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 和Joan 对我今后养老的启发

作者:julesoy  于 2024-5-20 20:1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路过人间在佛州|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这次回印州见到了美国妈妈Helen 和Joan, 以前在一个镇的时候我们经常见面并没有很大的感触,3年后见面,她们一点都没有变,状态依然那么的好,要知道她们都是80+的老太太了,Helen 还有心血管病,冠脉还有支架,她老公耳朵从小就听不见。因为我的到来, Joan 把Helen 两口子也叫来了,看着他们相互之间的打趣,相互的问候,谈论各自的子女以及以前说过的没有说过的话题,非常的愉快,我恍然间又走神了,这不就是养老最好的典范吗?稳定幸福的婚姻,稳定的友谊,HELEN 和JOAN 认识有40年了,相仿年纪以及家庭教育背景让她们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着共同话题,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她们虽然不是家人但胜似家人,知道各自的喜好,担心而且还没有朋友间的嫉妒和猜忌,这是上辈子修了多大的福气才有这辈子的美好遇见。她们以及她们的老公都在一个教堂服侍,JOAN 一生有3段婚姻她的一生并不是一直顺遂,之前的两任老公都去世了,第三任老公是同一个教堂的,因为妻子去世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现今的社会有太多的离婚和单身的人群,而且单身独居的趋势越来越强,日本社会的单身经济最为发达,据说去独自去日本旅游不用担心饭店点单吃不完,有专门的一人份的菜单,这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了,
现代的婚姻非常的脆弱,人们已经感觉不到婚姻所能带来的好处了,当然这个好处是两个人相互妥协和对家庭负责的契约精神的制约下的,太多人承受不了这种妥协和制约,也许因为社会的变化,人们已经因为社会的快节奏的压力喘不过气来,婚姻的压力就成为最容易舍弃的那根稻草。很多人都没有从如何处理婚姻的长期关系中学会和人相处,自然也就很难和发展长期的友谊,甚至是不知道如何和子女相处。这种妥协和契约精神对各种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当个体的快乐被严重高估后其实我们失去了获得真正快乐的渠道。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作为个体只有保持一定的联系才能有真正的快乐,当然有修行的人,他们不是外求是内求,这个不在我讨论的范畴,我觉得即使是他们也有联系,但那是和自然的本真联系,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我的启发只说作为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如何从健康的角度过人生最后的30年,以平均80岁为平均寿命为计。
我外婆在她70岁就开始守寡一直活到了98岁,一直都是自己买菜做饭,居然还一直为我舅妈做饭,我不知道她们是谁在照顾谁。我外婆是个文盲,但是记忆力特别好,可以记住我一年前带回家的朋友,当她问起我那个朋友,把我都都问懵了,最后还是她的提醒才让我想起那是谁谁, 汗!当她给我爸妈做饭时,她不会考虑自己没牙把饭煮的软烂,而是按我爸的喜好,饭都是一粒粒的,她都是用牙床去磨食物的。真正让她放弃生命的是当她骨折后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她选择了绝食不给任何人添麻烦。我爸的脾气不太好,容易生闷气,容易记仇,但是他一直都有上班,直到在79岁那年查出肝癌,之后不到一年就走了。他没有一个稳定的好的伴侣陪他度过晚年,我妈已经走了20年了,他一直都在遗憾这个事情。我爸走的时候只差1个月就满80了,他是因为不当的治疗提前走的。这也是我不待见西医的原因,如果是合理的中医治疗,我爸不至于走得那么快,提起中医,我又想唠叨两句了,如果不是我爸脾气不好,他也不会得肝癌,肝在中医中是将军之官,喜舒畅条达,肝气需要舒发,而肝气又特容易被情志所瘀,这些气被堵在体内就一定会作怪,这就是病由心生依据,我一前同事,她得婚姻开始非常幸福,两口子在高中就是同学,她很漂亮,我记得她公公都夸过她因为娶了个漂亮媳妇而自豪,我出来后也不时听说她并不开心,老公找了小三,她得娘家并没有婆家有财气,她的工作还是婆家找的,她就只能忍气吞声,去年乳癌做了手术。感觉这婚姻真是一言难尽啊!人心不古了,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是很难有普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
有太多的文章告诉我们如何去养老,我的启发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而是看过那些文章后现实的例子让我的认知从文字到了为此行动的依据。 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就是让大脑处于一定的兴奋水平,除了稳定安全的环境还要有一定的新的刺激,同时又不能太过。我爸和我外婆都是单身,即使没有好的伴侣,但是他们都能活到80,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动起来,再保持心情舒畅,但是动并不是强调那种需要强度的体育运动,而是一种合适自己的不感到疲倦的并且与天时契合的运动,我外婆我爸从不锻炼,但是他们一直都在动,脑子都特好使,我爸79的时候,病人来了说一遍病情他可以记住90%的信息,也是记忆力特别好,因为他的技术找他的人也特别多,我回国看他,一星期都看不到他在家呆几天。先不说HELEN和JOAN的婚姻,她们就在一个教堂,而且定期去教堂学圣经聚会,和教友们见面也是她们保持活跃的一种方式。现在抱团养老也特别流行,只不过需要的外部条件比较高,这和找一个老伴同样的难度,而且还要一个合适的养老地。那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又没有长达40年友谊的好朋友而且还退休在家的单身老人怎么办?身体动起来,气顺了,心就平了,找到让自己动起来的事情并且开开心心的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和每一个走向你的人微笑,同行,分开时留下美好祝福并礼貌离开!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0 20: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