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若出此奇招 西方全线退兵 [2023/03]
- 中国应迁都到中部 [2023/09]
- 邓小平挽救了中国 今天又到危机关头 [2022/05]
- 美国声东击西 首攻目标北京 [2023/09]
- 新观点:以自导自演新“911”? [2023/10]
- 高度警惕:对华核战可能即将来临 [2022/05]
- 抑制疆独、藏独的根本之策 将新疆、西藏都划分为二个省 [2023/11]
- 经济学人:内塔尼亚胡扶植哈马斯 [2023/11]
- 人类社会三大规律 [2024/01]
- 马斯克踏上通往白宫之路 [2023/02]
- 江泽民时代 中国抓住了历史机遇 [2022/12]
- 中国应向西挺进 向东防御· [2023/05]
- 时评回顾 [2024/02]
- 俄-乌战争升级为俄-北约代理人战争 [2022/02]
- MH370失联与美在印尼生物实验室 [2024/03]
- 未来预测:人工智能将取代政府统治人类 [2023/12]
- 中国建立影子政府之必要性与紧迫性 [2023/12]
- 中国应加强中蒙边境防御 [2023/06]
- 封锁围堵打压中国受挫 旧金山习拜会拜处下风 [2023/11]
- 强国经济学(五) [2023/12]
- DS推动三大潮流汇合 目标新世界秩序 [2024/01]
- 诗歌朗诵:圣劳伦斯河 [2023/10]
- 整形技术给国家安全带来的风险 [2023/12]
- 一战真相与当今时局 [2023/10]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同步进行 目的摧毁中国原子弹设施与基地
作者:圣劳伦斯河评论
2024 年7月13日
摘要:本文通过对时代背景和相关事件的广泛,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对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同时发生的历史迷局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境战争同时发生是美苏共同策划的大阴谋,目的是以中印战争和美苏核战触发对中国原子弹基地和设施的核导攻击,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扼杀于摇篮之中。此一研究为我的“苏联是影子政府控制”的猜想提供了新论据,动摇了历史学界关于冷战是以美苏对抗为中心的传统观点,并引出了一个新观点:冷战的中心实际上是美苏联合西方阵营围堵新中国。
一.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时间重合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日期有三种观点:
1. 从1962年10月16日至10月29日,13天。10月16日是白宫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的日子,10月29日是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28日达成和解后宣布危机解除的日子。肯尼迪有一本回忆录《十三天:古巴导弹危机回忆录》,还有一部电影《惊天13日》(Thirteen Days)都是讲古巴导弹危机。
2. 从1962年10月16日至11月20日,1个月零4天。因为美国海军对古巴封锁至1962年11月20日。
3. 从1962年10月22日至11月20日,1个月差2天。因为肯尼迪总统在10月22日才向全世界公布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并宣布封锁古巴。
高潮是10月22日至28日,7天。
中印边界战争日期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持续1个月零1天。10月20日是中国军队开始自卫反击的日子,11月21日是中国军队胜利后单方面宣布撤军的日子。印度军队从1960年开始采取“前进政策“蚕食中国领土,已经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将哨所都设到了中国的哨卡后面,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哨所局面。到1962年9-10月印度大兵压境,挑衅日趋激烈。10月1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公开宣称印度军队已经接到”解放我们的领土“的命令,次日《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了标题为《尼赫鲁向中国宣战》的赞许性社论,印度即将开始对华大规模战争。中国已经忍无可忍,毛泽东在10月17日召集高层开会最后决定10月20日开始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在时间上具有高度重合性,这一点被中外历史学家早就注意到。但是,关于古巴导弹危机,中印边境战争,以及这二者时间高度重合的原因,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媒体上广泛传播的一般社会舆论都没有揭示真相,以致于被误解了62年。
二. 时代焦点
从1960年到1964年,国际上存在一个时代焦点问题,即美苏共同担忧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但是,美苏的担忧并不是天天通过媒体明明白白地大施释放出来,以致于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那不是一个时代焦点问题,但它确实是一个时代焦点问题,是一个让美苏国家领导人头疼睡不着觉的问题。在1960到1962年之间,美国总统先是艾森豪威尔,后是肯尼迪(1961年1月20日上任),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他们关心的头号事情不是别的,就是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因为一旦研制成功,将大大地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影响东西方力量平衡。所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绞尽脑汁要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扼杀于摇篮之中。肯尼迪担忧中国研制原子弹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凭劣势武装就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如果有原子弹中国将如虎添翼,美国的核威胁策略将越来越难以奏效。加之毛泽东的斗争型激进共产主义全球路线,肯尼迪不怕赫鲁晓夫,却怕毛泽东。赫鲁晓夫之所以也要千方百计抑制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一是赫鲁晓夫在国际上推行三和政策,与资本主义世界和解;二是中苏关系在1959年已经恶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核工业的援助,毛泽东开始让中国独立自主研制原子弹,原子弹已经成为新中国必须争夺的一个战略高地,没有原子弹,中国就很难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当然不希望中国能够独立自主研制出原子弹,在中苏关系恶化的形势下,无论是出于苏联的国家安全,还是出于中苏二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龙头地位的争夺。由于赫鲁晓夫上台后推行修正主义国际路线,毛泽东出于历史的担当,必然挺身而出,与赫鲁晓夫争夺世界革命领导权,将世界革命引导到他认为是正确的方向。仅仅从国家利益角度,时代氛围就给美苏合谋扼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于摇篮之中提供了条件。更何况还有国际深层政府的因素,由深层政府控制的美苏联合抑制中国的共产主义影响是深层政府的利益所在,虽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由于被深层政府掌控,社会主义标签已经不能代表苏联的利益取向,苏联一方面不得不伪装,有时表现出对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有限支持与合作的一面,另一方面却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站在一起,压制共产主义的影响,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就是在宏观上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共产主义势力影响的对冲。出于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的担忧,深层政府必然使出全力让美苏联合压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
三. 美苏试图阻止中国原子弹研制
肯尼迪在1963年曾告诉到访的法国外交官,中国的核野心是“对人类未来,自由世界和人间的自由的重大威胁”。 肯尼迪还说过“只要我活着一天,中国就做不出核武器。”
美国研究人员威廉.铂尔和杰夫里 .理查尔森合著《是否把婴儿扼杀在摇篮中》,报道了整个六十年代美国对中国核计划的情报侦察,政策辩论和一些计划未实施的原因。肯尼迪和约翰逊二届政府的决策班子为对付中国的核计划绞尽脑汁,他们化了大量时间拟定军事计划或外交手段遏制中国的核计划,并联手苏联协调行动。美国通过间谍卫星,在1959年9月,就得到了兰州气体扩散厂的照片。1960年底,美国中情局号称完成了他们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样使命:终于确认了中国核计划的存在。当时,他们把这项使命的意义定位在:“在北京有能力爆炸它的核装置之前,在最早的时刻就知道了它”。据肯尼迪的一位幕僚回忆:肯尼迪曾经把中国试图进行的核试验视为六十年代最糟糕的事情。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报告说,北京的核计划将造成比军事还要严重的政治和心理问题,因为它会在世界形成一种观念:共产主义将是未来的潮流“,从而引起人们的”心理分化“。1961年9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任乔治.麦吉向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建议说,一个有效消除中国原子弹造成心理影响的办法,就是鼓励甚至帮助印度发展核武器。因为,当时印度的第一个核装置已经接近爆炸试验。但是,美国后来否定了这项建议,因为美国害怕担当扩散核武器的名声。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中国核计划,美国派了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驾驶U-2飞机,携带高分辨率成像摄影机从台湾起飞,前往大陆的深远内地进行侦察,覆盖了中国内地很多目标。美国情报部门执行代号为“科罗纳“(CORONA)的卫星侦察计划,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共对中国进行了24次侦察飞行。1962年4月,美国政府推测,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最快将在1963年初爆炸。
1963年5月9日,肯尼迪在与他的高级军事助手的一次会议上明确表示,他决心不让北京打败新德里,他的国防部长甚至谈到,如果中国再次对印度发动攻击,他将使用核武器对付中国。这些披露来自出版物《倾听:约翰.肯尼迪的秘密白宫录音》,该书由特德.威德默和卡罗琳.肯尼迪合著。(摘自文章《当肯尼迪政府考虑使用核武对付中国时》,2012年12月24日,economictimes.com)。 泰勒将军说在对印度作出任何呼吁之前,美国应该制定一项更广泛的针对中国的政策。肯尼迪回应道,:“印度似乎是他们唯一拥有足够人力真正实施这一行动的地方。” 虽然谈话是在中印边界战争之后,但内容反应的以核武攻击中国和利用印度人口优势攻击中国的思想应该是在中印边界战争之前就存在在肯尼迪和美国军方高层的头脑中。
1964年4月中旬,美国政府高官罗伯特.约翰逊递交了一份尚未解密的绝密报告《对打击共产党中国核设施可能性的探讨》,《外交关系》杂志泄露了该报告的结论,约翰逊在报告中总结了四种对中国核设施打击的方式:A.由美国公开进行空中打击; B. 由国民党空袭; C. 在中国内部雇特工进行破坏;空投国民党行动小组。
约翰逊认为,只有在对侵略做出反应时,世界舆论才会接受军事打击行动。比如说,中国如果以支持者的面目出现,在老挝或越南进行干预,造成一项有限战争的时候,军事打击就会被舆论支持。约翰逊的此一观点对我后面的逻辑推理有帮助,我认为,此一观点很可能在中印边界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之前就已在美国高层出现,而且对它们产生了一定影响。
虽然中国没有核武器,而且中苏关系濒临破裂,肯尼迪入住白宫后得知,五角大楼策划了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统一核战方案”(Singl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Plan),据此方案,一旦核战打响,洲际弹道导弹,潜射远程战略导弹,远程战略轰炸机将携带3423枚核弹头倾巢而出,致命地打击散布于“中苏阵营”的1077处“军事和城市工业目标”。
美国和苏联之间就中国的核发展问题交流了情报:苏联方面在1963年9月向美国提出,万一中国侵略印度,或者进攻台湾海峡,苏联都不会履行《中苏同盟条约》予以支持。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之间有着秘密的通信(白宫助手们戏称为“笔友通信”),从1961年9月开始,并一直持续到古巴危机发生之后。赫鲁晓夫在1959年在印度侵略中国领土时偏袒印度,并给予印度大量军事和经济支援,提供印度适合于喜马拉雅山地区修筑道路的装备,以及米格战斗机,暗中支持印度侵略中国。苏联大使甚至对印度官员说: “不要担心,如果中国动手,我们在北京扔一颗原子弹。”赫鲁晓夫阻止中国原子弹研制的大行动并没有发现解密文件泄露,但是,下面我将根据逻辑推理得出,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卡斯特罗和尼赫鲁共同密谋了惊天计 划: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
四.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时间重合的原因
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解释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时间重合,来自中外历史学家,他们认为中国利用古巴导弹危机美苏自顾不暇,难以介入中印战争,而恰当地选择了打响反击战的时间,从而赢得了中印战争的胜利。其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毛泽东是在10月17日最后定调于10月20日发动对印反击,而肯尼迪公布古巴导弹危机是10月22日,白宫是10月16日才获得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的确切情报。毛泽东不可能在10月17日就知道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不是世界主流媒体已经形成的定论,即苏联为应对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弹道导弹的举措,在古巴部署了类似的弹道导弹,进一步导致对抗升级为一场世界危机。
中印边界战争的爆发,在印度一方,为争夺领土而入侵中国只是表面原因,或者只是一部分原因;在中国一方是被迫自卫还击,捍卫疆土,这是毫无疑问的。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时间重合的原因是:在国际深层政府的统一操控下,由美国,苏联,古巴,印度合演的一曲二个事件紧密相关的,具有同一个目的——摧毁中国原子弹基地和设施,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扼杀于摇篮之中的大戏。
逻辑推理如下:
1. 苏联在古巴大规模部署核导和数万部队明显不符合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国际路线,与苏联和西方缓和的总战略背道而驰,即使是回应美国在意大利和土尔其部署核导,也属非常反常的举措。
2. 美国在1959年开始到1962年4月分别在意大利和土尔其部署核导也属反常举措。1959年美苏领导人互访,美苏关系解冻,苏联推行三和政策,在中国的力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按常理美国应继续推进与苏联关系,以实现联苏抗中,没有理由加剧与苏联的紧张。
3. 将导弹危机爆发点放在古巴,一方面能极大程度地引起紧张,另一方面,在古巴发生的事情中国很难了解真相,大概率苏联并没有真正将大量核弹运往古巴,即使爆发美苏核战,也不大可能会真的有核弹飞往美国和苏联领土(除非有个别核弹飞往无人的沙漠),真的核弹是飞往中国。美苏只要炮制一些照片,大量制造假新闻就可以欺骗世界。
4. 美苏在1959年底到1960年底发现中国在独立研制原子弹,应该就开始谋划将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扼杀于摇篮之中。肯尼迪上台的主要任务应该就是与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和尼赫鲁一起策划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界战争。肯尼迪,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和尼赫鲁应该都是共济会员。赫鲁晓夫和尼赫鲁不用多讲,美国总统一般都是共济会员,肯尼迪因为后来遭暗杀人们认为他不是,但这应该是假像。古巴是唯一一个共济会合法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大量的共济会会所和数万共济会会员,没有得到证实的网络传言卡斯特罗是共济会员,从他的传奇经历看他应该是,他的传奇故事应该是共济会为塑造他的形象而人为制造的。他在1960年代初受到美国的故意冷淡而转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个原因之一可能是为古巴导弹危机作准备。
5. 古巴导弹危机准备过程与中印边界战争准备过程同步进行
1962年4月,美国在土尔其部署最后一批PGM-19朱庇特弹道导弹故意敞开,让苏联发现,进入古巴导弹危机的加速准备过程。与此同时,印度在中印边界开始加速推进“前进政策”,为中印边界战争的到来进入末段准备。
6. 在1962年10月12号,印度发出向中国宣战,美苏严密监控中国对印度入侵的反应,美苏估计中国必在数日内发起反击,于是,美国于10月14日让间谍飞机飞往古巴获取重要情报,于16日获得确切情报,其实肯尼迪早就知道。肯尼迪并没有立即公布,而是等待中国在10月20日打响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才于10月22日公布,正式启动古巴导弹危机。
7. 中国军队是同时在东段和西段发起进攻,第一个阶段,重点战场在东段,中国军队以摧古拉朽之势在10月24日即取得藏南大捷,中国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建议,并命令东线反击作战部队停止追击。印度当局拒绝和平建议,继续增兵。中国于10月28日结束了第一阶段战斗,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同一天取得和解,于10月29日公布和解结果,古巴导弹危机基本解除。之所以古巴导弹危机的基本解除与中国结束第一阶段战斗发生在同一天,主要是因为二个原因:第一,印度军队在中国军队面前不堪一击,迅速溃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知道大势已去。第二,毛泽东在胜利面前异常克制,没有让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如果中国军队在打下藏南后继续挺进,将对印度造成极大威胁,战争将扩大化,美苏可能会真的让古巴导弹危机演变成核战,美国以中苏同盟和侵略印度为借口,对中国的原子弹研制设施和基地发动核攻击。如果出现另一种情况,中国军队战败,中国军队表现弱,印度军队迅速挺进中国的西藏和新疆,势必也将使战争扩大化,美苏也会让古巴导弹危机演变成核战,摧毁中国原子弹研制设施和基地。
由于印度不甘心失败,在10月28日印度总理向肯尼迪求援,印度在11月大举增兵,进行疯狂反扑,中国在11月16日发起第二阶段战役,于11月20日收复了西段3.3万领土。中国于11月21日单方面宣布撤军,凯旋而归。美国见无机可寻,于11月20日解除古巴封锁。
8. 所以,印度挑起中印边界战争其实是为了配合古巴导弹危机,目的是摧毁中国原子弹研制设施和基地。结果取决于中印二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真正处于悬崖上的是中国,由于毛泽东的英明决策,和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不仅收回了部分印度占领的中国领土,而且胜而不贪,主动退出了藏南,后来还交还了俘虏和枪支弹药给印度,奠定了数十年中印边境和平。尤其重要的是,毛泽东和中国军队通过这次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化解了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来新中国最大的一次战争危机。有些人可能对中国退出藏南感到不理解,其实,毛泽东是对的,毛泽东在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刚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而且,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正处于研制之中,中国的战略防御重心在东边,毛泽东不想让中国陷入与印度的持久战,此是稳妥之策。中国没有承认藏南是印度领土,等中国强大了,再图不迟。毛泽东不仅以高超的军事艺术,而且以博大的胸怀从精神上征服了尼赫鲁,尼赫鲁第二年即去世。
9. 肯尼迪1963年11月被暗杀,或许与导演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界战争失败多少有关。
五. 现实意义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给今天的中国留下有益的启示。今天,中印边界冲突仍然不时发生,虽然规模较小,但不排除未来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中印边界如果发生大规模冲突,就不仅仅是中印的领土之争,深层政府只是利用印度的民族主义。印度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就已倒向美国和苏联,利用中国抗美援朝之机,在中国西边参与围堵和牵制中国,侵占中国不少领土,今天更是参与西方围堵中国。中印边界战争前,毛泽东说我10天10夜也想不通为什么尼赫鲁要搞中国,因为毛泽东那时不了解共济会,是站在国家立场判断国际关系。今天,则很明白。中印边界如再发生大规模战争,而且,与其他国家核武危机同步,中国就应特别小心,那可能不仅仅是一场边界战争,而可能还是一场核战危机。此外,中国应加强中印边界防御,由于印度军队庞大,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入侵可能发生在西边,当然还有北边以及东北方向。中国的防御重心似应适当调整,不应过分集中于东南。
今天,俄乌战争有核战危机,朝鲜不时发射导弹加剧东北亚局势,这些都是值得警惕。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边界战争的过程为我的“苏联是影子政府控制”的观点提供了新论据,动摇了历史学界关于冷战的中心是美苏对抗的传统观点,引出了一个新观点:冷战的中心是深层政府操控下的美苏联合西方阵营围堵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