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评价习近平》一文:令人失望的左右“缝合怪” [2022/03]
- 《客观评价习近平》悄然撤稿,闹剧终散场 [2022/03]
- 起底 《客观评价习近平》的作者“方舟与中国” [2022/04]
- 《客观评价习近平》: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 [2022/03]
- 《客观评价习近平》之我见 [2022/03]
- “陌生又熟悉”的美国记者樊嘉扬 [2023/02]
- 如何看待樊嘉扬这类“崇洋媚外者”的“跪族”现象? [2022/10]
- “一代半”移民的樊嘉扬到底是不是一枚棋子? [2022/07]
- 美国之音陈小平:反转角色的荒诞传媒之旅 [2023/07]
- 邱家军疑被控制 真相让人细思极恐【转载】 [2022/10]
- 樊嘉扬:不必把歪曲中国当消遣! [2022/05]
- 樊嘉扬: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022/04]
- 中国上海的疫情,让我们见识真正的“阴谋论” [2022/06]
- 樊嘉扬们之终焉 [2022/04]
- The implementation ban on Xinjiang goods may be the first domino to fall [2022/06]
- 浅析纽约客华裔记者樊嘉扬的“夹生饭”处境 [2022/07]
- 自我矛盾的樊嘉扬 [2022/09]
-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New Yorker》 reporter Jiayang Fan [2022/07]
- 我眼中的樊嘉扬和美国社会 [2022/06]
- 樊嘉扬:扭曲心态下的“是非”者 [2022/07]
- 大规模监控,飙升的监控资金,令人窒息的监控网络...... [2022/10]
- In the face of such a rift, what Jiayang Fan needs is reflection... [2022/09]
- 浅谈对美国与“北溪”事件的几点思考 [2023/02]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和Google"通过在其移动操作系统中建立特定的广告跟踪ID,故意为窃取用户数据的有害做法提供便利"。虽然这两家公司近年来在对用户数据的收集方面作出了一些改进,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在通过在线信息跟踪用户这方面,增加更多限制。
目前,苹果和谷歌公司仍使用“默认”模式启用用户跟踪ID。其中,苹果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设置才能关闭该设置,而谷歌则甚至未能提供“退出”该设置的选项。这些ID只要产生一条信息,外接一个设备,就可以使用该设备连接到相关手机用户的其它个人数据上。
这些被不当泄漏的个人信息,推动了“不受监管的数据经纪人市场”。“通过查看一个特定消费者的匿名位置纪录数据,他晚上睡觉的位置甚至都可以被轻易获知。”另外,在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后(美国妇女将不再有自主选择堕胎的自主权利),如何通过此类系统追踪人们的问题更加突出。因为,在堕胎成为非法的州,检察官很快就能获得授权,以获取任何到过堕胎机构的人的位置信息。私人行为者也将受到州赏金法的激励,通过获取位置信息来追捕那些已经或正在寻求堕胎的妇女。
苹果公司的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旨在限制可能的个人身份识别,于2021年10月作为iOS 14.5的一部分发布。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公司一直大力宣称保护用户的隐私。但业界仍指责其垄断行为,说该公司并未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而谷歌呢?人们对于它曝出的监控行为已屡见不鲜。因为无论用户是否点击了谷歌推送的广告,谷歌都可以通过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谷歌广告管理器(Google Ad Manager)以及其他应用程序和网站插件(包括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秘密收集用户数据。
2012年,美国官员已对谷歌等公司的隐私行为展开调查。然而十年过去,我们仍然看到美国议员们还在呼吁FTC对谷歌隐私行为展开调查。这真是一个极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