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晓军与丰子恺,有人要取我性命 [2023/01]
- 顾晓军谈鲁迅(讲演稿) [2022/01]
- 「顾晓军俄乌大战」 [2023/01]
- 李敖顾晓军留下了什么 [2023/01]
- 何清涟、章立凡及黄兴的后人 [2023/01]
- 回复对《顾晓军谈鲁迅(讲演稿)》的批评 [2023/01]
- 顾晓军谈柏杨、李敖及其他 [2023/01]
- 心术不正之带货与蠢到家 [2023/01]
- 卖文:十万美金一篇两千字 [2023/01]
- 回网友:顾晓军刘军宁方舟子之比较 [2022/12]
- 与粉红谈毛泽东与鲁迅及思想 [2022/12]
- 2023年初股市恐有暴跌及美学与读者 [2022/12]
- 世上最著名的自由论 [2022/12]
- 中国这一代精英 [2022/12]
- 跨学科学者比较及辅导博士论文 [2022/12]
- 顾粉团拟出版本「『三个』推荐」的书 [2022/12]
〈背影〉的背影
——随笔·四千七百七十一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其第二句是——「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那么,朱自清的父亲的差使、是啥差使?又为何「交卸」了呢?在网上读到〈【背影】背后:朱自清父亲姨太太们的争风吃醋〉一文,才算明白。
百科说,「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没其他。
而〈【背影】背后:朱自清父亲姨太太们的争风吃醋〉,则说「当时朱鸿钧在宝应厘捐局长这个肥差上油水颇多,加上祖产,家里越加富有,父亲朱鸿钧官运亨通,一连娶了好几房姨太太,朱自清的母亲虽为正房大太太,却被父亲的宠妾潘氏欺压,朱自清非常气恼父亲对母亲的薄情,加上从小对父亲的苛责管教的惧怕……」「父亲去徐州走马上任了,在当地又娶了几房姨太太,先前家里的宠妾潘氏知道了,跑到徐州官衙大闹一通,撒泼打滚,说朱鸿钧贪污公款娶的姨太太,影响恶劣,让正值中年的朱鸿钧丢了官,离职前还变卖了祖产填补他当官时的亏空,朱自清的奶奶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一病身亡了。这也是《背影》里开头所说的『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等。
如此看来,朱自清的父亲、不是什么好鸟。自然,朱自清不至于认为其父亲不是什么好鸟,然,朱自清的〈背影〉之中,对其父的感情、就不是啥「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百科语,也当是当代人的「共识」吧),而更复杂——〈背影〉的首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亦可证明。
如果父子关系正常,又何必「不相见已二年余」?而关系不正常,且因无节制地讨小、最终败了家;并,父子「不相见已二年余」……那么,哪来啥「父子深情」?
以讹传讹,是国之特色。幸好,我不爱读经典;读了,也记不住……所以,受毒害较浅;也所以,能创作出好文。
今日读的另一文章,是说北京798凋零落寞的。798为何落寞凋零?可能是经济原因,没钱了、还怎么醉心于艺术?也可能是人们的情趣转移了,还可能是其他什么等等……总之,798是一个时代的背影。
一个时代要走了,你拦都拦不住。与798近似的,当属博客吧?我也常回忆我那8亿83187509访问量的博客,常回忆我那数百万的粉丝,甚至回忆因我「打倒鲁迅」而挨骂、网上飘着的那1万多篇文章,还常回忆那《向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推荐顾晓军》的2千600多篇文章……可,这都是「背影」,难道不是吗?谁、又能够把自己曾经的美好,呼唤回来?
背影,就是背影。无论是谁,如果确有能力去追忆曾经的美好,我想,都不会比朱自清的〈背影〉差到哪里去。
因此,过分鼓吹鲁迅、朱自清等,皆属误人子弟。如,被放大的朱自清拒绝美国救济粮之类。
其实,所谓拒绝美国救济粮,不过是——国民党政府为教师所提供的、可以凭票、低价购买的、美国面粉。这,有啥不能够买的?拒绝,只能是做作,甚至是炒作。更何况,朱自清的死、与饿无关。有资料证明,朱自清晚年喜食藕粉、牛乳等,且「贪食」。常吃藕粉、牛乳等,就说明并不愁粮嘛。由此可见,朱自清大约亦属是「人造」的。而既是「人造」的,那就是——即便不优秀、也必须优秀了。是不是?
今日,还读了一篇文章,是〈疯了!美国走上了苏联道路?〉;其介绍,「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推特账号RNC Research在24日发出一则视频,视频显示,纽约州参议院民主党初选获胜者克里斯汀·冈萨雷斯(Kristen Gonzalez)在获胜后高喊:『我们真的证明了社会主义赢了!我们哪里也不去,我们不会停下来,直到我们在这座城市看到社会主义的石板!』」
何清涟在转发时,则说:「纽约的民主党内初选,据说凡AOC背书的必赢——这座城市,华尔街(Wall Street)应该迁走了。社会主义城市里,世界资本主义股票交易中心呆在那里,说不定某天陈毅同志率领军队看管股市的情景再现。」
何清涟没有「背影」情结,她去国以后,凡回眸大陆,没啥好话;不知她再老些以后,会不会像李敖一样反转。
但,AOC反转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人,有种不成文的「近臭远香」定理。比如,AOC身在资本主义、向往社会主义。若她真踏在纽约市的社会主义的石板上时,没准、就又怀念资本主义的背影了。
朱自清与鲁迅,都死得早,没机会看到他们的反转。当然,朱自清也许不会反转;但,鲁迅活得长久些,以他性情中的文字、文字中的性情,八成会是「三反分子」。
背影的背影,不一定是过去,也可能是将来——以另种形态表现出的将来。
顾晓军 2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