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身体会到了美国的计划生育难(PG13) [2008/10]
- 恐怖热帖:布满全中国的癌症村名单 [2009/05]
-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009/01]
- 美国女孩如何过十六岁生日? [2010/01]
- 纽约买钻戒,吐了半口血 [2011/04]
- 什么样的女性适合做全职太太? [2008/12]
- 美国全职妈妈们的生意经 [2008/10]
- 孩子学钢琴考级折腾记 [2009/03]
- 我在美国的每月花销账单 [2008/09]
- 我苦你不苦 美国生物博士到底苦在哪里? [2008/12]
- 美国的一女伺二夫 [2011/06]
- 一位男人的情感自白(少儿不宜) [2011/09]
- 姐被祖国人民歧视了一下 [2011/12]
- 不解,某些美国护士的手技怎么这么差? [2008/12]
- 海外华人家长的热点:公立学校vs.私立学校-----ZT [2009/04]
- 英达的做法有失厚道 [2011/08]
- 哎呀哎呀,雪的烟花嫩得像娃娃! [2011/10]
- 美国华侨回国如厕难 [2011/08]
- 请不要再拿女博士说事 [2009/02]
- 水浅王八多,到处是大哥 [2011/08]
- 感谢倍可亲成就我的出书梦! [2011/06]
- 女人的年龄你别问 [2009/05]
- 地震啦! [2011/08]
- 与你擦肩而过 [2009/02]
- 当傻子遇到骗子时 [2009/05]
- 母亲节随感---忽然很忧伤 [2009/05]
- 太好玩儿啦,我在西安城墙上登三轮车! [2011/07]
- 锁住时间--老妞我今天六十整 [2009/06]
- 着急,请村中高手帮忙 [2010/01]
以前,我从来不知道“三鹿”牛奶。出了毒奶事件后,我不仅记住了“三鹿”,也无法忘却网络中流传的那些照片。我看过受害婴儿体内聚积的那些肾结石照片。那些小石头,令人触目惊心。
缺德呀,真缺德。不管是谁的责任,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毛病,我为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儿们揪心,为那些爱子情深的年轻父母们心痛。
处罚,追究责任,赔偿,相信会有相应机关介入的。眼下最要紧的,是安抚服用过毒奶的那些婴儿们的父母和他们的亲人们。
不管政府是否提供免费医疗,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赶紧带服过毒奶的孩子们去医院做个体检吧。越早知道结果,越能早日心安。如果孩子不幸中招,抓紧时间治疗总比拖拖拉拉为好。如果孩子能幸免于毒,那是最理想的结局。
我们可以责怪奶农,我们也可以批评董事长。不管我们怎样义愤填膺,在这样的情形下,尽早选出对策,才是最重要的。
年轻的妈妈们,不知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妈妈的乳汁最易吸收,最富营养,也最安全。母乳喂养本来就应该是婴儿喂养的首选。为了孩子,年轻的妈妈们,请不要再嫌麻烦,也不要再担心什么乳房下垂。让我们暂时忘了三鹿,把孩子搂在自己的怀里,让他们享用最甘甜的营养,亦即妈妈的乳汁。年幼婴儿的母亲,尤其应该考虑母乳喂养。母乳的营养是牛奶无法代替的,食用母乳的孩子们免疫力强,智商高,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一岁以上的孩子和成长期的儿童,如果家长实在担心牛奶的安全,不妨给孩子断奶一段时间。同时,用富含蛋白的鱼肉鸡蛋和高钙食品渡过这段难关。据网上新闻报导,有的母亲气愤地说,既然奶不安全,那我们只能给孩子吃饭糊糊了。母亲们一时说个气话可以,但仅用饭糊糊来代替牛奶,那是远远不够的。奶中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和包括钙在内的矿物质,是饭糊糊无法代替的。
牛奶食用便捷,不仅喂养方便,还很容易快速吸收营养。婴儿不像我们大人,没牙,又没咀嚼功能,不喝奶,他们吃啥呀?我想了想,记得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常用BLENDER(食品绞碎器)为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肉糊糊,并附加高钙和矿物质维生素。有了这些,心里就踏实了一半。在美国,除了牛奶,还有很多蛋白和含钙都比较高的食品。比如,奶酪,PIZZA。美国很多的儿童饮料和麦片还是加钙的。
我生养家里的几个宝贝时,一直都在工作。尽管如此,各自休了一个半月的产假后,我提着泵奶器和几个空奶瓶子就上班了。在我工作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有专门为女职工准备的泵奶间。一人一屋,帘子拉上后,母亲们便开始给自己的孩子们产奶了。那时候,电动泵奶器的“嗡嗡”声和母乳流入空奶瓶子里的“滴滴答答”声,让我不禁想起了“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母牛。
在美国,我家大人和孩子的早餐食谱里一直有牛奶。美国成人食用的奶大致分四种,全脂奶(whole milk),低脂奶(1-2% fat milk),脱脂奶(fat free milk),巧克力奶。年纪大的,肥胖的,血脂高的,都会自动回避全脂奶。不习惯奶味的,就会选择甜甜的巧克力奶。比如,我家小宝从小就不爱喝牛奶,三岁后,我无意中发现,这小子对巧克力奶独有情钟。直到现在,小宝还是天天在喝巧克力奶。
国内出了三鹿事件之后,一些读者用“美国的牛奶也出过问题”来安慰自己。这是怎样的心理呢?我不禁想起一个比方来。比如,自己的房子被烧了,只有看到邻居家的房子也被烧了,这样心理才更平衡?其实,即使邻居家的房子烧了,让你的心理稍稍平衡些,你还是没地方吃喝拉撒睡呀。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先搞好自己,再去议论他人。
有一年回国,我看到楼下的地摊上,有人正吆喝着卖油条:“快来买啊,热乎乎的刚出锅的油条啦”。一看那金黄色松蓬蓬的油条,真让我垂涎欲滴。就在我想掏腰包享用这久违的家乡油条时,身旁的姐姐赶紧悄声制止我:“听说,这家的油条里面加了洗衣粉,要不然,油条不会那么松蓬蓬的。走,咱换一家去看看”。瞧吧,油条做假就已经这么明目张胆了,暗地里制作的奶粉,神不知鬼不觉的加点儿化工材料,就可想而知了。
我本人出生于“石化”家庭,我家的所有亲戚几乎都在石化公司工作。小时候,我们常到工厂里玩儿。我在中学时学到的那些化学名词,早在我儿时就已经知道了。我父亲工作的单位,很多生产车间都是以化学试剂命名的。比如,“666”车间,“苯酚”车间,“有机玻璃”车间,从小我就能脱口而出。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人不慎碰开了外地一家装液氯运货车的塞子,一时间,液氯外泄,周围的鸡们鸭们立马毙命,路过的人们都被送到医院急救。所以,自从儿时起,我就知道化学材料的厉害。真没想到,国内居然有人用化学物品加入婴儿食用的牛奶中。良心啊,良知啊,商人们的“聪明智慧”已经让人出离愤怒了。
80年代上高中时,父母为了给参加高考的我加强营养,特意订购了每天送上门的鲜奶。那时候,虽然也有弄虚作假的商人,但人们还没大胆到往牛奶里添加化学物品的份上。牛奶中兑水,是当时最流行的蒙人之道。想不到N年后,商人们越来越“聪明”,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出现了三鹿牛奶这样恶性事件。
没有奶,我们能不能活,孩子能不能健康地成长?答案是肯定的。记得我小时候,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时,常常听妈妈讲,谁谁谁生在困难时期,没有奶喝,只好喝米糊糊。长大了,这孩子也没什么大毛病。又比如我自己,我小时候,哪儿喝过什么牛奶呀。那时候,不仅没牛奶,就连鱼肉类都不富裕。我们这代人,不也长得好好的。
有时候,我会瞎想。假如我在国内,我就养头小母羊,这样既有了宠物,又能有鲜奶喝。这该多好呀。可是,谁能有养动物的空间和精力呢?所以,说来说去,牛奶问题还是得尽快解决。在此之前,年轻母亲们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真怀念那些飘着奶香的日子,更怀念爸爸为我煮熟一杯杯鲜奶的那些日子,也就是高考前的那些日子。
(本文为约稿。周末家里事情忙乱,时间很有限。写的不好,请多批评)
9-20-08 11:54PM