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两口子,越过越没感觉(建议夫妻都看看) [2021/04]
- 多给母亲一点时间做女人 [2021/05]
- 为什么你感觉自己很聪明,却总不如别人厉害? [2021/04]
- 学历文凭到底重不重要 [2021/04]
- 老伴 [2021/04]
- 人生最难的是什么? [2021/03]
- 奋斗万岁,躺平无罪 [2021/06]
- 不要透支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2021/05]
-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021/05]
- 人心 [2021/03]
- 婚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2021/05]
- 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可以看这3点 [2021/03]
- 人生如花,淡者香 [2021/05]
- 运动与不运动,差的是一整个人生 [2021/05]
- 一茶一书一知己,不负岁月不负卿 [2021/03]
- 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2021/05]
- 一场相遇,一生惦记,一世想你 [2021/04]
- 笑一下,精神好一整天! [2021/04]
- 人,永远是相互的! [2021/04]
- 人老了,别低头 [2021/04]
- 怎么回到瞬间、活在当下? [2021/04]
01
看过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把笑容带回家》:
母子都在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说“我下岗了”;
父亲出去找工作总是碰壁,但每天回家,他都笑着说“差不多了”;
父亲做工时受了伤,回家依然笑嘻嘻的,说“没事,没事”;
最终,一家人就靠着一辆三轮车,攒齐了学费。
为什么进家门那一刻的情绪,有如此大的“威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了著名的“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家人之间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首因效应”同样起作用。
回家,是与家人的“再一次见面”,这一面决定了家人如何判断你这一天的状态,并且在接下来的整个晚上,这个判断都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02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幸福的家庭,缺少的是不懂进门艺术的家人。
有一位家庭主妇,她的家中,男主人大方和善,孩子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气氛充盈整个空间。
她的家看起来跟普通的人家没什么区别,除了房门上挂着的一方木牌,上面写着——“进门前,请抛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有朋友来拜访,询问起那块木牌:“我也会时常提醒丈夫,不要带着怨气回家,可是他总是当耳边风。你用木牌提醒爷儿俩真的有用吗?”
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我并不是提醒他们。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
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
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我原来认为都是他们不对,其实,我自己也有原因!
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换了一种方式进家门,消极情绪的传递链在进门的时候就被截断了,留在家里的,是一片平和与温馨。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那一块小小的木牌。但这木牌背后,是“面孔管理”的学问。
03
每一个人在进家门前,都有必要管理一下自己的面孔。
把疲惫、愠怒、忧愁的表情卸载,更新为轻松、愉悦与舒展的脸庞。
回家前,先用随身的镜子看看自己的脸,我们是否不小心把坏情绪带回来了?
如果发现自己脸色不好,不如先给自己一个微笑,即便只是刻意的嘴角上扬,也会给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莎拉·普莱斯曼表示:“在经过同样的压力测试后,被要求面带笑容的受试者,心率下降得更快,压力也减轻得更快。”
人一旦有了笑容,愤怒的、抱怨的、忧愁的话常常就说不出口了。即便是糟糕的消息,脸上的笑容也会让听者觉得“这不是什么要命的难题”,反而会往积极的方向去想事情。
家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人笑了,其他人也会受到感染。
回家时的一个笑容,就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