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若出此奇招 西方全线退兵 [2023/03]
- 中国应迁都到中部 [2023/09]
- 邓小平挽救了中国 今天又到危机关头 [2022/05]
- 美国声东击西 首攻目标北京 [2023/09]
- 新观点:以自导自演新“911”? [2023/10]
- 高度警惕:对华核战可能即将来临 [2022/05]
- 抑制疆独、藏独的根本之策 将新疆、西藏都划分为二个省 [2023/11]
- 经济学人:内塔尼亚胡扶植哈马斯 [2023/11]
- 人类社会三大规律 [2024/01]
- 江泽民时代 中国抓住了历史机遇 [2022/12]
- 中国应向西挺进 向东防御· [2023/05]
- 马斯克踏上通往白宫之路 [2023/02]
- MH370失联与美在印尼生物实验室 [2024/03]
- 时评回顾 [2024/02]
- 朝鲜战争(上) [2024/06]
- 我提前半年判断美国以中国为唯一对手 捅破世界是美中二极格局真相 [2024/02]
- 普京能否连任? 乌克兰战争可能在今年5月停火 [2024/02]
- 中国应在台海与南海冷静克制 等俄大选结果并防普京扔核武 [2024/03]
- 圣劳伦斯河评论提出的“人类社会三大规律”的时代意义 [2024/02]
- 强国经济学(五) [2023/12]
- 红海战火是冲着“一带一路”来的 [2024/01]
- 川普如再上台 美国可能走向分裂 [2024/01]
- DS推动三大潮流汇合 目标新世界秩序 [2024/01]
- 西方误解崔天凯讲话传递官方信息 台独铤而走险推高台海局势恐引发战争 [2024/03]
- 世界统一必然削减人口 [2024/02]
普京实现战略目标路径仍不清晰
作者:圣劳伦斯河评论
普京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是让乌克兰"去军事化" 和"去纳粹化"以及变成中立国。关键是"去军事化" 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和怎样去军事化。完整意义上的"去军事化" 应该是消灭或解体军队和消灭或解除军队所拥有的全部武装以及摧毁所有军事基地、军火库、兵工厂并解散军校。但从2月24日俄军在乌克兰展开行动以来, 并未见到大规模歼灭战, 俄军并不以消灭乌军有生力量为目标。俄军展现了沿第聂河切断乌军退路、将乌军主力分割包围在乌东地区若干城市的态势, 乌克兰所有大城市被包围, 面临逐个被攻克的结局; 困于乌东的乌军十几万大军可能被全歼。但是, 俄军无意歼灭乌军主力(或许对亚速营除外) , 只是摧毁一切军事基地、军事设施、军火库以及收缴乌军武装。这似乎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去军事化", 而是局部"去军事化"。 即使俄军把全部乌军武器装备和军事基地等支持硬件摧毁, 在西方源源不断的武器支援下, 打垮的乌军可以重新组织, 可以很快重新武装。那么俄国面临一个从乌克兰西边阻断西方援助乌克兰武装的任务, 这个任务可能是长期的, 如果不能通过俄乌或俄美谈判结束战争。
根据普京和俄罗斯国防部的发言, 俄军在乌克兰去军事化的任务接近尾声, 但是, 乌克兰的主要大城市如基辅、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等仍然只是被包围, 小规模的战斗仍然在持续。普京如何在只完成局部"去军事化"的条件下让泽连斯基政府在和谈桌上同意停战让乌克兰中立化, 这应该是很难的。那么, 普京会攻克基辅, 更迭政府, 扶植亲俄政府上台, 但这仍然难以停止战争, 乌克兰军队或民间武装会继续反抗, 因为西方会继续支持泽连斯基流亡政府。如果普京不消灭乌军主力, 让泽连斯基政府和西方对乌克兰形势彻底绝望, 是很难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目标的。如乌克兰不能彻底"去军事化", 也难以彻底"去纳粹化", 因为在西方支援下"去"了可以重新组织。即使在普京扶植的新政府与俄国达成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和中立的协议, 如没有得到美国的认可, 也是没有实质意义的, 乌克兰局势会继续动荡, 因为西方会继续支持乌克兰内部的反抗力量, 俄罗斯将不得不长期在乌克兰驻军, 将陷入持久战。
由于从媒体流出的乌克兰战场具体战斗信息很少, 2月24日以来, 俄军如何快速穿插分割尚是秘密, 现在也难以判断俄乌二军战力分布变化。俄军对基辅围而不打是转移焦点还是另有原因尚不清楚。
俄军可能真的执行的是一次有限的特别军事行动, 那些期待在乌克兰辽阔的原野上打一场21世纪规模宏大的精彩的歼灭战的军迷们可能会觉得不过瘾。另一方面, 俄国没有很好地解释清楚"去军事化"具体内涵,招致了西方极度恐惧有限的战略目标却招致西方过分制裁。 或许真如普京所说, 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按预期推进, 但是, 普京仍然面临一个艰难选择, 如果收获有限即停战, 因为西方制裁付出的巨大代价将使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得不偿失; 如果普京欲让收获大于损失( 即使从长期看) , 执意将俄罗斯拖入持久战的西方不会轻易罢手, 战争也不容易轻易结束。
世界的目光继续投向乌克兰战场, 投向普京, 投向拜登。
202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