-11-15 10:45
想从逻辑层面提个思考题:如果“汉人”到其他民族中,以民族利益为借口,通过偷盗手段获取利益,对本族的名誉和尊严造成直接实质性损害,并间接损害整体经济利益,但并非投靠外敌或出卖国家利益,这种情况算不算“汉奸”?

对汉奸的定义和应用是否应该根据现实国际关系,种族,民族,国家等概念更新细化,特别需要注重目的,方法与效果的逻辑关联。
回复 浮平 2025-11-15 11:29
中国一再强调与日本保持‘好邻居’关系,但近期驻日大使的粗野言论对国家安全,国家形象和民族利益造成的潜在危险与损害,与历史上‘汉奸’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果相比,是否同等甚至更严重?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赵大夫话室最受欢迎的博文
  1. 耶鲁毕业的村官 – 秦玥飞,当朝驸马? [2023/06]
  2. 秦刚身世考:与博古、李维汉、董存瑞的关系 [2023/07]
  3. 商人郭文贵和国脚郝海东的“新中国联邦”何在? [2021/07]
  4. 赵少康是统派、独派、骑墙派? [2021/02]
  5. 同宗同源、相生想杀的三大宗教 [2023/10]
  6. 五四、六四学生领袖成就及结局比较 [2023/05]
  7. 天安门事件:四五与六四的不同结局 [2023/06]
  8.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2023/03]
  9. 如何评价刘志军?贪官、罪犯乎?高铁功臣乎? [2021/04]
  10. 2024年的台湾,谁主沉浮? [2021/02]
  11. 比港台更亲近大陆 - 可爱的缅甸果敢、佤邦同胞 [2021/03]
  12. 王朝末日与财政崩塌 [2023/08]
  13. 台湾统派的现状和未来 [2021/04]
  14. 军人当政的虎狼之国,缅甸华人割据政权 – 佤邦缘何30年屹立不倒? [2021/03]
  15. 两岸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为何大多数台湾人临危不惧? [2021/03]
  16. 俄乌战争与抗日战争本质上的不同 [2022/04]
  17. “新疆种族灭绝” 与中国的人口问题 [2021/02]
  18. 泽连斯基是否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 [2022/03]
  19. 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2022/09]
  20. 大恶霸还是善人?刘文彩的水牢与文彩中学 [2024/10]
  21. 阿以冲突,观近日联合国混战 [2023/10]
  22. 解放军攻台惨败,美智库的兵推是否靠普? [2023/01]
  23. 俄乌战争,国人挺俄人数众多的原因 [2022/05]
  24. 北溪被炸,美俄英波乌谁是凶手? [2022/10]
  25. 从金门撞船看台湾:怀威而不怀德 [2024/02]
  26.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安全? [2023/03]
  27. 毛诗:我心目中最好的3首毛泽东诗词 [2024/09]
  28. 华裔庄文浩的反华急先锋之路能走多远? [2023/05]
  29. 中俄何时会反目,重新成为仇敌? [2024/11]
其它[热点杂谈]博文更多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15 11: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